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那一缕暗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109
  [原诗]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无论尘世中有多少大喜大悲、风狂雨急的情绪,感性而细腻的中国文人总能用夜的清凉、夜的沉静、夜的温柔去熨贴一颗颗感伤、躁动、皱缩、变形的心灵。夜真是一个奇妙的意象,它可以承载、沉淀、升华尘世中一切梦想。作为“诗圣”的杜甫,也将一个普普通通的梦想——团圆之梦交付给了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一曲精巧而凄婉动人的抒情之歌。
  既然是梦,就暂时不能成为现实。这个小小的要求在诗中呈现的是处处的遗憾:“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佳人在闺中独看,不知她看了多久,怔了多久。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诗人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双可爱的稚子还未懂得思念的甜蜜与沉重,懵懵懂懂,闺中少妇的哀愁也就成了孤独的无法与人诉说的哀愁。用小儿女的“未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缺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缺憾能引发层层叠叠的感伤,较之于花好月圆更能卷起诗人心海中无尽的浪花。浸透了爱与哀愁的心灵,触着每一寸光阴都能转化为黄金般的文字。
  诗人与妻子伉俪情深,心贴得很近,奈何现实中的空间距离很远,看不到人,只能望月,月似乎善解人意;看不到人,只能忆,在回忆中将那份情爱刻骨铭心。长安与鄜州,中间隔着纡徐曲折的路途,回忆中隔着重重叠叠、恍恍惚惚的记忆的碎片光影,这一份凄清、冷落、空幻,若是用唯美的眼光去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特异的美呢?尽管诗人这一个团圆的梦做得很凄婉,但这深情挚爱,这心灵的芳香,从梦中透出,袭人而来,淡淡的,让人无法忘怀。
  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爱与哀愁像杯烈酒,美丽却难以承受”,诗人未将爱与哀愁酿成酒,只是泡成了一杯清茶。离别的情绪没有狂放地表达出来,而是将这份情致以委婉的、舒缓的、细致的笔触精心描绘。正如茶香袅袅,有一些苦涩,更多的是清香。“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笔下的妻子真是一位古典佳丽,她挽着如云的秀发,有暗香盈袖,眼中泪光闪闪,月光的清冷竟使佳人难以承受,“寒”因夜而起,“寒”由心方生。这样一位一往情深的弱女子,令人想起“神仙般的妹妹”——林黛玉的形象。诗中的佳人可视可感,读者的审美感官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视觉——云鬟玉臂;触觉——湿、寒;嗅觉——香。男儿的责任感与保护欲在这样的形象前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无论是《诗经·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佳人,还是《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织女星,均是这样一种可爱的女子形象。甚至到了后世,李清照吟出“帘卷西风、人地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清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悄然渗入的不也是这样一种偏爱默默无语、人淡如菊的审美倾向吗?梦中那一朵解语花开在静谧的夜里,那幽幽暗香跨越历史的长河,跨越千山万水的阻隔。从杜甫的诗中向你袭来,你,能不心动吗?经过了泪的净化,这云一般柔和、玉一般澄净的暗香。只能将它置于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珍藏。
  梦即期待。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与“独”造成视觉感受上的强烈反差。可以咀嚼出诗人那份无奈的痛苦。但是凄婉动人的诗美恰恰植根于哀伤无奈的现实。有了山遥水隔的遗憾和考验,梦中的倩影才格外珍贵,此情也更持久。
  珍藏这一首小诗。
  珍藏中国自《诗经》而始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文学传统。
  珍藏滚滚红尘中最贴心入肺的一缕暗香。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215011)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认知世界的媒介发生着裂变,分布式认知已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基于技术的翻转课堂成为符合分布式认知的教学模式。但在当前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出现了平台资源单一、教师任务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教学,而忽略了阅读的本质。本研究立足阅读的本质,采用双平台、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分布式认知现状出发,找
摘要:如今教育开始从娃娃抓起,小学六年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形成期。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不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识文断字,更应该着重把教育理念放在育人上面。教师在这个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质;以德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61  学生的核心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部发展。以德育人,这个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型学习模式开始进入教育工作者探究的视野,其中就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化学是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的启蒙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养成,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从而显著增强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化学;探究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81  在以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教学要抓过程、要把握核心、要形成基本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解、理解、掌握、运用。本文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践,将概念教学的环节进行阐述,并以朴素简练的语言谈谈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核心概念;有效教学;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
摘要:以浙江选考有机推断题为例,阐述了基于证据推理的有序思维在有机推断上的应用,具体包括快速准确地推断有机结构和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并对有序思维的一般思维步骤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对高考。   关键词:有序思维;有机推断;证据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16  一、有序思维  所谓有序思维,不同文
摘要:语文一直是关乎素养而且弱化训练的科目,但在训练为主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容易搞错语文学习的方法,单纯提升训练量而忽视了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但在应该多阅读的环境下,个别学生对纸质书阅读行为极不看重,在家宁可多玩手机也不情愿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除了过往阅读兴趣不足外,还因为选择性太少,或者教师、家长的制约。笔者基于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的现状,尝试在初中生中推广Kindle,引入数字阅读,从而探究数
摘要:在学科素养进入课程的背景下,笔者以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为载体调查研究了学生在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史料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史料理解;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05  教育部在义教基二[2014]4号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
摘要: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一切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最基本的单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因此,概念学习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是一线数学教师教学活动最根本的内容。   关键词:概念学习;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60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数
摘要: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判断、證明的依据,是建立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当然,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设计概念“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自然地构建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性,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
摘要:《绝对值》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章,翻转课堂是一个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进行《绝对值》的教学,如何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以内隐的方式融于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将数学思想方法显现出来,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