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粤剧进校园”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粤剧进校园”的传承和发展,是要继承和发展粤剧这类传统文化艺术,促进其在未来更好地发展下去,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粤剧在校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进行浅析和阐述:
  【关键词】粤剧;传承;发展;分析
  一、“粤剧进校园”的背景
  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統文化艺术之一,而粤剧是传统戏曲的瑰宝,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5月20日,引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中报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粤剧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得到了认可。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成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粤剧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在不同类型文化冲击之一,粤剧发展举办维艰。面对此种情况,若想达成粤剧未来不断地发展,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粤剧进校园”的探索研究,继承与发展。粤剧文化可以熏陶青少年的情操,让粤剧走进校园可以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弘扬粤剧文化。
  二、开展“粤剧进校园”的目的和意义
  1.让粤剧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的瑰宝,由于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不同,独具地方风格、特色的艺术。我们把粤剧引入校园可以让广大师生去感受、认识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了解粤剧艺术以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大的民族认同感,使师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并且培养学生、向善、向美、向真的品格,让更多学生了解粤剧、喜欢粤剧、感受粤剧艺术的文化魅力,达到了解粤剧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潜移默化地使民族文化的素养渗透在学生的认知中,从而让学生热爱民族,增强对祖国的感情。
  2.把粤剧文化引入校园,有利于培养粤剧文化接班人
  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对粤剧有兴趣、有天赋的艺术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养。提供一些可以让学生有充分发挥才华的舞台,培养粤剧文化接班人,传承并发扬粤剧文化。
  3.把粤剧文化引入校园,有利于推动粤剧的改革、创新
  粤剧的改革、创新的关键点在于粤剧演出经营者、创作者、设计者以及参与人员的思维创新,其难点是如何将粤剧与现代社会高度糅合。“粤剧进校园”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教学,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兴趣班,培养粤剧新苗,调动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从而有利于推动粤剧的改革、创新。
  三、“粤剧进校园”传承、发展的策略
  粤剧进校园的方法,可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方面,可以从剧目中,精选出适合本校学生表演的优秀剧本作为教育或蓝本,让学生体验粤剧的魅力;智育方面,从欣赏精美的粤剧唱词,并加强认知和欣赏能力;体育方面,粤剧中演唱、舞蹈、武术等形式,对学生身体锻炼有直接的帮助;教育方面,粤剧方方面面都和“教育”有关,最明显的有化妆、脸谱、服饰、肢体语言等;劳动方面,粤剧艺术以演出的实践,就是最好的体力劳动教育。因此,粤剧艺术有助于学生提高艺术素质有重大的意义。
  1.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观劳动性
  粤剧的教学在初中课堂中一直很难开展,主要原因是没有很浓的粤剧氛围,专业教师缺乏,对粤剧文化不了解,没有意愿将粤剧引入在课堂之中,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习粤剧相关知识,也无法有效掌握其中的内涵。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充分使传统粤剧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民族元素与流行元素相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育活动要遵循以人为本。粤剧是一门艺术,学生在学习时有激情、有兴趣,就能事半功倍,突破“满堂灌”的教学,运用探究、互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粤剧剧目,给他们充分的自我表现的空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粤剧的培养和训练
  开展粤剧的专项培训也是“粤剧进校园”的传承,通过“社团”“兴趣班”等形式,每周定时开展培训,发掘有粤剧表演潜力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训练。同时,学校尽可能为他们的创作、表演提供平台,鼓励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粤剧的兴趣,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节假日到专业粤剧社团观看表演,进行交流、参观,从而提高学生对粤剧的理解和积极性。
  3.对粤剧内容、剧目进行创新
  目前,粤剧面临剧本大过、小众、传统,缺乏新时代的生命力和创新,普遍流传一些旧的剧目,不适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学生比较难以接受、普及,因此,必须创新,探索新剧目。在唱腔方面,避免拖长的唱腔,从节奏快、朗朗上口的易学易唱的小曲学起,由浅入深,使学生有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要抓住粤剧的特点,大胆地对剧目和表演行程进行分析。例如,首部真人秀粤剧《蝴蝶公主》的开演,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反响,还可以把外国各种名剧以粤剧的方式作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4.采用多元化的渗透教学
  积极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学科相互渗透方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学习粤剧人物画的画法,用泥雕表现粤剧人物、粤剧脸谱的描绘等等。在音乐课上,欣赏粤剧的戏服、经典的粤剧唱技;舞蹈课上,练习粤剧的身段;在语文课上,欣赏粤剧的唱词,使学生们多方面认识粤剧。
