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阅读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的运用现状分析,论述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联系生活进行合理创设阅读情境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情境 小学语文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40-02
  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仅深刻影响着小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影响着小学生阅读情感和阅读个性的发展,而情境教学的出现为其搭建了一座桥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阅读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情境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忽视阅读情感,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对情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缺乏正确的理解。一些教师对情境教学一知半解,并没有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过情境教学,对于情境教学的了解,多半来自某些教学书籍中零散的解释,或者其他优秀教师公开课上的演示片段,若要问什么是情境教学,却说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有的语文教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带着学生玩,是一种让学生乐在其中的教学方式,出示几张图片、播放一段音乐或者视频,表演一个情景剧,这就是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借助音乐、图片、表演等手段来实现,但并不等于说这就是情境教学。另一方面,阅读情境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小学语文課堂上进行的阅读情境教学,都会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而且有的教师几年来一直使用一两种教学方法,也有的教师习惯以文章体裁作为是否采用情境教学上课的标准,或者在讲授小说、戏剧体裁的课文时多次运用情境教学的设计方法,比如《狼和小羊》《皇帝的新装》等经典的文章均采用放电影、电视剧,进行表演等讲授形式,在讲诗歌时必定播放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这种将单独的教学手段作为情境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没有真正明晰情境教学中“情境”二字的含义。单一的教学方法使阅读情境教学课堂变得毫无生气,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合理运用阅读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情绪、情感的传递者,应对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仔细加工和深刻体悟,挖掘教材深层次的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怀、舍己为人的精神、使命感、集体荣誉感等。教师在“传递”教材传达的情感时,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蕴含的情感性质,并使自己的情感与教材所要传达的同质情感产生共鸣,仿佛身临其境,身经其情,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其次,要善于以恰当的方式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语音、语调、表情、体态、动作、发自内心的深情描述等,把对人物的喜爱、憎恶、尊重、轻蔑,对事件的认同、反对等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教师表达的是积极的情感,学生会满怀信心、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这种情感的共鸣也会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心情舒畅,更好地发挥教学水平;相反,教师把消极的情感带入课堂,必将造成学生心情紧张,注意力分散。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喜怒哀乐也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影响学生的情感、情绪,阅读情境教学主张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重视教师的情感导向作用,力求让教师的情感成为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种。
  (二)合理运用课内外教学资源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将最真实的色彩、图案、声音乃至哲理生动地交融在一起。大自然包罗万象,生动鲜活地吸引着儿童,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呼吸、运动,观察、发现,探究、思考,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走进自然,就是要让学生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但由于儿童的观察能力在没有经过训练和培养之前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领悟大自然的真正魅力,只是凭借兴趣和感觉简单地看一看、玩一玩,学生经过长时间观察,自然培养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此外,学生还应善于联系教材内容,有效地解决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被动融入教学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雨的颜色》一课时,就可以亲自去大自然观察,看一看春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否真的像课文中所说的“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春雨到底是什么声音的呢?是否真的像课文中写的那样,是“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春雨又是什么颜色呢?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对春雨、燕子、麻雀、黄莺、田野、草地、开满花儿的树这些景物进行观察,并思考描写这些景物时所用的词语到底好不好,除了这些景物还能观察到什么,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自然,就会对课文有所悟、有所得。
  (三)联系生活合理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一提到创设情境,许多教师很自然想起利用相关的辅助器材,如多媒体教具、教学道具等。事实上,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变成语文学习的助推器,进而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太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用投影灯的光源模仿太阳的光芒万丈、光彩炫目,将距离地球三万万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了学生眼前。这时,教师再通过语言描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太阳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它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它从西方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这就需要天文学家们去研究它,解开它的奥秘。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的吗?太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容易产生真切的生活经验,而凭借这些真切的经验在头脑中进行重组、想象,使得原本遥远的知识内容一下子变得可以触摸了。通过生活展示情境,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原本读来比较枯燥的说明文,变成了儿童向往探究的、与自身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科学奥秘。此时的知识不但有了背景、有了联系,而且真正被学习者意识到是有意义的,是他们的主观需要,这样的学习自然变得轻松高效了。
  总之,阅读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教师在阅读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得以满足,从而获得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方面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01).
  [3]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由中宣部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集中座谈了如何在农村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创建文明户活动,推动文明村镇建
组建小乐队,使学校中具有一定器乐演奏兴趣特长的学生(中西乐器均可)能在活动中学习器乐合 Form a small band so that students with a certain instrumental interest in
仓东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人很少,房子也很少。2009年开始,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忙了好几年。这是一个小项目,但是我们把所有的精力还有希望投入到这个项目上。这个项目只进行了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病因与发病机制虽然
编辑同志:我有胃溃疡的老毛病,久治不愈,每到春节假期就发作,非常苦恼。请问,在聚餐较多的春节,要预防胃病发作,我该注意些什么?读者侯海涛侯海涛读者:在中秋节、春节等节假
台湾文坛,群雌并起,其最出色表现,在小说。多年前,她们的先驱,心智开阔的伍尔芙夫人(VirginiaWoof)曾说过:“女子一向在客厅的人来人往中讨生活,正可锻炼她们的心灵来观察并分析别人的
要重视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北京城建集团安装公司工会崔长春认为,群众性科技活动是指企业组织或职工自觉掀起的活动,旨在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和提高职工素质,诸如职工技术协作、技术
近读《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吴勇前先生《林黛玉的眼睛》一文,深受教益。略感遗憾的是,文中有两处瑕疵:1.吴先生“在分析林黛玉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作者描写林黛玉是”两
我十二岁生日的那天,米奇鼠、维尼熊和灰姑娘一起来了。我高兴地说:“你们是来帮我庆祝生日的吗?”他们齐声说:“我们来帮你庆祝生日,同时向你告别。”“告别?”我惊讶地问,
1985~1990年我们以村为单位,按微丝蚴阳性率的高中低在全市范围内先后选择21个村作为监测点,监测情况如下: 一、传染源监测对满周岁以上居民22770人血检,受检率88.62%(28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