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提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教材不适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限制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孔子学院为例,分析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扩大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孔子学院;策略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在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近来年,孔子学院作为传播汉语言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力,联系世界人民的一个媒介,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本文以孔子学院为例,从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以适应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新需要,提升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水平,进而扩大汉语言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
  二、 相关文献回顾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已开展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因此学者们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不仅有宏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也有具体到某高校的个别案例分析。考虑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文献收录范围的广泛性及其更新的及时性,笔者以其为检索数据库,检索式为:篇名=(汉语国际教育)OR篇名=(国际汉语教育),检索的年代范围是2000年~2018年,截止检索日期为2018年2月5日,检索记录达1409条。
  具体来说,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个别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郭小瑜介绍了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指出严控生源选拔、增加专业实践、规范学术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同时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发展性和包容性。贺双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在积极满足海外教师需求的同时,也应关心学生在国内外的发展前途,增加学生就业渠道。第二是宏观上来阐述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存在问题及相应的完善对策。此类研究比较多,吴应辉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家五大战略的关系,强调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和事业的双重属性,提出发展汉语国际教育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发挥各个国家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中国家优先战略。李琰,聂曦等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了中亚四国高校汉语教育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加強孔子学院传播汉语言文化的主体地位,增派公派教师与志愿者,因地制宜编写教材,创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 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语教师数量不足。截至2017年7月,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由于海外汉语学习者人数的增长,我国每年需要数十万名汉语教师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仅有数万名汉语教师在海外工作。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队伍还有待壮大。二是教师实际教学经验的缺乏。多数汉语教师是在读或毕业不久的学士或硕士,他们只经过较短时间的讲座形式的培训,缺乏实际教学经验,这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 教材不适用。目前,大部分孔子学院的教材都存在版本老旧、内容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且缺乏本土化内容,致使当地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以孟加拉南北大学孔子学院所使用的《长城汉语》教材为例,该教材是2005年的版本,里面许多内容都比较陈旧了,且该书课文注解是英文注解,不利于老师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
  (三)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受国内传统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沿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即由老师口头讲述课文内容,在黑板上书写课文要点。这种方式强调词汇、语法学习和写作训练,比较单一、乏味,与国外语言教学灵活、有趣的方式差别很大,使学生渐渐对汉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四、 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完善策略
  针对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完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质量影响着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要提高教师质量,我国应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采用各大学合作培养或者中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增加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储备。学校可以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减少教学理论课,强化教学实践,增加学生的教学经验。教师个人也要加强学习,积极了解所在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与学生多多交流,增加学生的认同感。
  (二) 开发合适的教材。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存在的需求,孔子学院应该采取灵活的手段来更新教材,例如向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最新的教材,或是与孔子学院所在国的高校合作,翻译和编写所在国的本土化教材,以降低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此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教学资料,选择其中实用的、有趣的、有益的内容并进行加工,最后传达给学生,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革新教学方法。针对孔子学院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学院应该组织汉语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并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从而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小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 贺双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 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8-46.
  [4] 李琰,聂曦.中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77-84.
  作者简介:
  王梓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自然角是幼儿喜欢探究的场所,本文围绕幼儿感兴趣的“种植向日葵”作为科学项目活动的主题开展研究。在向日葵播种、成长、收获的四个月过程中,设置悬念,激发学探究兴趣;持续观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提升科学探究品质。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观察、等待、探究、体验,科学素养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  关键词:自然角;科学项目活动;科学素养  我园开展课题《“玩中学”科学项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课文插图。然而,部分教师却对这些插图视而不见。受到心智发展水平的影响,相比于抽象的文字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喜欢这些栩栩如生的课文插图。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课文插图,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运用。  关
摘要:同学们都是二十一的栋梁之才,而二十一世纪是个现代化的社会,它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同学们就必须像季羡林爷爷说的那样:“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这才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同学们都渴望自己能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阅读;文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把作文基础打牢显得尤为重要。可总有些同学面对作文时搔头抓耳,不知道怎么好。就像面对一个圆圆的大西瓜没法下口啃一样。那么把西
摘 要:自从新课改以来,教育事业就在不断改革,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变化进行分析,希望笔者的分析可以引起更多教职人员的关注,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新变化  2016年秋季,部编义务教育一年级语文教科书逐步应用到实
摘 要:所谓积极的情感因素实际上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以情予教,就是教学成功的加速器。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导向,以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启动英语教学的“加速器”。  关键词:英语教学;积极因素;教学的加速器  一、 引言  积极的情感因素有很多,包括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立足于MHK评价标准,以S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汉语掌握情况、学习目的与意愿、学习策略、学习感受四个维度对汉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MHK;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现状  一、 汉语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1. 汉语掌握程度。50.81%的学生能熟练听说读写,41.32%的学生能听懂但讲得较差,5.72%能听说但读写较差,仅有2.51%的学生基本不会。这表明大
摘要:作文课上老师也总会强调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挖掘你生活中最能打动你的素材。可是往往有些学生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点可写的,就只能去“借”别人的。由此可见,观察生活绝非是在作文课堂上说说就能做到的。必须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养成这种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日记。日记,架起写作与生活的桥梁。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关键词:日
摘 要:文本是语文教学的依据,每篇文本的存在对学生的健全发展,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用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所传递的思想,走出文本来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以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例,对如何有效地走进文本,又如何走出文本,传递文本中的情感进行了论述,目的就是要确保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
摘要:分享行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不乐观,甚至表现出自私自我的现象,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及成长教育等因素有关,对此本文提出了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现状;策略  一、 引言  分享行为是幼儿愿意与同伴共同享有、使用自己所支配的资源,如玩具、图书、食物等。分享
摘 要:《课标》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概括。文章针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注重语文知识,培养知识素养;注重情感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落实探究能力的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教学的焦点问题,也是热点问题。注重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关键性策略。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