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爱过就够了,余生就算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终前,萧红对守护在身边的洛宾基说:“将来我的文章不一定有人会读,但我的’绯闻一定会被人翻出来说。”
  萧红一生任性不羁爱自由,却一不小心活成了渣男收割机本机。她期待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四个男人,最后不仅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她的暴风雨,而且都毫无负担地嫌弃并抛弃了她。
  19岁,为了逃婚,也为了去北京上学,萧红和已有家室的表哥私奔。家族视她为奇耻大辱,直接将她开除族谱,对外公开表示再无这个女儿。她可以不在乎,被断绝经济来源的表哥却认了怂,在爱情和面包面前,表哥果断选择面包——向家庭妥协,抛弃了萧红。
  20岁,被软禁的萧红再度出逃,并投向了逃婚对象汪恩甲的怀抱。一个以身体为筹码求生计,一个以玩弄为目的求报复,心照不宣的两人打着爱情的名义,同居在一家旅馆里,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小时光。此时的汪家不仅解除了二人的婚约,也断绝了经济援助。萧红怀孕五个月时,他们已经欠了旅馆四百多块钱,约等于现在的五万块钱,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汪恩甲以回家取钱为借口,一去不复返。
  旅馆老板软禁了萧红,打算等她生产后就把她卖到妓院里抵债。家已经回不去了,走投无路的萧红只得写信向当地报馆求救,撞大运般地遇上了在报馆工作的萧军。不可思议的是,第二次见面,两人便同居了。可是萧军也穷得自身难保,面对她的巨额债务也无能为力。幸而一场暴雨,半个哈尔滨被雨水吞没,萧军趁乱将她救走。
  21岁,萧红抛弃刚出生的孩子,嫁给了萧军。虽然两人穷得只剩下爱情,但在萧军的精神鼓励和生活支持下,萧红正式走上了创作之路。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萧红对萧军的依赖更强于他人,两人同屋分床而眠,萧红半夜都要哭醒,她觉得两人离得太远了。
  行伍出身的萧军脾气火爆,大男子主义严重,他支持萧红写作,却又质疑萧红的作品,更难以容忍外界对于萧红的作品优于他的评论。而且萧军风流成性,他的爱情观是“爱便爱,不爱便丢开”。度过蜜月期后不久,出轨和家暴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此时的萧红,在鲁迅的提携下,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经济上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可精神上还是依赖萧军,即使被萧军打得鼻青脸肿,她也努力维护着萧军的面子,噙着泪、赔着小心,解释说是自己不小心撞伤的。如此委曲求全,萧红也未能留住萧军那颗日渐远离的心。
  27岁,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端木。端木给了她一生中唯一的婚禮,却没能给她家的温暖。武汉沦陷时,两人只有一张票,端木独自撤去大后方,把挺着大肚子的她丢在了前线。
  31岁,萧红带着无尽的爱恨与不甘离开了人世,身边再无良人。
  萧红一生都在追寻,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她总是很勇敢;而在爱的道路上,她又是那么懦弱,以至于不仅始终求而不得,而且也让她的爱,成了那些男人伤害她的武器。
  生活上过于依赖,情感上过于依附,让萧红始终没能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那些被她爱过的男人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对他们而言,遇见萧红这样的女孩,爱过就够了,余生就算了,所以他们才会一次次明目张胆又理直气壮地轻视、伤害甚至侮辱她。
其他文献
早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就有对于精神病的记载。美索不达米亚人相信,手掌控人的一切,如果人出了问题,就是因为双手被某位神控制了,没有治疗方法——神给予的疾病怎么治得好呢?  最先描述精神病症状的是古希腊人,但医生从不好好治病,而是建议病人通过哲学和个人力量来治愈自己,包括谈话、祈祷、出家、做个护身符。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认为精神病是会传染的,所以为净化城市而把精神病人赶到郊外,不然就用石头砸死。 
