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拍摄《将军与孤女》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40年8月21日的下午,军区司令部通讯员,来到《抗敌报》社,通知沙飞立即到司令部去。并告诉他,是聂司令员亲自下令通知的。
  沙飞猜想准有重要新闻摄影任务,便立即带上“莱丁那”相机,来到司令部聂司令员的住处。
  警卫员告诉沙飞,聂司令员让你等一下。
  沙飞于是便在门口的石头墩子上坐了下来,等候聂司令员下达重要任务。
  忽然,他奇怪地发现了一担箩筐,一个箩筐里垫着薄薄的被褥,里面放了几个梨子和糖果:另一个箩筐里的小被褥里,则躺着一个婴孩,闭着双眼,甜蜜、静谧地睡着了。
  沙飞正感狐疑、奇怪,司令部里怎么放着这么一个婴孩呢?!忽然,觉得背后像是有人在轻轻地扯他的衣服,一扭头,果然看见一个大约四五岁小女孩在揪他的衣服。这个小女孩短短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眸子虽然还存有一丝丝羞涩、胆怯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信赖和亲近。她的嘴里还伊伊呀呀地说着什么,语音柔柔的,怪怪的,全不似当地孩子说话。再看她穿着一身宽条条纹饰的小衣裤。沙飞忽地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么,忙问警卫员:
  “这是不是日本小孩?”
  “是的。”警卫员肯定了沙飞的猜想。
  “怎么搞到司令部来了?”
  警卫员便简略地对沙飞讲了讲关于救获这两个日本孤女的大体经过。沙飞又问了些情況,一问一答,沙飞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是8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发起了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团大战”。
  20日寂静的夜晚,突然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撼山震地一般的隆隆爆破声,一处接着一处,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响彻正太路全线。
  在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之中,忽听到从半倒坍的日式的房舍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
  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便亳不犹豫地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烈焰,背出了两个婴孩和她们奄奄一息的垂死父亲,——她们的母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救急包抢救,但两个婴孩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终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八路军前线的包扎所里。两个婴孩成了孤女!
  沙飞终于领悟了:那个日本小姑娘揪他的衣服,原来是要他跟她到墙脚下看一样东西,沙飞随她走到墙根儿前,蹲下一看,原来是条扭动着身躯的小蚯蚓。沙飞用一根小棍挑起来,递给她,她却用稚嫩的嗓音“呀呀”地叫着,往后直躲,然后趴在沙飞的背上,而且把头埋在沙飞的腋下。啊!多么叫人怜爱的小姑娘啊!
  沙飞,忽然想起自己的女儿小力来,她现在哪里呢?她那可爱的小脸和眼前的日本小姑娘叠印在一起了,他扔掉蚯蚓,反过手将她抱过来,一把揽在了自己的怀抱里……。
  “咦,你一来,她就跟你搞熟了!”聂司令员从屋里走出来,大声说道。
  “聂司令员,沙飞到。”沙飞忙放下日本小姑娘,向聂司令员行礼,并说:“请聂司令员指示。”
  那小姑娘见聂司令员一来,便马上跑过去,用小手紧紧地揪住聂司令员的马裤鼓出来的地方。
  “沙飞,一会儿给我们照个像吧。”
  “嗳,”沙飞忙高兴地答应道。心想,指挥千军万马的聂司令员,也这样喜欢孩子。
  聂司令员走到箩筐前,从箩筐里拿起一个梨来,对警卫员说:“去把我喝水的杯子拿来。”
  警卫员将杯子拿来后,递给聂司令员,聂司令员便亲自用水将梨子冲了一下,递给日本小姑娘,她便高兴地接过去,双手捧着吃起来。聂司令员说:
  “上午刚来,我拿梨子给她吃,她还挺有意思,开始不肯吃,等我把梨子冲洗了以后,她才接过去吃起来。……这孩子很讨人喜欢。开始,我是想由我把她们养起来的。但后来我又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争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姑娘,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这个大的有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又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本土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小家伙将梨子啃了一大半,不吃了,递给了聂司令员,递的时候,嘴里好像喊了一声“伯伯”哩!聂司令员将吃剩的梨递给警卫员,弯着腰低下头去,一边掏出手绢给她擦手抹嘴,一边对她说:“来,我们来照个像。”聂司令员说着,便拉着小姑娘的小手,往前走了两步。转过身来,前边恰好是有山有树的小山村,沙飞示意让聂司令员再往东边挪两步,使聂司令员戴军帽的头部,衬在远处浓密的树影里,使得形象更加清晰突出。此时,聂司令员面容慈祥和蔼,神情从容自如,日本小姑娘拉着聂司令员的手,两只眼睛好奇地看着沙飞的照像机。这时,沙飞揿了快门,记载了中、日民族友好历史的光彩一页。
  沙飞照完像后,再一次“请示”聂司令员,问叫他来有什么重要指示和任务。
  “咦,给我们照像难道不是任务吗?”
