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怎么办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面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高校如何作为?
  明确形势和任务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正视。
  從国际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和借重中国,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同时,一些西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崛起,更不愿看到一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不对西方模式亦步亦趋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干扰和遏制。新世纪以来,他们更加重视运用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对我国进行影响和渗透,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更加活跃,各种嘈杂声音频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借助互联网、手机特别是微博等途径迅速传播,严重干扰了改革与发展。
  从高校来看,我国高校也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使高校能够拥有广阔的办学视野,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利用优质资源后来居上。高校在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同时,各种社会文化观念纷至沓来,社会思潮影响最为广泛,思想文化交锋最为激烈,这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拓眼界、兼收并蓄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师生的价值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受到侵蚀,少数师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面对新情况,如何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推出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何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研究宣传,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如何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些都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和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找准差距和问题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与高校的人才资源、学科体系和研究优势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作机制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高校领导整体上认识不到位,重自然科学发展,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文化氛围不浓。三是顶层设计不够,缺少专职部门规划并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据我们对“985工程”高校的调查,除综合型、文科型大学基本上都设有主管社会科学的部门外,工科型大学都没有专职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部门,只是把这部分职责列入主要负责自然科学的部门。即使是综合性、文科型大学,由于专职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教师申报教育主管部门、省(市)和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以及统计相应的科研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该部门引导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在队伍建设方面,名师大家和中青年骨干不多,少数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高校缺乏鼓励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大家的激励机制。高校要求教师教学科研“两手抓”,既站稳讲台,又抓好科研,但往往不注意发挥教师的能力与专业特点,用其长、避其短,结果是使教师顾此失彼,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有职称评聘和薪酬机制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严重制约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一些高校对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重视不够、入口把关不严、平时教育不力。部分高校重学历轻能力、重业务轻思想、重学业专长轻综合素质,致使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学术风气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三是高校普遍只重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忽视思想问题和生活待遇,引领教师增强思想观念、提高业务能力、端正学术风气的手段不足、实效性不强。
  第三,在研究评价方面,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体系尚待建立。一方面,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亟待转变。长期以来,高校过于看重科学研究的项目数量和到账经费,不太重视研究成果的水平。统计科研成果时往往公布的是成果数量、科研经费总数,基本上不讲科研成果达到的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高校特别是工科型高校习惯按照自然科学评价标准与思维方式来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忽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特点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忽视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不重视同行专家的评价。再一方面,科学合理、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仍待完善。最后一点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缺少国家级的奖励。从高校来看,在配套支持科研项目或奖励科研成果时,总体上存在偏重自然科学、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从国家层面看,没有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同层级的奖励。这也是遏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因素。   第四,在标志性成果方面,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偏少。曾经,老子撰写的《道德经》熏陶了中国人数千年,也影响了很多国家;艾思奇创作的《大众哲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陪伴了几代中国人。当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上述影响的著作,尤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成果不多,吸引力、感染力不强,一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上局限于研究者和同行的小圈子。
  第五,在社会服务方面,科学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力度不大,成果转化不够有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是:书斋式的研究项目多,针对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研究项目少,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高校存在认识有偏差、转化缺力度的突出问题。调查表明,有两所“985工程”高校成立了专职部门,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尽管从部门的隶属关系和职责中明显看出,这两所高校推动转化的是自然科学成果,但依然能够感觉到,这些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虽然我们不能以设立专职部门作为衡量高校是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的唯一标准,但毋庸置疑,专职部门可以使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研究可行的措施,促使更多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至于其他高校的情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何处理上述问题,不仅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加快建设和发展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途径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挥人才库和思想库的作用,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高校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切实采取措施,获得明显成效。
  第一,加强领导,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顶层设计。高校领导层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校人才建设、学科规划、发展目标等结合起来,以哲学社会科学为重要抓手带动学校相关建设,以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环境。高校要设专门机构负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统筹工作,一是立足学校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建设中的长期规划,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二是在选题方面,要组织同行专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申报选题进行认证,提高选题的现实针对性和论证科学性,避免教师盲目申报;三是在搭建项目团队方面,要整合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拳头,避免项目团队势单力薄。
