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难道可以是这样的么?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让时光倒退到42年前,我又清晰地看到了我和柳真捷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1969年初春的一天,我怀揣着大队让我当民办老师的通知,敲开了我们这座非常小的山村小学的大门,走进了柳真捷老师的办公室。这所山村小学,全校只有两位老师,那一位民办老师还没有来,柳真捷是公办老师。
  柳真捷的办公室,其实是三间民房里边的一个套间,套间外边的两间是教室,要进入办公室,必须经过那两间教室。走进套间,我看到屋内杂乱无章,袜子在唯一的家具三斗桌上放着,茶缸放在床上。
  看到我,手上夹着半截“白河桥”香烟的柳真捷癔症了几分钟,然后笑着站起来和我握手:“王老师好!”他是早听说了我当教师的事情。
  一阵寒暄过后,我细细地打量他:矮矮的个子,大后背头,焦黄的脸上镶嵌着两颗无神的黑珠,戴着眼镜,满口牙齿和两只手都是黑黄颜色,一看就是吸烟的结果。他上身穿着四个兜的蓝色制服,上面有许多饭痂,下身的黑裤子好象是才从垃圾堆里拣来的。
  柳真捷30多岁了,还是单身,整个人看上去就象霜打了的禾苗,蔫蔫的,没有一点儿生气。
  后来我听说,柳真捷是北京某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分配到我们南阳专区最高学府——南阳师范教数学,成绩斐然。然而,“文革”的风暴一下子把他扫出了繁华的都市,他戴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背着“臭老九”的黑锅来到了石桥镇中心小学,还没整理好铺盖,就被打到了位于南阳县最西边山区的小寨公社,紧接住就被下放到南阳县更为山区、最最边沿,不足1000口人的岳东沟大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这里只有小学一、二、三、四年级,而且是复式班。所谓复式班,就是两个年级同坐在一个教室里,老师给这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做作业。
  我想,从熙熙攘攘的闹市一下子被打到清冷寂寞的深山,柳真捷一定有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我的脑海里涌出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知道这是在问柳真捷,还是问自己,也许都有吧。
  我是一位回乡知青,一场“文革”风暴彻底摧毁了我即将参加大考的平台,大学梦顷刻之间破灭了,我怀揣四卷红宝书,肩扛一把铁锹,回乡去“大有作为”了。
  此时此刻,我隐隐地感到自己和柳老师有许多相通之处,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我多么想打开他的心扉,让两颗受伤的心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二、“我几次都想死啊,但我舍不下这只有一次的宝贵人生”
  
  时间久了,我慢慢和柳老师熟悉起来,他也知道了“文革”对我的伤害,常常和我交谈,我们之间有了共同语言。
  一天傍晚,快放学时,北边天空突然起了一片暴风黑云,看来我是回不去了。在柳老师处吃完晚饭,我坐在他的床前,他手上的烟头一红一暗的。煤油灯的光亮弥漫了小小的房间,他慢腾腾地向我打开了心扉,把他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呈现到了我的面前。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阳师范,但那时并不悲观失望,仍然踌躇满志,想到自己也有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作为园丁该是多么欣慰。谁知1966年6月的一天早晨,一起来,就看到没有退尽夜幕的学校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全是大字报,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细看那上面碗口大的标题字,我惊呆了,什么‘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柳真捷’,‘斩断资产阶级反动教育路线伸向我校的黑手柳真捷’,‘柳真捷是走白专道路的典型代表’,‘剥开柳真捷的画皮,看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嘴脸’……
  我眼前一片模糊,脚踩在水坑里也全然不知。我跌跌撞撞地回到住室,脑海里犹如惊涛巨浪四下翻腾;我成什么人了,成什么人了!我懵了。我一点儿也吃不进饭,一刻也睡不着觉,于是就买整箱的‘白河桥’香烟,一根接一根地吸。
  后来,又有人写了一首顺口留,吸引许多师生看,把我肚皮都气炸了:‘柳真捷,大坏蛋;白专道路里边钻,不让学子近工农,乱搞女人闹翻天。’说我其它什么错我都能忍,唯有这‘乱搞女人’使我肝胆欲裂,哪有一点影子呢,污蔑造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很快,红卫兵就把我看管起来了,不得与他人接触,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那真是一段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岁月。”
  柳真捷续上一支“白河桥”,狠狠地吸了几口,又接着说下去。
  “没过多久,一天半夜,造反派‘咚咚咚’地敲着门,叫喊着我的名字,让我起床去批斗。我还没穿好衣服,没穿上袜子,就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反剪着双手把我推出来。我站在板凳上,下边的人七嘴八舌地质问我。你回答说有,他们给你罪加一等;你说没有,他们说你不老实、狡辩,欲盖弥彰,你横竖都有罪,后来,有人把板凳推倒,让我栽个嘴啃地,磕掉一颗门牙。他们让我戴高帽子游街,上面写着‘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柳真捷’,‘柳真捷’三个字和大字报上我的名字一样,倒着写,还打着红叉。那帽子有几尺高,钢筋做的,好重啊,压得我的头抬不起来。游完街,又让我到柴禾市(农民卖柴的市场)上去检讨。我饿得头晕眼花,说话语无伦次,有气无力,那些穿着破烂衣服,坐在自己柴草担上的农民不知所措,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同情。我几次都想死啊,但我舍不下这只有一次的宝贵人生,舍不下亲朋好友啊!”
  说到这里,我分明感觉到柳真捷眼眶里溢满泪水,他用手背抹了一下。
  “白河桥”还在一明一暗,小小的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室内寂静得可怕。
  “以后,猪圈、牛棚就是我的住处,扫大街清厕所就是我的工作,随叫随到的批判是我的任务。有一天晚上,他们批斗我之后,不知是谁突然把电灯拉灭了,又有人立即用麻袋把我套住,许多人拳打脚踢一齐上。我想,明年的今日可能就是我的忌日,我被打死了也绝对找不出打人者,即使有法也不责众啊。我在牛棚躺了一个多月才好了些,可落下了头晕和腰疼病。”
  柳真捷讲不下去了,泪珠顺脸而下,他把手拍捂到脸上。
  “急风暴雨般的‘文革’过后,我被下放到了石桥镇小学,周围一片冷眼,谁敢答理一个‘黑帮’呢?晚上,一个校工给我端了一碗面条。
  那些‘文革’红人还不解恨,他们非把我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可,很快又把我下放到这里,这算是下到最低层了,再也无处下放了。”
  我们俩默默相对,外面的大雨瓢泼似的下着。我的心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揪扯住,脑海里翻江倒浪,“文革”呀,“文革”!
  
