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的“人类文明”

来源 :格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麦克基本是这样来评价艾伦·韦斯曼的《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的:本书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实验,是極富想象力写作的伟大创举。和其他关于“自然文明”话题的著作所不同的是,艾伦教授选择了一个绝佳的角度。全书以“假设”的方式来虚构没有“我们”的世界,将呈现怎样的局面。这个时候荒草会野蛮生长,城市会被丛林覆盖,大量的鸟类将获得新生。然而,人类存在过的世界什么会消失,什么又会留下?这一系列的课题摆在每个世人面前,对每一位读者而言都是一种诱惑。本书与其说是一种“假设”与“虚构”,不如说是一种当今人类存于世、用于世的写实。
  作为科普系列的自然科学的著作,我想这是需要花力气沉下心来阅读的,甚至这样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灵魂不是享受,而是一次次叩问中的不知所措。全书没有晦涩的说教,没有连贯的情节,我们可以从始至终地阅读,也可以随选一篇来读,不管如何,我们都能从书中看到这几千年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自从有了“我们”,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到大不列颠的爱尔兰,从非洲的大草原到南美的热带雨林,这个星球上消失了的是什么?留下来的又是什么?穷究《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的意义,我想这是一本关于深刻探讨人类该如何自处的著作,艾伦教授假设种种而始终不能给出一个的答案,然而问题本身就是意义的所在。
  人类的反思大抵就是人类幸运的开始。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我们曾反复追寻人本身的意义,随着资源的稀缺,我们又不停地追问人与自然的平衡,由此,《没有我们的世界》带给我的另一个更重大的命题,大概是关于西方文明的“焦虑”,又或者说是困扰西方人的“精神危机”。
  “如果没有了人类,这个星球会不会因为少了我们的贡献而变得有些贫乏呢?”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对这个世界到底都做了什么贡献?对于我们活着的星球来说是幸福还是灾难?对于我们人类自身来说是幸福还是灾难?关于幸福,莫言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莫言的“幸福观”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人受儒释道文化浸润下被中华民族所普遍认同的幸福观,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法相皆空,即涅槃也。这种“幸福观”诚如丰子恺先生所言:“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屹立在东方的中华文明仿佛已经找到稀释“焦虑”的法器,放下即自在。事实呢?在我看来,这种弃绝一切欲望的“消极的虚无主义”思想,则正是中国人生命力、创造力衰落和倒退的标志。
  而在西方现代文明的进展中,文艺复兴启蒙思想是绕不开的话题,摆脱了中世纪蒙昧的状态,当西方人靠着自己的理性不断取得成功之后,人的虚荣心不断地膨胀,他们如同创世纪时期的人类一样渐渐地远离上帝,开始建造起了人类的“现代巴别塔”。一座座现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仿佛也在人类的灵魂深处筑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大坝。世界虽然被繁华给覆盖着,然而在书中艾伦教授提到“人类消失的那天,大自然会立刻接手,开始拆除房舍”,我们虽不知道这样的大坝何时会崩塌,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西方人的内心圣殿却已经轰然倒下。从19世纪开始,蒙克的《呐喊》开启了西方人通过文化和艺术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精神危机,又或者说,我们总该对19世纪那位疯狂的艺术家——高更,他在美丽的塔希提,创作的那幅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铭刻特深吧!此后,西方涌现出大批量的难以计数的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自然学家等纷纷从不同领域不同的视角来叩问与追寻人类的终极意义,不断的建立“人类中心论”,又不断怀疑与否定。我们也总该记得那个曾躲进瓦尔登湖深处过着自然生活的梭罗吧!或许西方人已经深深地坠入了现代文明的精神危机中。他们犹如迷失中的羔羊,开始追求东方式的虚无主义,开始不断地去提问人类将走向何方!甚至犹如艾伦教授这般极端地提出了“人类如果退出,地球将会怎样?”这样的疑问。
  人类的智慧成其伟大,然而所谓的“人类的智慧”恰恰成了一切罪恶的根源,前面所说的我们给这个星球留下了什么?不妨去看看书中《聚合物恒久远》那一篇章吧!我们用智慧换来了什么?我们曾那么粗暴地对待这个星球,凌驾于其他物种,上至空中的飞鸟下至深海的游鱼,草原上的巨兽和森林里的黑猩猩,大量的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消逝不见。艾伦教授提出这样的假设,我想绝不是真正希望人类退离世界的一隅,书中有假设的情境,也有直指人心的愤慨:“我们人类一直假装自己的文化法规礼教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动物本性,不过到头来都是自欺欺人的徒然。”是的,我们应该懂得,一个人并不比一棵草来得更高贵。
  如果有玛雅文明的预言,有基督教教义中的末世审判,人类该如何自处?诚如查慕特说:“我们照顾自己的身体,期望活得更久,也应该同样照顾地球。如果我们珍惜地球,尽可能延长地球的生命,我们就可以拖延审判日的到来。”对于天堂与地狱,我们不置可否,如果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个星球和世上的一切成为炼狱,也许人类会提早退场!
