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来源 :格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tro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目前,数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生活因素的渗透,并结合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设置生活情境、生活问题、生活作业,以此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数学学科便失去了隐性功能,这样不便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原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构建生活情境,增加参与程度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此外,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构建情境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十分重要的。而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参与程度逐渐降低。对此,教师应构建生活情境,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降低学习的难度,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他们的参与程度。
  以“直线、射线、线段”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火车铁轨”“手电筒发出一束光”“竖琴”三幅图片。这样使学生参与到生活情境中,发现笔直的铁轨能够抽象为直线,手电筒的一束光可以抽象为射线,竖琴的琴弦可以抽象为线段。同时,将课堂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使学生发现直线的性质,笔者再次运用投影技术展示“图钉、钉子、木条”,让学生尝试思考“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这样的问题。以这样的问题为导向,笔者不断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使他们得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由此可见,生活情境的构建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进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置生活问题,唤醒探究思维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更加倾向参与到生活化的问题探究中。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设置生活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以生活问题为研究对象,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还能够使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挖掘数学原理,掌握数学概念,从而帮助他们主动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打折销售问题中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掌握打折销售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笔者首先展示“十一”国庆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等举行的优惠大酬宾活动,使学生对常见的场景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笔者提出问题:小明和妈妈来到文具店,这里正在搞打折酬宾活动,小明想买一支钢笔,他看到一支钢笔的原价为20元,现在7折出售,另外一支钢笔标价15元,现在8折出售,你能帮小明算一下他购买哪支钢笔比较优惠吗?由于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可以唤醒学生的探究思维。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进而通过建模的方式将其解决,同时,他们还归纳、概括出“售价等于标价乘以折扣数”这样的数量关系。
  三、引入生活作业,塑造应用意识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往往以本文的形式设计课后练习,这样不仅使得作业形式较为单一,还不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塑造。对此,教师应引入生活作业,并提供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与时间,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从而潜移默化提升其应用意识。
  以“统计调查”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全面调查概念的理解,并使他们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同时,为了使他们灵活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以此使他们体验统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学结束后设计生活作业,即:怎样才能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学生可以经历设计调查问卷、实际调查等全过程,从而使他们正确利用统计图完成数据的描述,以此提高他们运用统计、调查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決实际生活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从而完成新知识的自主构建。此外,教师还要以生活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以此使教学活动向着高效的态势发展。此外,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要将作业赋予生活因素,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借助趣味性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与学习习惯,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要以学生具备内在学习驱动为前提,并非有他人的单向指导与干预可以实现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借助小学生普遍喜爱的趣味游戏引出教学主题,使小学生对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小学
期刊
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  1. 从我家步行(háng xíng)五十米就能到达银行(háng xíng)。  2. 小兔家的桃树结(jiē jié)果了,可结(jiē jié)果全被小猴摘走了。  3.爸爸已经出差(chà chāi)三天了,今天差(chà chāi)不多该回来了。  4.爸爸找了一根钉(dīng dìng)子把图画钉(dīng dìng)在墙上。  5.卡罗尔静静地待(dāi dài
期刊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现状  特级教师傅登顺曾经提出“不少人误读了读写之间的关系,误认为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如果笔者不及时被这句话打醒,那一定还在做着多阅读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美梦吧!细细想来,阅读就如杜牧笔下绣成堆的长安城,繁华无比,书海浩瀚,令人眼花缭乱,搞起读书节活动来也是异彩纷呈,孩子们兴致勃勃,而写作对于不少孩子和老师来说真的很像李清照笔下的凄凄惨惨戚戚,捧着作文本走进教室,听到
期刊
有一句励志名言说得好:“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意思是在该努力时,你必须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等到收获时你会发现,原来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每件小事以及每个细节叠加后的化茧成蝶。  作家麦家曾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曾收到一位大学生的来信,他的文学功底很好。不过他在信中控诉,这不是一个懂文学的时代,他打算放弃。我回信说,你很有才华,坚守耕耘就有收获。这个世界虽然距离成功很远,但你的努力却能让你一寸一寸接
期刊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是学习中的重点之一。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了其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在农村的小学中,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所以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也成了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的写作教学是一个学生的写作启蒙阶段,所以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做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将以结合实践的方式一一阐述其有效策略。  一、体验生活  
期刊
语文课程为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基础课程,此课程教学重点即为推动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将阅读教学、写作训练二者的结合作为重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多以课文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将文章所具备的生字词内容加以讲述,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文章写作方式加以学习,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即围绕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期刊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初中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结论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验证,且大多数实验都具有一定难度。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化学分子,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且危险系数也较大。再加上化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对此,老师可以通过利用绿色化学实验来对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
期刊
思维导图结合关键词、颜色和图形等来呈现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理解和发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等方面思维能力和水平”。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阅读教学实施  笔者利用牛津教材阅读课文和自选阅读文本等材料,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两个教学案例片段为例。
期刊
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的实在是太多了。它的文字美、音韵美、形象美等等,无一不让后人赞叹。其语言的凝练、表达之精妙,哪一处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究?虽然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需要过深去讲解古诗文,但是创设好情景,让学生上一节有“美”的古诗课堂,可以让学生从此喜欢上古诗,并学会发现古诗这种语言文字的美。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执教了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以下是我执教的
期刊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健康地学习、生活和成长,这不仅关系到整体教育的成败,还关系到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是一个伴人终生的重要课题。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中,随时有可能因为外部环境或内心情感的变化而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尤其是在学生阶段。“失望是一天天积累的,离开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