  三、不是人过的日子
  
  “文革”的浪潮席卷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我們这人迹稀少的山区也没有一处安静之地。柳真捷老师所受的迫害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着,他简直无法生存下去。
  这里离最近的一个小集镇也有七八里远,而且要翻山过河,他买柴米油盐非常不便,常常缺盐断油、粮。在大雪纷飞的严寒冬季,我亲眼看到因为没有柴烧锅做饭,柳真捷拿着冰凉的黑馍蘸着白花花的、猪油凝结着的萝卜菜吃;一天晚上,他把面条下锅后,因为没有柴烧,锅滚不起来,他就吃那半生不熟的面条饭。
  我来到学校以后,这个小学就发展了,不仅有小学六年级,也有初中了,复式班的历史也结束了。全校增加到11位民办老师,只有两位民办老师的工资是每月7元,其他是3元或5元,11位民办老师的工资加起来,不抵每月50多元的公办老师柳真捷。
  按说柳真捷应该是这里的富户,可实际上他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他的衣服鞋袜穿一次就塞到床底下了,时间久了生出白花花的长毛,他也不洗。他的烟不仅让男老师们吸,还要让大队干部吸,让贫宣队吸,他见了哪一个人都得笑脸相迎,都得热情让烟,他不敢不笑脸相迎,也不敢不让烟。他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他是来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贫下中农就是他的老师,大队干部就是这里的土皇帝。柳真捷就是开着烟厂也支持不了啦,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于是他决定改吸旱烟,买来许多烟叶子,这一下那些常吸旱烟的贫下中农来大队开会时都涌来了,长长的烟袋杆上系着一个大大的烟布袋,非装满不行。这样柳老师更亏缺了。他不得不再次采取措施——戒烟。宣布戒烟容易,实行起来却很难。他买了袋糖块,想以糖代烟,这一下女教师们发挥作用了,原来不吸烟的她们吃糖可内行,一袋糖不到一天功夫就拜拜了。柳真捷哭笑不得,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后来,有二位同志建议教师回本大队教学,多少教师都欢呼雀跃,回本大队既能教学又能办私事,柳真捷却至死不愿回本大队。一个知识分子的脸面比什么都重要,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性格决不会弯曲,他认为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宁愿在这里三天向大队干部作一次思想汇报,五天表一次决心,他的头脑就天天浸透在这无情的折磨里,也不愿回归故里。为了表现自我改造的决心,他每天还得拾两筐粪。我们民办教师背着粪筐,从家里走到学校就拾满了,他得背着粪筐到校外转悠着拾。
  上级宣传复课闹革命,闹革命是真,复课是假。“文革”的余毒继续漫延着,师道尊严被破坏得荡然无存。上课时有的学生坐在桌子上,有的站着,有的唱歌,有的嚎叫,有的吹口哨,乱作一团。有一次,柳真捷老师来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前,一个学生学着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台词大喊:“带溜子哟!”话音刚落,柳老师走进教室,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课还能上下去吗?这对一个有尊严的老师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
  
