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的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的组织,是团工作的与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对如何真正的把团支部建设做好,真正调动团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着从外语学院的工作实际出发,探讨基层班级团支部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团支部 建设
  
  高校团支部是团基层组织的一个细胞,是团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最直接、最广泛联系的团体,它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离开了基层团支部,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各个独立分支活动,特别是团的大量的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就失去了落脚点,再好的工作设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而高校基层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基地,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 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的重任。团支部的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任何一级组织所不可替代的。而我院作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市先进团支部、学校先进团支部等更是所有团支部中的排头兵,不仅起着先锋示范作用,而且担负着带领其他团支部开拓进取的重任。同时还对我院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尽管我们在各项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各个团支部建设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团支部“思想阵地”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随着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与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影响着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文化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团员青年理想淡化, 价值趋向功利化, 注重现实利益, 忽视思想教育。另外,随着高校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尽管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快捷,使用方式更多样化,能拓展知识的空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整合, 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判断。然而这些未经过滤的思想、观点难免良莠不齐, 在不断耳濡目染中, 很容易使学生由欣赏走向趋同, 从而弱化了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 影响了团支部“思想阵地”作用的发挥。
  2、团的教育效果不佳。
  团支部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教育和指导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但长期以来对思想教育的理解偏差, 使教育内容片面强调社会需求, 忽视了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首先,以往的思想教育在“应该”上着力比较多,很少考虑教育对象在想什么, 他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他们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他们能够干什么, 因而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 教育的内容空洞化, 教育目标理想化, 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是被动的, 理解是肤浅的, 思想上的认知并未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其次, 在思想教育方法上, 片面强调团干部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团员青年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团干部习惯于单向传递思想教育内容, 很少给团员青年参与的机会, 学生带眼睛来看, 带耳朵来听, 唯独没带心来想, 没带脑来记, 从而使学生认为思想教育是一种空洞生硬的“说教”, 难于接受, 导致效果不佳。
  3、团的组织生活不健全。
  团的组织生活是团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团员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是展示团组织活力的有效的手段,它不但能很好的调节团员青年紧张的工作气氛,展示团员青年的爱好和专长,而且也能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应该说组织生活和文体活动都是团支部需要抓好的工作,但在某些学院的实际工作中,多数团支部每年只组织了数次文体娱乐活动;对上级团组织要求的上团课,过组织生活也无法按要求去开展。时间长了误导了一部分团员干部和团员对组织生活的看法,认为团组织就是搞文体活动,这就淡化了团组织的政治色彩。同时,高校中各个班和团的建设虽然联系紧密,但过于突出班级建设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团支部的基础工作,甚至把团的工作看作是班级工作的补充,从而使团支部的自身缺乏中心,缺乏凝聚力。
  4、团员意识弱化。
  团章中规定,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就是说,共青团员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团的战斗力的增强, 团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归根到底取决于团员素质的提高。这几年外语学院各个班级学生中团员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 有很多班级团员所占比例为100% 。因此团员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团支部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各个学院团委的发展和建设。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团员组织观念不强,对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抱着参不参加无所谓的态度,不把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当一回事。有的团员甚至已经忘了应尽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团员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只是在交团费的时候才想到自己是团员,甚至有的同学把交团费当作一种负担,过去的“团员找组织”现在变成了“组织找团员”。文明行为和违纪现象在团员队伍中也屡见不鲜,有些成员还参与到刑事案件当中。这种现状使不少团员有一种消极的平衡感, 政治上进心不强, 组织观念薄弱,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这些都不能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二、如何去建设好各个分院的班级团支部建设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应怎样加强团支部的建设呢?本人认为建设一个好的团支部应该做到有班子、有制度、有活动、有作用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有班子。具体点说就是有一个好的班级团干部,首先,要求团支部干部必须合格,团支部干部必须熟悉共青团的性质与任务,掌握团员日常管理的方法,具备担当干部职位的热情与能力,在选举干部过程中,时时刻刻绷紧这根弦,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广泛征询各个方面的建议,总结经验,选好班级团的干部。同时团支部干部在上任之前必须要经过院团委的考核与培训(例如学习团的知识、听专家讲座、学习先进团支部经验介绍、优秀团干部的经验交流等等)。其次,必须充分发挥支部班子的集体优势。应该做到集体领导,分工明确,各尽所能,互利合作。最重要的还是班级团支部书记,他是支部的核心,应该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重任。再次,加强支部领导集体的建设,团委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团委要关心团支部的工作,可以组织支部书记参加团委的工作例会(外语学院的团委例会规定要求所有的班级团支书必须参加每周团委的例会,并按照团委干部的标准来考核各个班级的团支书),让团支部的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信息委员分别参加团委宣传部、组织部、信息部的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团委的发展,形成一个联动反应。