  “是。”沙飞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拍摄一套连环照片即现在所谓“组照”的创意,题目就叫:《将军与孤女》。于是他忙问:“聂司令员,打算什么时候送日本小姑娘走?”
  “明天早晨。”
  “那我明天早晨再来照几张吧?”
  “好呀!你这就叫——”聂司令员说着停顿了一下,指着小姑娘说道:“由不认识,到认识了。”
  聂司令员一语双关,意味深长的话语,久久在沙飞耳畔回荡
  
  二
  
  翌日清晨,沙飞早早赶到军区司令部。
  沙飞见聂司令员正端着白釉瓷碗,在喂那个大一些的日本小姑娘。聂司令员微微躬着腰,每舀起一小勺,总要在嘴边轻轻地吹一下,怕烫着了她。日本小姑娘很乖,喂一口喝一口。沙飞便轻声唤了一声“聂司令员”。并行了一个军礼。
  沙飞在一旁站立着,一边看聂司令员给日本小姑娘喂稀饭,他忽然发现了什么,于是他说道:
  “聂司令员,能不能让我将这信拍摄下来?”
  “好好,你就拍一下吧!”说着,聂司令员从旁边那把罗圈椅上,拿起那封信递给沙飞。
  这是一个牛皮纸质的信封,竖式,左边抬头写着“送交”两字,中间的长条红框内,写着“日本军长官士兵诸君收”,落款除用红油墨印的隶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外,还用毛笔加添了“聂缄”两字。   沙飞从信封内抽出信笺一看,亦为竖式八行信笺,信笺上端,仍是红油墨印着隶体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用笺”诸字,一共四页,均系毛笔所书,恭正的楷书中略带“魏碑”笔意。信是这样写的:
  
  日本军长官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几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城,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日
  
  沙飞读后,钦敬之情油然而生,信写得极具政策水平和策略水平:不仅立场鲜明,观点辩证,说理条畅,剖析精辟,而且文辞极为典雅。
  “怎么样?沙飞,你看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聂司令员俟沙飞看完信后问道。
  “信写得太好了。”沙飞恳切地说:“聂司令员,这封信确实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好地‘认识’到我所要拍摄的这些关于日本小姑娘的照片的重要新闻价值和它深远的历史意义。”说着沙飞便找来几枚图钉,将信固定在一块木板上。将它拍摄下来了。
  “我写的这封信没有加封,不管你高级军官理不理,反正要经过你下层人员的传递,他们总可以看到。这些下层人员同军阀、战犯是不同的。……”
  沙飞将“莱丁那”相机从皮套中取出,调好焦距后,正要拍照,聂司令员便将盛稀饭的碗和小勺递给了坐在一旁的警卫员,并说:“小囡囡,让叔叔喂你,好吗?”
  “聂司令员,”沙飞脱口而出:“还是您来喂吧!”
  “怎么?”聂司令员望着沙飞认真、恳切地说:“难道这两个日本小姑娘不是我们的战士把她们从战火中救出来的吗?她们的伤口,不是我们的医生、卫生员治疗、包扎的吗?再说,这两天夜晚,她们小姐妹俩不是都宿在这山村的农舍里,由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善良农妇给她妹妹喂奶,用扇子给她们驱赶蚊虫,给她们哼民间的摇篮曲,送她们入睡的吗?这表明,不仅我们的战士,是仁义之师,而且我们的人民,是善良、仁慈的,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仁德之邦、文明之邦啊!”
