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作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我认为有两项重要的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确定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增强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增强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该做什么及怎么做。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用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而没见过或背景陌生的题型却无从下手,这是数学意识淡薄的表现。
  3.诱导学生暴露原有的思维模式,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二、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让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学习的开展能创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思考,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仅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最终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理解。
  3.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位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按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学生入学学习两年语文,大约识字1500个.要使识字教学得以有效进行,学生的识字兴趣是关键.首先要解决好学生“
Dong Feng (courtesy name: Dong Junyi,2nd-3rd century) was from Houguan (present Min County, Fujian Province).1 He was an outstanding physician in the period of
期刊
摘 要: 让学生习作反映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作文教学要“以学定教”,让习作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习作积累 下水文 生活化  在当前农村小学生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不太喜欢作文,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作文课的,但学生在习作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效果不佳。高年级学生不喜欢老师限定太多的框
期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文中错误,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改得满纸通红。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往往马虎看,导致作文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甚至下次作文仍然犯上次作文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  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后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白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康复
数学思想是指“将具体的数学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它形成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对数学知识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本质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学思想作为“四基”之一,很多教师在讲评数学习题时,只顾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讲解而忽视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与郑敏信教授在《“数学思想”面面观》中所提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用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优化课堂设计,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