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避祸”是道烧脑题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54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近平漠南,政绩令朝野侧目的同时,也招致一片怨怒之声,特别是一些黄金家族成员,将他重用汉人视作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不过因为忽必烈平日谨小慎微,没让他们抓住把柄。
  但这些黄金家族成员并未就此罢手,因为他们太熟悉最高领导—蒙哥大汗的心思了:忌惮忽必烈的精明和远见,时时担心被他抢了风头。故此他们屡屡上奏,说:“忽必烈功高爵显,在他管理的地盘上,人们只知有王爷、不知有大汗,而且当地税银、田赋越来越少,多被挪作他用。”
  蒙哥好不容易揪住弟弟的辫子,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即刻成立以检查考核为名的组织—钩考局,搜罗证据,以此打压忽必烈。朝中一些善于辨貌听声的臣子迅速做出判断—大汗要整治这位能干的弟弟了。于是蒙哥收到不少弹劾忽必烈的奏章,立刻组织起以阿兰答儿为首的中书行省丞相(相当于丞相特派员之类官员)班底。
  阿兰答儿本就仇视忽必烈重用汉人,此时得偿所愿,自然要落井下石。他很快搜罗一批心狠手辣、善于罗织罪名的酷吏,迅速赶往漠南地区,对忽必烈手下的官员逐一“钩考”。忽必烈看到那些朝夕相处的亲信全上了阿兰答儿的黑名单,以各种罪名入狱,被整得死去活来,明白胞兄这么做完全是在针对自己。他若不能顺利化解眼前危机,一旦阿兰答儿有机可乘,人为制造“蓄意谋反”的罪證,用不了多久,一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剧很快就会上演,到时不要说王位,恐怕性命都难保。
  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忽必烈始终认为,要想获得安全,唯有远离朝廷,弃官而去才能彻底摆脱蒙哥的猜疑。稳妥起见,行事之前,他又将汉人幕僚姚枢找来,征询他的意见。没想到,在很多大事上和他不谋而合的姚枢表示反对,“大王长期居住关中地带,兄弟不常见面,感情难免生疏,此时有人离间,大汗疑忌在所难免。何况自大汗即位以来,您的功劳和威望骤增,您虽无异心,但功高震主还是有道理的。大汗与您虽是兄弟,可他是君王,您是臣子,没情理可论,更无是非可讲。为今之计不是弃官,更不必逃离,而是您与家中老少一起前往朝廷,名为久居,实则留作大汗的人质,然后您再亲自觐见大汗,这样就能化解大汗的猜疑。”
  事实果如姚枢所料,当忽必烈来到蒙哥面前,蒙哥念及兄弟之情,便原谅了他。忽必烈虽暂时失去了权势,却保住了性命,为日后东山再起积蓄了力量。可见,“避祸”看似简单,却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胆略。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17日,首都博物馆的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很多观众奔着一幅古画而来,这幅画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原本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轻易不出宫的《步辇图》的背后有着怎样一段往事呢?  1300多年前,为迎娶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禄东赞前往大唐都城长安——当时世界上最雄伟、最繁华的都市。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达数千公里的跋山涉水,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丁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却没烧紫禁城。一些人认为,当时英国在华最高官员额尔金因圆明园是皇帝的私人园林、烧它才是报复清朝皇帝,所以烧了圓明园,不烧紫禁城是为了“保护北京百姓”。这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比较复杂。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期间,在圆明园外供大臣居住的房间内发现了此前被清军扣押的英国驻清公使等37名英、法外交人员的物品。他们听附近村民说“《泰晤
苏东坡常常去找住在金山寺的好友佛印聊天。佛印知道苏东坡爱吃猪肉,每次都要烧猪肉招待。有一天,两人聊得尽兴,忘了猪肉这回事儿了,等到想起来时,却发现锅里的猪肉不见了。原来,猪肉的味道太香,连金山寺里的和尚也经不住诱惑。为此,苏东坡还戏作了一首小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东坡还记述了一件关于“河阳猪”的趣事。他在岐地时,听闻河阳猪美味无比,就差仆人前
张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身为鸦片战争时的悲剧英雄,林则徐多了一个身份: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毫无疑问,在晚清政坛上,林则徐是能力卓越的佼佼者,他的“开眼看世界”也令人赞叹,但在“看世界”的成果上,林则徐的一些“学习收获”却相当辣眼睛。  首先是林则
唐太宗晚年趋向昏庸,这几乎是网络上的“盖棺论定”,还有更博人眼球的说法,“幸亏唐太宗死得早,否则肯定晚节不保,甚至不如隋炀帝、唐玄宗。”那么,唐太宗晚年的黑点有哪些?一是吃丹药,二是乱杀人。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吃丹药而发疯,动辄打、骂、杀人的皇帝与贵族不在少数,既吃丹药又乱杀人,唐太宗“昏庸”的名号是板上钉钉了。  吃丹药  在《唐宪宗本纪》中,唐宪宗问臣子,神仙的事真的可靠吗?有个叫李藩的臣子表示
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道光的儿子中,奕詝排行老四,奕排行老六。二人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很好。  奕詝的妈妈死得早,道光便把10岁的奕詝托付给了奕诉的妈妈静贵妃,请求她代為照顾。静贵妃收留了这个孩子,视为己出,悉心照料,关怀备至。  正是因为这层原因,奕詝和奕从小就有亲兄弟般的感情。直到有一天,老爹道光要立储了,这对亲兄弟开始有了竞争。  道光晚年,对立储这件事非常慎重,他对所有
临终前,萧红对守护在身边的洛宾基说:“将来我的文章不一定有人会读,但我的’绯闻一定会被人翻出来说。”  萧红一生任性不羁爱自由,却一不小心活成了渣男收割机本机。她期待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四个男人,最后不仅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她的暴风雨,而且都毫无负担地嫌弃并抛弃了她。  19岁,为了逃婚,也为了去北京上学,萧红和已有家室的表哥私奔。家族视她为奇耻大辱,直接将她开除族谱,对外公开表示再无这个女儿。她可以不
1837年,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即位。身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每天总有看不完的文件,出席不完的活动。于是,她不得不收敛起少女的天真烂漫,扮出一副女王的刻板形象,并对此感到身心俱疲。当时的首相、辉格党领袖墨尔本老于世故,他深知女王的心思,于是只要能抽得出身,他就去陪维多利亚解闷。  两人无话不谈,墨尔本把英国政治发展的脉络、宪政特点等都讲给年轻的维多利亚,使她慢慢进入了女王的角色
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智者,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志存高远。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功打败吴王夫差,在功成名就之时,又急流勇退。在他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成为一代商祖。  回顾他这一生,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平民,到上将军、宰相、亿万富翁,每次都是白手起家,但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千秋商祖范蠡。而他的成功离不开三点。  年轻时看远  公元前526年,在春秋战国的楚国宛地,一个男婴
一  在一场全球瞩目的时装秀上,某女模踩到脚下的纱裙,摔倒在舞台上,成为该秀多年来第一个摔倒的模特,一时间舆论大哗。如果是《红楼梦》里的凤姐来走秀,她可能会说:给我一个舞台,我才不会随便跌倒。  凤姐第一次在大舞台上当主角,是在秦可卿的丧事上。  秦可卿到底是怎么死的,书里书外大家都心照不宣。做婆婆的尤氏称病不出,把烂摊子丢给了公公贾珍。万般无奈之下,贾珍只好来荣国府请求支援,他求的是王夫人: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