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措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以及社会的发展,其对当今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更要兼具有效学习的方法,进而推动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以高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新举措。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07
  高中数学是一门以推理、运算为主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对学生自主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深入研讨中,形成了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希望通过有效教学可以推动高中生走得更远。
  一、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渗透的重要性
  1.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数学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评结合起来,将学生数学素质、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将核心素养有效地渗透于高中数学课堂中,必须摒弃陈旧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数学各方面能力提升的教学,将学生塑造为全面发展的人。
  2.推动高中数学改革的发展
  虽然新课改的发展推动了数学教学的改革,但受到升学率的影响,教师一直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局限学生思维,阻碍学生发展。而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中的推行,可以让教师从以往知识教学转向发展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中数学的改革。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措施
  1.构建数学情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数学是一门兼具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教师只有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对生活材料的分析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模型。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坚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通过构建生活数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让他们在实际参与中掌握数学知识,促进自身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集合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数学情境的构建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开始,教师说:从前有个渔夫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却不理解什么是集合,偶然间遇到了一位数学家,他就问数学家:什么是集合?数学家为了让渔夫对集合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就从渔夫擅长的打鱼开始,当渔夫撒网将大小鱼全部收入网中的时候,数学家说:这就是集合。同时,教师通过引出网中的鱼、教室中的桌子等实际对象,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集合的概念。学生通过自身理解给出集合概念,能够利于自身语言表达、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采取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
  在新课改的发展下,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首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在学生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正迁移,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发展的空间,以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在“等差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开始之初,教师便可以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展示问题:小林参加工作后,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在建设银行存款,从元月份开始,每月第一天存入银行2000元,银行一年的利率为1.68%计息,问年终结算时本金和利息之和是多少?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讨论。随后,教师又出示了“座位”的问题,让学生按照上述模型完成解答。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解题速度,而且也构建出了解题模型,有效地促进了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发挥错题本的功效,推动学生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
  运算、数据分析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目标之一。只有提升学生这两大能力才能让他们应对错综复杂的数学问题,才能提升答题的正确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针对学生错题进行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将错题分类、整理在错题本上,并辅以错题原因、解题方法的分析,有效地提升学生运算、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可见,通过巧用错题本,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中查缺补漏,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比如在阶段性数学测验完成之后,发现学生对于最值问题(如已知x、y为正实数,且满足关系式x2-2x 4y2=0,求x、y的最大值)的解答没有任何头绪。于是,教师在对学生详细讲述问题之后,将步骤擦掉,让学生在错题本上将问题重新整理一遍。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完成了错题的整理。这可以促进学生运算、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也会游刃有余,提升数学成绩。
  4.教师规范自身言行,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
  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同样他们也表现出极强的向师性。为此,在核心素养支持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规范好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良好言行、高尚道德影响学生,以实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树立“以生为本”的原则,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提问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数学的不断推动下,广大教师只有转变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才能完成构建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种策略[J].南国博览,2019(9):284-284.
  [2]昝鳗耘.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举措[J].新课程(教师版),2018(1):54.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134100)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推动着教育行业不断地前进,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在慢慢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模式中比较热门的一种。当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开放式的教学依旧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此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开放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05  大部分的历史课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尤其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对于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与目标方向,甚至对学生的就业与职业晋升造成阻碍。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现状,进而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路径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形式已经从应试教学转向了素质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化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地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将会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三方面展开论述,为高年级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生活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从重学术转向重普及性,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主张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化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相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现代化、综合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摘要:为了在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活跃学生思维,教师采用“四主七步”教学模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了解“四主七步”教学模式概念并且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新思路探究,新理念自学;深入去释疑,积极去探索;并且通过基础性练习,针对性总结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四主七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