  第二,大力培养,建设名师主导、团队协同的人才队伍。高校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校计划,围绕国家和地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领域,加大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并由学科带头人领衔,打造优秀创新团队。要建立以学术评价体系为准绳、公平竞争为导向,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性的职称评聘和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职称和工资能够体现业绩与能力,完善激励名家、大师和中青年骨干辈出的制度体系。要重视培养青年骨干人才,严格把好入口的思想关、能力关,加强入校后的教育培训。对青年教师,既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又要关心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从改善生活待遇入手使他们安心工作,以增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意识和水平。要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形式,建立并健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思想观念,提高业务能力,端正学术风气。
  第三,整合资源,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我国高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多样,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数量与水平有较大差异。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做实做强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明确和突出重点方向;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和宣传,着力推出有重大影响力和显著感染力的成果。要关注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依托优势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攻坚克难,着力培育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
  第四,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要树立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妥善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将质量导向始终贯穿于科研评价过程。要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区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等不同的研究成果形式,在评价时应有所侧重,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要建立完善以同行專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从学术创新和科研贡献的角度,采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规律的方法和标准,对学术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保障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制定平等对待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配套支持和成果奖励的政策。
  第五,主动参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高标准的发展目标,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加强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任务,努力推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以高水平研究及成果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要充分重视并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转化,实行产学研结合,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柯文进,男,汉族,博士学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科评议与国家社科基金评审通讯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等教育协会常任理事,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建设教育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记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据了解,贵校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前期准备周密细致、学习调研广泛深入、分析检查扎实深刻、整改措施
北京邮电大学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大力推动课程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学科竞赛机制纳入培养计划之中,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完善机制,推动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    自2008年开始,学校将原来分散到各二级学院管理的竞赛活动统一归到教务处统筹管理,制定修订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例如,学校制定了《本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
编者按: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诞生的主要标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深入解读《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特约请北京大学陈占安和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两位教授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往人们对这个思想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过程。站在今
我出生在濒临长江的一个千年古镇。我有一些朋友和同学是乡镇干部。他们精明、能干、勤勉,也曾有过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但后来连续有几个干部落马,身陷囹圄。每当我得到这些消息,自有一番唏嘘,为他们的落马而感到惋惜。  一天,我们几个老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一个水利干部讲了一个笑话:某位省领导微服私访,看到长江边的“字纸篓”没有填好,他要亲自来填“字纸篓”。后来因故没有来成,而乡镇为他准备的乌龟、甲鱼,却没
摘 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以及国家对高校资助政策的转变下,大学出现了一种新的制度取向,即学术资本主义。在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与社会取得双赢局面,大学自治权的扩大,又促使其角色的多元化。但学术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可能与大学学术宗旨相违背,进而拉大专业鸿沟。借鉴国外大学走向学术资本主义的经验,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术资本主义 大学 市场  学术资本主义的内涵及产生  希拉·斯劳
摘 要:对于大学治理,人们经常谈论的是英国的“大学自治、学者治校”或美国的董事会法人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英美知名大学正经历着治理危机,有的正在尝试从多方面改革治理结构。本文回顾胡德在牛津大学、萨默斯在哈佛大学两次失败的改革历程,希望通过比较发掘其中的共性问题,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大学治理 治理危机 教育规律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在国际上大行其道,很多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创新,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高校德育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入探讨与总结我国高校德育工作30年取得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30年也是德育工作不平凡的30年,伴随改革开放
开栏的话:“名师风采”栏目是由“博导风采”栏目演变而来。“博导风采”栏目开办多年来,深受各高校欢迎。现改成“名师风采”,目的是弥补原有栏目的不足,能介绍更多的不同层次的高校优秀教师的事迹。欢迎各高校为本刊踊跃投稿。    在教育界,国家教学名师可谓是众多荣誉和光环中最为闪亮和耀眼的。迄今为止,我们这个泱泱教育大国共评选过两次,当选者不过200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成为国家教学名师?笔者带
“为祖国每完成一项任务,无论大小都是一份业绩,很有价值,可以伴随历史一直到永远;为人民大众做好一件事,可使精神境界得到一次升华,在做人方面向前迈进一步。”   —高镇同    高镇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余年来从事结构疲劳和可靠性研究。科研成果4项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9项获部级奖励;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其中多名已
研究生奖励机制改革作为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调动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北京工业大学执行的奖学金制度是:依据研究生入学成绩和复试成绩,划分计划内公费(非定向、定向)、计划外自费(自筹、委培)。计划内研究生全部享受奖学金(即公费), 且奖学金额度一致;计划外研究生均不能享受奖学金。这一制度形成了长期的“平均主义”,并不能给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