黛玉是否有钱?这是《红楼梦》中一个有趣的问题,谈钱太俗,曹公没有正面谈过这个问题,坊间一直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不仅没钱,吃穿用度都要向贾家伸手。支持这个观点的人从黛玉和宝钗互剖金兰情那一回中找到最直接的证据,那就是通过黛玉的口说自己“一无所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黛玉其实是带着万贯家财投奔贾家的,甚至有人认为她的钱财还在贾家之上,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其实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其间,曾有两位女记者先后采访了他。大概从未面对过职业女性,更未接受过女记者的采访,李鸿章的好奇心很强,直接略带玩笑地反问。  第一位女记者以“李鸿章与新女性”为标题,报道了这次采访。她寫道:“总督主导性地采访了我,问我结婚了吗?打算结婚吗?多大年纪了?月薪多少?我一个美国人怎么就住在伦敦了呢?类似问题一个接一个。我开始好奇,对于东方人而言,他们是否觉得
公元前206年十月,咸阳,秦王子婴穿素服、乘白马车出城,亲手把玉玺交给刘邦,立国700年的秦国宣告灭亡。  秦人成了亡国奴,但都很高兴,因为刘邦刚入城就召开统一战线会议,问:“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以外的秦法全部废除……你们支持吗?”能够放宽苛刑,当然支持了。于是,秦人纷纷带着牛羊、酒肉去慰劳战士。  看着战士饱经风霜的脸庞,秦人都露出老父亲般的微笑。本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刘邦却马上叫停,“
2018年3月17日,首都博物馆的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很多观众奔着一幅古画而来,这幅画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原本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轻易不出宫的《步辇图》的背后有着怎样一段往事呢?  1300多年前,为迎娶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禄东赞前往大唐都城长安——当时世界上最雄伟、最繁华的都市。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达数千公里的跋山涉水,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丁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却没烧紫禁城。一些人认为,当时英国在华最高官员额尔金因圆明园是皇帝的私人园林、烧它才是报复清朝皇帝,所以烧了圓明园,不烧紫禁城是为了“保护北京百姓”。这与事实有较大出入。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比较复杂。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期间,在圆明园外供大臣居住的房间内发现了此前被清军扣押的英国驻清公使等37名英、法外交人员的物品。他们听附近村民说“《泰晤
苏东坡常常去找住在金山寺的好友佛印聊天。佛印知道苏东坡爱吃猪肉,每次都要烧猪肉招待。有一天,两人聊得尽兴,忘了猪肉这回事儿了,等到想起来时,却发现锅里的猪肉不见了。原来,猪肉的味道太香,连金山寺里的和尚也经不住诱惑。为此,苏东坡还戏作了一首小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东坡还记述了一件关于“河阳猪”的趣事。他在岐地时,听闻河阳猪美味无比,就差仆人前
张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身为鸦片战争时的悲剧英雄,林则徐多了一个身份: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毫无疑问,在晚清政坛上,林则徐是能力卓越的佼佼者,他的“开眼看世界”也令人赞叹,但在“看世界”的成果上,林则徐的一些“学习收获”却相当辣眼睛。  首先是林则
唐太宗晚年趋向昏庸,这几乎是网络上的“盖棺论定”,还有更博人眼球的说法,“幸亏唐太宗死得早,否则肯定晚节不保,甚至不如隋炀帝、唐玄宗。”那么,唐太宗晚年的黑点有哪些?一是吃丹药,二是乱杀人。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吃丹药而发疯,动辄打、骂、杀人的皇帝与贵族不在少数,既吃丹药又乱杀人,唐太宗“昏庸”的名号是板上钉钉了。  吃丹药  在《唐宪宗本纪》中,唐宪宗问臣子,神仙的事真的可靠吗?有个叫李藩的臣子表示
咸丰帝奕詝和恭亲王奕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道光的儿子中,奕詝排行老四,奕排行老六。二人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很好。  奕詝的妈妈死得早,道光便把10岁的奕詝托付给了奕诉的妈妈静贵妃,请求她代為照顾。静贵妃收留了这个孩子,视为己出,悉心照料,关怀备至。  正是因为这层原因,奕詝和奕从小就有亲兄弟般的感情。直到有一天,老爹道光要立储了,这对亲兄弟开始有了竞争。  道光晚年,对立储这件事非常慎重,他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