  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文明中,我们都做了什么,大概可以好好读读艾伦·韦斯曼的这一本《没有我们的世界》;处在精神危机中的现代人该何去何从,大概需好好理解奥尔多·利奥波德的那一句: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其他文献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现状  特级教师傅登顺曾经提出“不少人误读了读写之间的关系,误认为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如果笔者不及时被这句话打醒,那一定还在做着多阅读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美梦吧!细细想来,阅读就如杜牧笔下绣成堆的长安城,繁华无比,书海浩瀚,令人眼花缭乱,搞起读书节活动来也是异彩纷呈,孩子们兴致勃勃,而写作对于不少孩子和老师来说真的很像李清照笔下的凄凄惨惨戚戚,捧着作文本走进教室,听到
期刊
有一句励志名言说得好:“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意思是在该努力时,你必须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等到收获时你会发现,原来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每件小事以及每个细节叠加后的化茧成蝶。  作家麦家曾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曾收到一位大学生的来信,他的文学功底很好。不过他在信中控诉,这不是一个懂文学的时代,他打算放弃。我回信说,你很有才华,坚守耕耘就有收获。这个世界虽然距离成功很远,但你的努力却能让你一寸一寸接
期刊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是学习中的重点之一。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了其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在农村的小学中,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所以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也成了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的写作教学是一个学生的写作启蒙阶段,所以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做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将以结合实践的方式一一阐述其有效策略。  一、体验生活  
期刊
语文课程为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基础课程,此课程教学重点即为推动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阅读教学、写作训练二者的结合作为重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多以课文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文章所具备的生字词内容加以讲述,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文章写作方式加以学习,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即围绕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期刊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初中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结论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验证,且大多数实验都具有一定难度。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化学分子,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且危险系数也较大。再加上化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对此,老师可以通过利用绿色化学实验来对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
期刊
思维导图结合关键词、颜色和图形等来呈现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理解和发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等方面思维能力和水平”。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阅读教学实施  笔者利用牛津教材阅读课文和自选阅读文本等材料,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两个教学案例片段为例。
期刊
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的实在是太多了。它的文字美、音韵美、形象美等等,无一不让后人赞叹。其语言的凝练、表达之精妙,哪一处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究?虽然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需要过深去讲解古诗文,但是创设好情景,让学生上一节有“美”的古诗课堂,可以让学生从此喜欢上古诗,并学会发现古诗这种语言文字的美。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执教了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以下是我执教的
期刊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和成长,这不仅关系到整体教育的成败,还关系到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一个伴人终生的重要课题。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中,随时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或内心情感的变化而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尤其是在学生阶段。“失望是一天天积累的,离开是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目前,数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生活因素的渗透,并结合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设置生活情境、生活问题、生活作业,以此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数学学科便失去了隐性功能,这样不便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期刊
认识自己以后,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的小缺点。不过不用慌,事实上,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缺点,这很正常。  比知道缺点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小缺点,学习管理自己的方法,提高管理自己的能力,并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够管理好自己。  心理学上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管住身体,一个是管住思想,而管住身体就是管住思想的前提。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