  聂司令员的这番话,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对于沙飞来说,可谓确有“振聋发聩”的“认识”作用。以至于到了1947年1月,在阜平城南庄召开的“晋察冀画报社摄影工作者经验交流会”上,他还不无遗憾,“由此及彼”地深刻反省这件事。他说:“部队进入井陉城时,敌人大部全跑掉了,我们战士在进行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遗落在这里的敌人的小孩子。战士们便把这孩子直接送到了我们的军事首长聂司令员那里。在我们撤出井陉之前,聂司令员亲自写了一封信,嘱咐一位老乡把日本孩子妥善地交给敌人。我们的战士在与敌人作战时是多么英勇,对敌人的仇恨是多么深啊!可是对敌人丢掉的一个小孩子却是宽大为怀的。这是一件大事,从这里可以具体地说明我们人民军队从战士到首长都明确俘虏政策,具有革命的仁慈。也说明了我们军队愈战愈强及具有最后胜利的充分信心。当时我虽然拍摄了一些生动的材料,检讨起来,还很不够,因为我没有把那位不知名的勇士的事迹——从在战场上发现幼儿,直到亲自送到部队首长那里,具体地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感到遗憾,值得在今后处理同样情况时注意。”
  要走时,聂司令员又将那个襁褓中的小囡囡抱起来,亲吻了一下她胖胖的小脸蛋,又用指头轻轻地挠了一下她的胳肢窝,逗得她还嘎嘎地笑了两声哩!放下小囡囡后,聂司令员又蹲下来,一边亲切地抚摸着小囡囡的姐姐的头,一边嘱咐她,在路上要坐稳,箩筐摇晃就抓住绳子。沙飞听着聂司令员叮嘱的殷殷切切的话语,想着一位身经百战,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将军,竟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这日本小姑娘!他揿动“快门”时,眼睛潮湿了。
  日本小姑娘的确喜欢吃雪花梨,聂司令员在同担箩筐的那位老乡交待诸如送到日军驻处如何移交等事宜时,那小家伙又抓起一个雪花梨啃起来。沙飞抓拍了一张她在箩筐中吃梨的照片。
  村里的老乡们听说日本小姑娘要走,纷纷拿出自己平日舍不得吃的煮鸡蛋和果品来,放在箩筐中,并随着聂司令员一起送到村口。
  沙飞则随着那位护送的军事干部,一直将日本小姑娘送至“军事分界线”处,那位负责护送的干部又一次给担箩筐的老乡交待“移交”的注意事项和行走路线时,沙飞拍下了这套《将军与孤女》连环照片即“组照”的最后一张。这时,已行至一条干涸的河道中,地上尽是鹅卵石,从垂直的日影来看,已近正午,日本小姑娘大概又饿了,她不知是在吃饼干,还是在啃馒头,总之,只要沙飞拍照,她总是盯着镜头。看来,在她小小的脑海里,那个叔叔手里的能“咔嚓”一响的东西,一定是个十分有趣的玩具吧!
  她当然不可能知道。正是她的这位沙飞叔叔,运用他手中的这个“有趣的玩具”,为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这段千古流芳的佳话,留下了这百世不朽的名作:《将军与孤女》。由此,并引出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故事呢!
  
  三
  
  应该承认,沙飞在当时便想到了这一点,具有这样的预见和目光。他的老战友——当年现场拍摄《将军与孤女》时的目击者、著名摄影家冀连波回忆道:“1940年8月百团大战。8月25日,我到指 挥部,见到聂荣臻正准备派人将三团攻占井陉矿后捡到的两个日本孤女送还日方,沙飞正在拍照。现场很多人围观,我当即上前维持秩序。沙飞连拍了一二十张。当时他对我说:‘这些照片几十年后发到日本,会发生作用。’1980年中日两国寻找‘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全家来中国。沙飞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准确地预见到自己的作品在几十年后所产生的作用,没有头脑、眼光是不行的。”果然不出沙飞所料,44年后,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聂荣臻元帅,有感于《将军与孤女》在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中所“发生”的深远“作用”,在他的《聂荣臻回忆录》中饱含深情地写道:
  把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把那个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怀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拘束了。我问她叫什么名子,她“嗯嗯”地回答着。翻译在旁边说,她说叫“兴子”。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其实,这个小姑娘叫美穗子。她1980年来我国探望的时候,对我说,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说“妈妈死了”,翻译就由此认为她叫“兴子”了。
  两个小孩子在指挥所停留期间,这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跟着我,常常用小手拽着我的马裤腿,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人民日报》在1980年发表的那几幅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后来,我安排往石家庄送她们,找了一个可靠的老乡,准备了一副挑子。那时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岭,不怕颠簸。我和指挥所的几个同志。担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许多梨子。
  我们将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他们还回了信,说八路军这样做,他们很感谢。
  自从送走了两个孩子之后,这些年来,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烽烟四起,兵荒马乱,不知两个小姑娘当时是否安全回国了。1980年。报纸上发表了姚远方同志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在中国,在日本,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日本的《读卖新闻》社记者经过认真仔细地查找,在九州找到了那个大一点的小姑娘。现在,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与丈夫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她那受伤的小妹妹,在我们送回以后,死在石家庄的医院里。
  美穗子这件事,对中日友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日本人民很受感动。那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得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感慨。他们说,八路军拯救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更使他们认识到侵华战争的罪恶,表示要道歉,要感谢,赞扬八路军的革命人道主义。我收到了一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这些信电来自日本各地,北起北海道,南到九州,有的是请美穗子带来的,有的是直接寄来的,有的还送来了礼物。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美穗子说,她这次由日本来中国,北海道的渔民托她带来一盒干贝,表示对中国人民的祝愿。她还说,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我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今天的美穗子,纯朴善良,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40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提到了《将军与孤女》的“照片”,“《人民日报》在1980年发表的那几幅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但没有提及拍摄照片的沙飞。为什么,因为1984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聂荣臻回忆录》时,沙飞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其实,其时沙飞的问题,正在聂帅的关心下,在沙飞的亲属以及众多敬佩、挚爱和怀念沙飞的老领导、老同志和老战友的不懈努力之中,已露出了可望解决的端倪。
