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观念建构活动引领学以致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主要由3个环节组成,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结构猜想羧酸的性质,提升学生猜想和认识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观念;结构决定性质;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一、 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功能定位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因此《有机化学基础》安排《羧酸的性质和应用》一节,旨在让学生从大量的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醇、醛、酸、酯的相互关系,形成以官能团变化为主线的知识框架,同时构建有机化学的学习体系。
  二、 学生的认识发展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酯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和酯化反应原理的应用上。因此,在进行本课学习时,可以借鉴以前的方法,指导本课时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
  认识羧酸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形成对羧酸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本课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酯化反应的探究方案,并对结果进行总结。能尊重事实和依据,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四、 多角度认识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的设计
  环节1 创设情境,认识身边的羧酸类物质
  [创设情境]品尝酸奶,橘子,果醋,山楂等食物。
  [投影]食物中各种常见有机酸的结构
  [问题]这些有机物的结构中都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
  [小结]羧酸的定义、分类。
  设计意图:
  1. 从食物入手,通过感受到味道与我们学习的物质联系起来,降低了学生的陌生度;
  2. 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为下一环节研究羧酸的性质做准备;
  3. 借助学习醇、醛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环节2 从官能团和化学键入手预测羧酸的性质
  活动1:根据羧酸的结构和有机化学知识,预测羧酸的溶解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结构——官能团和烃基结构入手,联系烷烃,醇类物质的溶解性,认识到官能团,烃基对溶解度的影响。
  活动2:回顾乙酸的化学性质,预测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作为驱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活动3:亲近乙酸,理解科学家们是用什么方法确定酯化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
  [学生活动]写出冰醋酸与无水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注出可能断键的位置。
  [问题]阅读教材p83交流与讨论,知道科学家用什么方法研究了断键成键的情况?对谁进行了标记?对比乙酸乙酯进行水解反应时的断键情况,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酯化反应发生的范围
  [问题]醇脱羟基中的氢的反应你还学习过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拾级层次性”问题,不仅加深了对酯化反应本质的认识,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活动4:你能利用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增大乙酸的转化率吗?
  [问题]酿醋的过程中除了会闻到酸味(乙酸)还会闻到淡淡香味(乙酸乙酯的味道),但这一反应在常温下极为缓慢,现在我们在实验室模拟这个过程。为了加快反应的进程,你会怎么做?操作时加入试剂的顺序有要求吗?浓硫酸的作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还能采用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四个驱动性问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教材是学习之本。
  活动5:通过观察甲酸结构,预测其特性
  [创设情境]生活小常识“被蚊虫叮咬后,可用浓肥皂水或小苏打水涂抹可迅速止痒”。你能用化学知识解释这现象背后的原因吗?
  [教师点拨]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甲酸刺激皮肤,从而使皮肤肿痛。
  [学生活动]写出甲酸的结构式,小组讨论甲酸可能具有的性质。
  [小结]甲酸结构
  性质:(1)醛基的性质;(2)羧基的性質。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生活常识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真实有用的,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对甲酸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感受需要从更本质的结构角度认识有机物的性质。
  环节3 走出乙酸,学以致用,加深对酯化反应的认识
  活动1:任选两组反应,并完成相应化学方程式。(标出断键和成键的位置)
  活动2:体验化学的生活背景,学以致用
  [创设情境1]介绍矿泉水瓶的材质——PET材料,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也是磁带和胶卷的片基,3D打印机的一种重要耗材。
  [教师点拨]PET是由和H—OCH2CH2O—H反应制得的高分子化学物,怎么进行反应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反应机理,得出PET可能的结构。
  设计意图:
  1. 对于一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高科技材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而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官能团性质,自主或者合作完成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2. 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 教学反思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主要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认识有机物性质的思想和方法,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有机化学知识,从而提升预测和认识有机物性质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有效沟通,积极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松涛.发展学生多角度认识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能力——对高中化学选修5“酚”教学的思考[D].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2):6-9.
  作者简介:
  彭晔,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南京市中考数学第16题是一个有关反比例函數图像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与之类似的有关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的问题。  关键词:双曲线与抛物线;形状
摘要:高一作文主要是记叙文的写作,在作文教导教学过程中,借鉴课文,仿写课文片段,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作文;片断;描写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作文仍然是头疼的一件事。高一教学时间紧,任务多。进行整篇
摘 要:英语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能最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本文以《友邻优课》为例,简要介绍英语新闻标题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修辞;友邻优课  新闻,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新发生重要而有意义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具有简短、明了、迅速的特点。每则新闻在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多以图画、图表的形式呈现,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比具有直观、清晰、概括性强的特点,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本文重点针对小学语文中年段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进行探究,希望以此能提高非连续性本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的“非连续性”是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对,其内容不过分追求语段、句子之间的连续性,而是强调在
摘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做到因材施教,首要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观察,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客观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评估孩子心智、设计教育教学策略的依据,这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观察;记录;幼儿教育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了解每个孩子的特质,是做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2017年,笔者所在的幼
摘 要:中学物理竞赛活动的开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手段,可以说,物理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中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针对中学物理竞赛,简要探讨了物理竞赛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帮助。  关键词:物理竞赛;中学生学习物理;帮助  中学生物理竞赛,不仅对培养物理优秀学生有极大的帮助,对于提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也有
摘要:近年来,高考试题变化虽说整体上不大,但有些关键地方还是做了细微的改变,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略。这些关键的变化,往往左右了一门课程的分数差异,没有很好地复习到这些关键点的学生,则会以数分之差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所以,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大体趋势,是每一个高考教师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高考;关键变化;分值  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在经历了9年的自主命题后,已于2016年的夏季高考中迎来全国新课标
摘 要:高职学生由于思想、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校园内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将管理学的刚性和心理学的柔性相结合。本文以一则校园打架事件为例,通过班主任对事件的处理步骤,为高职校班主任处理类似事件给予启示。  关键词:班主任;打架事件;案例分析  一、 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本班有一男生A,父母离异后A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是个爱讲脏话的人),母亲觉得离异对不
摘 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阶段是奠定计算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拥有了灵活多变的计算能力,就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优良的成绩。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面要深入剖析教材特性,一面要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充分阐释了小学计算能力的基础作用,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基础;小学生;计算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好基
文化建设案例分析甘肃省级规划立项课题《依托“和谐自主、活动体验”型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6]GHB1524)  摘要:“和谐自主、活动体验”型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和谐自主”和“活动体验”为依托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而进行传授知识,最后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自主管理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独立分析、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创造知识,借助在教学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