  四、结束语
  
  上世纪70年代初,柳真捷有一个当军官的哥哥回来看他,给他增加了不少荣光和尊严,他趁机调到了青华公社中学。“人挪活,树挪死”,在那里,他和一个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大龄女教师结了婚。隔年暑期我去看他,看到他们就临时住在放假后空荡荡的三间教室里。他们有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锅碗瓢勺和婴儿床杂乱地放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我为他高兴。
  到了80年代,我来南阳出差,看到一个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自行车上坐着柳真捷,往专医院去,来不及说话,他们就走远了。后来听说,柳真捷跳枯井摔断了脚后筋,那推自行车的是柳真捷的丈人叔。
  他为什么跳枯井?他后来残疾了吗?生活还好吗?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吗?我一概不知。
  几十年过去了,我都不忍回首柳真捷老师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那是一段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啊!他本该美满幸福、大有作为的一生,却被“文革”葬送了。■
其他文献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酷爱石头。有一次,他在扬州获得一绿一白两块石头,视如珍宝,命名为“仇池石”。当时有位叫王晋卿的学者写诗求索玩赏,苏东坡觉得这是“意在于夺”,回诗申明不肯割爱。王晋卿不死心眼,又写诗来,力索其石。苏东坡不好再拒绝,就提出用对方收藏的两幅名画交换,结果以双方都不忍割爱告终。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爱学驴子叫,叫声可乱真,常逗来驴子共鸣。王粲死后,皇帝为了悼念他,居然在他的葬礼上命群臣依
期刊
了解中国革命史的人,都不会对加伦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1924年,孙中山致函苏联政府,请求派军事顾问帮助他改组军队和指导作战。苏联政府选中了正在军事学院学习的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化名为加伦。  作为国民革命政府的苏联军事总顾问,他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特别是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加伦将军因战功卓著,成为苏联的首批五位元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极高
期刊
文化大革命兼农业学大寨那会儿,我二十多岁,是生产队里的一个壮劳力。那时提倡“劳武结合”,大闹“备战备荒”,满世界都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之类的标语口号。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基干民兵”,每人发着一支“五四”式半自动步枪,农忙时下地劳动,农闲时就参加军训,练队形跑步打靶什么的,有时还拉出去查户口,或者开大会维持秩序,又挣工分又有意思,挺对年轻人的脾胃。  基干民兵腰里扎着武装带,挎上枪
期刊
一、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损失惨重,尽管当时中日关系比较紧张,中国政府和民间依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立即采取行动,救援日本人民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当时,中日甲午战争刚刚过去28年,“一战”后日军又强占青岛,中日关系比较紧张。尽管如此,得知邻国遇到惨烈灾难,中国政府和民间依然立即采取行动,救援日本人民。   9月3日,日本关东大地震的第三天,北京政
期刊
1959年9月,贺龙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60年1月,贺龙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他上任不久,就在国防工业系统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会议上,郑重地申明:“党要我管,我就要真管。我管国防工业,不能只挂牌子,不做实际工作,我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抓起来。”  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防工业领域。“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
期刊
毛泽东的表弟文强称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后脱离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国民党军将领,参加淮海战役时被我军俘虏,在狱中呆了26年,1975年获特赦。  出狱后的文强赶上了打倒“四人帮”和改革开放,感觉“生活很愉快、很正常”,先后担任过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创举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告别了毛泽东晚年思想,以邓小平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登上舞台。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同奇说:“作为第一种思潮的毛泽东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转化始于1978年,这一年标志着毛泽东时代的终结。”改革开放30多年,邓小平思想成为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
期刊
如果荫昌能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再舍得花钱悬赏,舍得赏给官衔,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对付革命党那些刚扛枪没几天的新兵团队,怎么的都绰绰有余。  辛亥革命能够成功,大清王朝倒台,从满人方面考虑,在军事上,有两个人当是祸首,一个是瑞■,一个是荫昌。清朝最后三年,当家的亲贵朝廷,不分清红皂白把权往满人手里搂,无奈满人将帅真是没用,纵使大权在握,稍有缓急,大不济事。武昌起义时的湖广总督瑞■,在满人中还算能吏,
期刊
梁漱溟,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名人。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1953年9月11日之后的那几天,梁漱溟因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讲的一篇话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彼此之间发生争辩,梁漱溟当面顶撞了毛泽东,以至言语失控,事情越闹越大。后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将当时毛泽东的讲话整理成一篇火药味很浓的战斗檄文——《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并将该文收进1977年
期刊
一、包惠僧,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    包惠僧,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党员,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然也是中共“一大”代表。  包惠僧,原名包道亨,又名包晦生、包一德、包一宇,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的外勤记者。  1920年2月上旬,陈独秀前往武汉演讲,包惠僧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