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差序格局视角

来源 :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一种非伦理行为类型,但在实践中,因其亲组织性而容易被组织忽视或默许。已有研究证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组织的长远利益有害,而一些通常被认为对组织有益的概念(如伦理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但就整体而言,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相当匮乏。领导-部属交换在差序格局下的华人组织中广泛存在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以关系为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整合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基于352份中国长三角地区本土企业的员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和总效应调节模型法,探讨差序格局视角下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领导-部属交换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情感承诺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情感承诺在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道德认同负向调节这种中介作用;道德认同负向调节组织情感承诺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但对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实证检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这一非伦理行为类型,拓展了非伦理行为相关研究;选取领导-部属交换作为切入点,探讨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领导视角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提出并检验领导-部属交换、组织情感承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关系,再次证明一些被认为是正面的因素也会促使员工采取非伦理行为,丰富了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情感承诺的负面影响研究;探讨中国组织情景下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得出与西方研究不同的结论,即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员工的道德认同对此影响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反映了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对关系的认知差异。
其他文献
为了开发新型无铝酶制剂膨松剂以取代传统含铝膨松剂,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戊聚糖酶、脂肪酶和真菌α-淀粉酶4种酶制剂与小苏打复配在油条中的应用。采用感官评分、计算
本文建立了元宝枫树叶中儿茶素种类及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5%乙酸)=25/75(V/V)为流动相,对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
如果说Excel的精髓是函数的话,那么Word的精髓就是域,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巧妙使用域,可以帮助我们在Word中实现许多比较复杂的的字符、公式和文档信息的输入。本文主要介
<正>那天,我驱车路过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不禁特意放慢车速,遥望了寂寞"站立"在路口多年的上海市青年宫旧址,这里曾是沪上著名地标、闻名遐迩的上海最大室内游乐场——
用人头作为牺牲,是人类早期的祭祀行为之一,其行为已属历史范畴。佤族将这一习俗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是特例,这其中必然有其存在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功能。这一习俗包含着宗教、
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为我国火力发电之最,其钢结构主厂房由国外设计、国内制作与安装,钢结构总重 3.8万 t,总件数5.8万件,高强螺栓99.5万套,具有跨度大、构件单体断面大、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及光谱法研究了尼古丁与DNA在0.2mol/L pH 6.0的H2C2O4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随着DNA的加入,尼古丁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说明尼古丁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程度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其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体育系统中发挥着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