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gou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优化课堂设计,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探索,善于发现,学会创新,以便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数学教学只有向着这个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才会培养出新型人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过分的情绪压抑和紧张的师生关系,以及单调的学习模式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消极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由此看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显得极其重要。实践证明: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善于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做成长中的人看待,以诚相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到师爱。其次,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水平赢得学生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偶像,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此外,还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才会使沟通更畅通,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
  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思维训练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为激活思维搭建平台。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想学、会学,并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迸发出创新思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创新教学设计,创设生动新颖的教学情境,精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二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保持思维的原动力。对于较难的数学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水平、认识和接受能力等,适当分解变换方式,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分层实施。要更多地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鼓励、指导和肯定,多与他们沟通,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三是鼓励创新,让学生体验思维成功的快乐。突破惯性思维、定势思维的束缚,让思维成为学生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学习方式,发挥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善于创新,深入探究,多角度思考。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寻求新奇的、独特的、反常规的方案,引导学生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提出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学生从提出的数学问题中形成数学思想,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生活中的天平都是等臂的,也就是说天平两边托盘的物体是同样重的。有的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个不等臂天平(即天平的两臂之长不一样),天平的其他各项功能都是准确的,现在的问题是,用这样不等臂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当然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称出的质量数不一样,那么,物体的真实质量如果计算?简单地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是不是物体的真实重量呢?假如给你一台这样的不等臂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你能称出物体的真实重量吗?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且培养了动手动脑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数学教学中,不要盲目追求做了多少练习题,也不要只重视“题海战术”带来的暂时高分,因为这种目光短浅的表现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要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突破已获取的知识圈,充分合理想象,培养学生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可以根据数学试题的目标、内容、结构、特征等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训练,启迪学生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如以形示数、数形结合发展思维的广阔性;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唤起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变式训练,让学生改编试题的条件或问题进行训练,根据条件提出不同问题的训练等,使学生的思维时常处于多向发散、开放状态,发展思维的探索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亢建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技巧[J].教育导刊,2009.8.
  [2]胡同位.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J].湖南教育,20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和改变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教学策略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方法。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主要渠道,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根基。只有在小学语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按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学生入学学习两年语文,大约识字1500个.要使识字教学得以有效进行,学生的识字兴趣是关键.首先要解决好学生“
Dong Feng (courtesy name: Dong Junyi,2nd-3rd century) was from Houguan (present Min County, Fujian Province).1 He was an outstanding physician in the period of
期刊
摘 要: 让学生习作反映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作文教学要“以学定教”,让习作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习作积累 下水文 生活化  在当前农村小学生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不太喜欢作文,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作文课的,但学生在习作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效果不佳。高年级学生不喜欢老师限定太多的框
期刊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文中错误,常常喜欢用红笔刀砍斧削,改得满纸通红。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往往马虎看,导致作文能力得不到明显提高,甚至下次作文仍然犯上次作文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指导作文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改上。  学生作文喜欢一锤定音,草稿写完后不愿认真修改,因而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明白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康复
数学思想是指“将具体的数学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它形成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对数学知识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种本质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学思想作为“四基”之一,很多教师在讲评数学习题时,只顾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讲解而忽视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与郑敏信教授在《“数学思想”面面观》中所提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