其他文献
民国二十年代,正值风云乱世,国运堪忧,民生日蹙。在外,帝国主义日日侵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在内,军阀混战,穷兵黩武。偌大一个国家,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出于守护疆土,防止外国侵略势力渗透侵入,救济民生的目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移民垦荒,并亲力亲为,于国于民,功不可没。本文展示引用的是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珍藏的,有关绥西移垦事业的部分档案资料、照片,以期还原这段史实的原貌。当然,旧事重提,不仅是为飨读者
编辑出版档案材料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一项重要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它的作用尤为凸显。它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人民抗日战斗的胜利消息,介绍工作经验,交流各种情报的重要手段。过去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秘密状况之下,编辑的档案材料只能秘密发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书报刊物的发行,党和抗日民主政权的政策法令汇集也大量编辑出版了。在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中,各级档案部门起了有力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富可抵国,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却四壁空空,穷困潦倒;有的人一帆风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却命途多舛,郁郁而终;有的人呼婢使佣,美女香车。有的人劳劳碌碌,苦苦挣扎。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走着不一样的人生历程!于是,当我们人生不如意时,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安慰自己——命运。  宿命论说,人从呱呱坠地,就注定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当皇帝也好,做乞丐也罢,一切皆是命运
工笔画中要说最难画的应该还是人物画,想要做到形似逼真倒也不是特别困难,但要做到气韵神似而又蕴涵丰富,那就必须得有不一般的功底。  因为一幅好画,它不应该仅仅是一幅画。它还可以是一首诗,或是一个有诗意的故事。  《蒙古新娘》是画家李秀玲去内蒙古采风时创作的一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即将出嫁的蒙古族姑娘在姊妹和伴娘的帮助下进行梳妆打扮时的场景。  画面中红色吉庆的绣花地毡与古朴的镂格地柜交相衬映,形成了鲜
摘 要: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然而反义词除了在意义上进行相反,在音节数量上,意义范畴,色彩意义和构词方式上基本达成一致性,反义词之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正所谓“反中有同,同中有反”。  关键词:音节数量;意义范畴;色彩意义;构词方式;反中有同  作者简介:陈瑶(1985-),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136.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从古至今,人们对儒家“仁”思想的讨论从未停止,那么到底什么“仁”,孔子并没有明确给出过“仁”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他与学生的对话中窥出一些端倪,这篇论文主要是从《论语》中探索出“仁”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儒家;“仁”;爱人;爱物  作者简介:孙雨杨(1996.2-),女,汉族,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一    中国书法既是记录华夏文明的语言符号载体,又是以线条和结构意境构成的造型视觉艺术形式。千百年来,书法名帖一直备受文人雅士的推崇,甚至连尊贵无比的皇帝也视为至宝。唐太宗李世民对“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心仪多年,不惜一切手段据为己有,临终还遗命陪葬。清朝乾隆皇帝对“三希堂”法帖爱不释手,一生临摹研究。  “三希堂”是养心殿西侧的一间小阁堂’,乾隆帝将被誉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
摘 要:随着俄罗斯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文学的持续发展,“小人物”形象在19世纪登山了俄罗斯文学的舞台。此后作家们又以各自对其独特的理解而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尤里·波里亚科夫的《无望的逃离》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主人公巴士马科夫的身上既带有新时代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傲,又有小人物的悲哀。本文通过分析巴士马科夫这一“小人物”形象的旧承与新义,进而簡要阐释其原因所在。  关键
摘 要:《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所作的经典历史小说,本文试图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主要围绕“生与死”这一主要二元对立项来揭示该模式对于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深化所凸显的作用,由此窥见小说的巨大张力。  关键词:罗生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  作者简介:王婷(199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南京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
档案解密:美国曾演练对朝鲜进行核打击  201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一系列曾经被视为绝密的文件,另外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根据《信息自由法案》也获得了部分文件,文件显示从朝鲜战争到现在,美国政府从未放弃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曾经派飞机携带核弹模拟对朝鲜进行核攻击,只是最后一刻放弃实施。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在日本海击落一架美国侦察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