经过实践证明,外语学院近几年的团的工作能稳步发展与以上这些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有制度。团支部的工作十分具体,仅仅依靠团章的指导和团委下发的工作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根据团支部工作的实际需要,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只有这样,团支部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对每一名团员产生约束力。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即支部团员大会、支委会、团小组会制度,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和团课制度。这些制度要有一定的弹性,避免与同学的学习冲突。团支部制度制定以后,团委要反复向全体团员讲清制定制度的目的、意义,使大家自觉遵守。同时,团委还要对各个班级有量化考核制度,定时定量的进行监督,这对各个班级来说不仅是有效的监督,而且具有考核作用,同时也能调动各个班级的积极性,是以后评选“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一个重要依据。
  3、有活动。活动是团支部在实践中锻炼、培养、教育青年的有效形式。做好团支部的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形式,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外语学院在工作中,努力为各团支部发挥创造性开展了多种形式活动,如“学习理论小组”主题讨论会、“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以及女生节下放的班级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调动了大家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4、有日常管理。共青团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团支部具有对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职能。团支部要对团员提出高于普通同学的要求,不断地对团员实施教育与引导。在日常工作中,組织并要求团员参加组织生活是最重要的。通过组织生活,及时地总结近期工作,对支部成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这样才能把支部建成青年的核心。
  以上这些,是我们在基层团委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经历了多年的摸索,多次探讨。关于如何搞好团支部这一基层组织,是一项系统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共青团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有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有我们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层的团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作者简介:
  何萍,女,1976年2月7日出生,现担任辽东学院外语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世纪,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新的世纪里,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全面推進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从抓住特色、适应时代、优化环境、转变办学式和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大力创新。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终身教育 制度 创新    一、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1999年高校扩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等级越来越高,其通车里程越来越长。随之出现的是公路施工中的高大边坡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但往往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
[摘要] “爱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灵魂,是创建优秀班级的前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只要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就能把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做到有没有班主任,班级各项工作都一样开展。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 管理 工作    我当班主任也有好几年时
[摘要] “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要求基础教员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提高基础课服务专业教育的水平。首先基础课教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于专业教学的课改理念,与专业教员积极沟通交流;其次,应注重实用调研,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任职教育 基础课教员 发展    一、引言  士官大专学历教育以培养任职能力为目标,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强的专
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这些病害基本上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
1.工程概况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大岛山立交工程,为上跨连徐高速公路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桥长688m,柱式墩,肋式台,桩基础。在检查箱梁顶板砼质量时,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裂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座谈、个别谈话、听课观察等方法对广东省两所农业院校师生交往、互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任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互动主要发生于课堂,多以非语言方式进行,经过设计的课堂互动环节很少;课外师生很少接触;师生互动不深入,关系比较疏离;老师还需进一步认识自觉和学生进行互动交往的重要性,并主动积极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和课外的师生互动交往。  [关键词] 广东 农业院校
[摘要] 高校行政办公室作为展现学校风貌、联系学校内外的一个窗口,对办公室工作人员具有特殊的要求。文章在阐述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探索了行政办公室高效运行的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行政办公室工作创新的途径,提出了强化服务、增强协调和工作创新等新思路。  [关键词] 高校行政人员 基本素质 创新意识    高校的行政办公室是高等院校内部设立的办理行政性事务的工作机构, 是设在领导身边,
[摘要] 高校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基层组织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是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效做法。当前大学生群体多样性的特点,对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成为党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党建带团建    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大学生如何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共产
[摘要] 大学生党员对促进和谐校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应做到在领会和谐校园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和谐发展的示范性作用,从而达到发挥党员先进性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和谐校园建设     在当今社会中,作为纯洁象牙塔的高校也面临着市场济经各种因素的影响。平等交换的观念、物欲膨胀的心态、淡漠的人情、经济的压力、对未来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