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老师要教好英语,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如果呈现新知识的方法单调呆板,平平淡淡,千篇一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高效导入 学习兴趣
  一、常见的英语课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既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应考虑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课堂教学导入,有时开门见山,切中要点;有时顺藤摸瓜,演绎推理;有时创设情境,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一)随意交谈导入法。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和学生做随意交谈(Free Talk),以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教师如此引导下去,由起床一直问到来校上课的活动。这种师生之间的随意交谈,能使学生感兴趣。此时,教师因势利导,点明新课已经开始。这种方法过渡自然,能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新课的印象,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自我介绍导入法。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兴趣倍增,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三)背景介绍导入法。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四)故事导入法。教师讲述一个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简短故事,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该话题上,再通过提问等方式,强化或补充所需的内容。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根据高中课本的编写规律,每个单元一般顺序为:第一课为“对话”课,第二课、第三课为一个故事或人物介绍的课文等。第二课和第三课的连贯性特别强,教师在讲第三课时常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容易使学生将前一课已学的内容与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温故知新导入法”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纽带,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这种联旧引新、不落俗套的自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新的内容上,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六)看图提示导入法。这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投影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高中一、二年级故事题材课文的教学。展示图片和提问的方式要根据新课内容和教师的意图而定,由浅入深,突出重点。采用这种方法时,先由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起到复习巩固和交际运用的作用,并恰到好处地与新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求。
  (七)创设问题导入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问题也会达到悬念的效果,这样导入新课适当增加了趣味成分,引起了学生阅读的欲望。
  (八)电教媒体导入法。目前,可利用的电化教学手段已非常丰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音、颜色和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运用导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施之教法,贵在启导。“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这就要求教者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以热情、简洁、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乐园。
  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过渡,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教学就能自然流畅,虽难亦易。每个环节的引入,要合情、合理、合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的转折点。教师引用新的单词、句子,以学生所熟悉的句子作为载体或做铺垫,或提供有助于学生猜测其意的上下文,所举例子必须有启发作用。为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包括教材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连接点和转折点,在新旧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链接。
  (二)熟悉学生的个性。现代英语强调情景教学,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配合以创设情境。如果教师对学生个性不了解,创设情境就不容易,教学就无法得心应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彩色的幻灯片、彩图、录像、由英美人士朗读的文章、教材录音、真实情景中(如机场车站的广播)的录音、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等都较易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成为良好的过渡手段。
  (四)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有一定的藝术魅力,这样能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通俗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
  三、结论与思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使用随意交谈、自我介绍、背景介绍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温故知新、看图提示、创设问题和电教媒体等导入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2015年黄石市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决赛中的30名教师实际讲课情况,并选取了其中大冶实验高中的冯菊芳老师的高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详细观察并记录了该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的类型、方式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旨在通过观察分析探讨这些提问的有效性完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率,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 提问  一、观察研究的背景  优秀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AS)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CEA手术107位患者的临
摘 要: 素质教育推行下的高中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见事而学,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思考学习,最终实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当前的教学改革,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尝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学尝试 素质教育  一、英语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特别是小高考等各类考试时间
以往对概率教学不是很重视,认为学生从小学就学习概率知识,内容很简单;再者概率的内容较抽象,知识讲解很难处理.一般让学生自学阅读书本,能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就行.但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所以中考试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概率的问题也就凸显,分值占到10分左右.难度加大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也不知怎样规范书写过程.所以概率的教学要重新审视.  一、对概率概念的讲解  一般地,
目的:探讨2003-2012年乌鲁木齐市三甲医院儿内科10年间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迁趋势,提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疾病的相应预防保健及诊疗对策。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
摘 要: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老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教学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学生当成能动的自主学习者,一步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中开掘学生主体意识提出了一些实施措施。  关键词: 中职英语 英语教学 学生主体意识  英语是学生的必学科目,即使是在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