  四、粤剧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粤剧进校园”是提高学生对粤剧文化的认识的传承发展,但同时粤剧教学也面临着很多困难。
  1.首先是粤剧教师的缺乏,虽然能请专业团体来培训,但本校教师的粤语不是很标准,唱不出粤剧的神韵。
  2.其次是教材的选择上比较少和面比较窄,适合学生的剧目较少。
  3.缺乏相关的重视和激励。
  开展“粤剧进校园”,除了政府、学校重视外还需要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大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去学习粤剧,一方面怕影响学习,影响成绩;另一方面认为学粤剧没前途、不好就业。
  “粤剧进校园”的推广和传承之路还很漫长。“粤剧进校园”活动肩负着传承和普及粤剧,使粤剧薪火相传的责任。从小培养学生对粤剧的兴趣,让更多人了解粤剧、欣赏粤剧,将这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戏曲世代相传。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政策研究课题“粤剧艺术校园传承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ZC YJ1939);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非遗’粤剧文化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C2019091)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天顺.试析“粤剧进校园”的传承发展模式[J].神州民俗,2013(207).
  [2]郑诗凯.关于校园粤剧传承创新的实践探索[J].戏剧之家,2019 (8): 30.
  [3]邓琪瑛.关于“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J].创新,2009,3(10):60-6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一节小学五年级英语会话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在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理念指引下,就如何深入研读语篇提炼主题意义,如何把握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何深化主题内涵设计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同行有效开展会话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有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
英语课堂用语集萃(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7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33    一、问题提出  提升化学复习课教学的魅力是化学教师的重要责任。怎样激活既有认知、引燃创新思维、打通知识脉络、完成知能转化?如果仅靠“点对点”、“题到题”、“练到练”、“评到评”的简单化复习操作
Apple round,apple red,apple juicy,  apple sweet,apple,apple I love you,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功夫费了不少,但收效并不大。学生的作文依然存在结构紊乱、条理不清、缺乏中心、记流水账、枯燥无味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学生在习作中缺乏整体的构思造成的。文章的构思就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框架,框架搭建好了,高楼才能够建得又高又稳。高楼的框架从哪里来?从图纸中来。文章的构思从哪里来?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纷繁零乱的思绪画出来。  喜欢画画是学生的天性。思维导图具
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项目进展通报会上,该园区正式命名为“斗南亚洲花都”。项目主体工程预计于2013年6月完工,年底前投入运营。项目一期工程主场馆正式拉开招商序幕,吸引不少投资客。该项目将作为泛亚农业博览会、昆明泛亚国际花卉展的永久会展承办地,今年这两大会展将移师“斗南 国际花都”。  借势桥头堡建设,谋划多年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破茧而出。2012年2月,昆明市规划委通过园区规划,2012年
摘要:本文介绍了FTP服务器的两种构建方法.并阐述了FTP服务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FFP服务器 计算机教学 Serv-u  中图分类号:TP3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81-02 本文
摘要:介绍了如何用十二句代码编成基于TCP、IP、DNS、POP3、PPP及Telnet等协议的网络应用软件。  关键词:TCP远程控制 IP主机名称地址 DNS主机名称解析 POP3电子邮件收件箱 PPP远程拨号连接 Telnet远程登录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60-03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是永恒的话题,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难点。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相当复杂,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之外,还有家庭以及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基于此,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应从了解后进生,帮助其重拾自信;因材施教,有效转化后进生;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这几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农村小学;后进生;成因;转化  后进生一般是指各方面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班级同学的学生。虽然这类学生比例不大,但是
摘要:对“酚”教材内容进行剖析,阐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六个探究活动,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产生和提出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思维品质。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探究;问题;自主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0-006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有关背景及相关理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