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女生蒋方舟:引领90后粉墨登场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生用胸脯的大小,来决定谁长得好看。比胸脯的发起人是杨非雪。我是第一次比胸脯的当事人。
  比胸脯的过程是:一个女生先踮起脚,把另一个女生的衣领扒开,朝里一望,下结论,一般是说,不是很大,再接再厉。有点创意的,可以加个“哇”字。
  …… ……
  你能相信上面这段文字是出自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儿之手吗?写出这样文字的女孩儿,就是被人们誉为第一女生的美少女作家蒋方舟。
  
  蒋方舟,湖北襄樊人,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打开天窗》,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出版了9本书。曾获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初中组三等奖、《语文报》“少年之星”金奖、“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16岁时,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的主席。
  2008年6月,蒋方舟参加了高考,成绩是561分,因为此前已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清华大学承诺可以降60分录取。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有祝贺的,也有谩骂的,甚至有人还将问题提升到教育公平的高度,蒋方舟因此又一次成为新闻关注的热点。
  
  “邪童”出道,我是被妈妈骗进文学圈的
  
  蒋方舟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骗她说,法律规定中国的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部书,否则会受到处罚的。因为那时小,她对妈妈的话毫不怀疑。妈妈当时还告诫她,按规定一本书不是只有一两篇作文,而是至少有80篇,每篇大概要500字以上,这样才能构成一本书。7岁的蒋方舟信以为真,脑子里整天想着怎么完成小说,甚至一听到警笛声就心里发虚。那时候,蒋方舟才开始学拼音和笔画,字还不会写,就开始了写书。这样的锻炼是有益的,到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写作文,她的同学可能只写一句话今天去公园玩,而她已经能够写出800字以上的作文了。
  她的第一本书《打开天窗》就这样诞生了。
  大抵因为写作的缘故,蒋方舟显得比同龄人早熟,尤其是在她的文字中,她更是成熟得像一位小妇人。过去我们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幼稚的,如同一张白纸。十一二岁的蒋方舟,却能在她的文字里平静地谈论着恋爱、性等问题,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她也坦白地写出了孩子间的钩心斗角,还有对出名、对升官(当班干部)发财的看法。翻翻书的内容:“你发育了吗”、“比胸脯”、“鱼水缠绵”……真是让人头晕目眩。
  蒋方舟从一出名开始,注定是要在非议中慢慢成长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的经历其实是毁誉参半比较坎坷。后来,她又给两家报纸写专栏,专讲历史,专栏名称干脆就叫“邪童正史”。
  因此,出道不久,蒋方舟就落得了“邪童”的称号。
  
  “人要是装一辈子,就不叫装了”
  
  上小学时,蒋方舟遇到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师。老师曾在班上说过:“人要是装一辈子,就不叫装了。”老师讲这句话的本意是教育那些比较顽皮的孩子:人都有坏习惯,要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慢慢地就改了性情,好的一面就固定在性格里了。这句话蒋方舟牢牢地记住了。开始学着约束和掩盖自己的缺点。上高中之后,有个女生对她说:“我们寝室昨天晚上讨论你来着,都说你是一个完美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装。”她说:“小学时老师说过:人要是装一辈子,就不叫装了。”
  到初中时,蒋方舟还是个十分不起眼的学生,长年穿着暗色调的衣服,低眉顺眼,只希望老师提问不要叫到自己。那时,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跟同学对答案,很不自信。她从来不埋怨苛责老师,每个教过她的老师,都非常喜欢她。初中的时候,有个短期代课的地理老师,普通话发音不准,教材不熟,讲课也常常颠三倒四。很多同学因此不好好学地理,上课也很闹腾。但是蒋方舟一直很尊重地理老师,地理老师总是说:“蒋方舟听课不是面无表情的,凡是赞同和理解的地方,她就会点头微笑,跟老师交流。”地理老师鼓励她考全年级第一。那年期末统考的时候,蒋方舟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准备了小抄,偷偷瞄了几眼,结果考了满分,得了第一。蒋方舟后来说:“我真的是为了地理老师才考第一的。”
  初中时,蒋方舟一度因为精力不够,甚至打算退学。她妈妈把这个念头跟老师说,老师觉得十分不妥,就说:“她可以暂时不做语文和外语作业。但是要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蒋妈妈回来一传达,变成所有作业都可以不做了。蒋方舟不闹退学了,没有作业的日子,过得比小学生还轻松。她反而尽力完成课堂上的练习,下课几分钟,也自己选择一些试卷来做。
  初中时,文科一直是她的强项,理化也经常考90分以上。在从来没有做过英语作业的情况下,获得过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有很多东西装是装不彻底的,只有浸入骨子里了才会适时如行云流水般不着痕迹地流淌而出。
  
  我要上就上你们这个高中
  
  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蒋方舟曾经到武汉很著名的高中——华师一附中演讲。她走在校园里说:“我觉得我走在青春偶像剧里。”那天是周六,本来是放假的时间,但是听讲座的同学很多。演讲完之后,有个同学站起来提问:“你将来想上哪个高中?”她说:“我想上你们这个高中。”问:“为什么?”她说:“我听说你们学习很轻松。”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这所她仰慕已久的学校。
  因为不喜欢做题,数学成了她的软肋,高中分文理科时,她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她的数学成绩确实不怎么好,但还是有老师很大度地接收了她,而且让她做了班长。小学时,蒋方舟做过短期班长。那时她说:“班长有两种,一种是做事情的,一种是做榜样的。”
  事实上,她是个自理能力很差的人,但老师这么信任她,班上同学又很强,她要学着做事情。她去了一趟书店,给自己买了很多辅导书,又去买了两张很大的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第二天就把地图挂在教室里了。但是,她经常觉得脸红,因为同学们的办事能力比她强得多。她让某个同学整理上选修课的学生名单,过了不久,名单拿来,她大吃一惊:不仅表格清清爽爽,而且是去文印室打印出来的,一式几份,而蒋方舟连文印室的门都不知道在哪里。
  直到高三前,她才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的状态。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再加上蒋方舟信心大增,刻苦了一通,终于消灭了绝对弱科。在半年内,蒋方舟将数学的50多分,提高到143分。总分从进校时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并且还获得过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脸大脸小,绝不仅仅是个面子问题
  
  刚进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对蒋方舟开玩笑说:“未来的趋势是小脸,你们这些大脸以后会被机器人集中销毁的吧。”
  因为上过电视的缘故,蒋方舟对脸大脸小的问题变得特别关注起来。因为一上电视,人的脸就会夸张地胖大起来,有时将整个屏幕占得满满的,很像一个涨大了的包子。
  从此,蒋方舟热衷于瘦脸,比如用奶瓶喝水,做吸气的瘦脸操。但是因为baby肥未消退,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暑假无事的时候,她自己研制用中药白芷、白芍、白术配置的面膜“三白膏”。上学忙起来,有时一天都忘了洗脸。肥肥瘦瘦,增增减减,最后也没什么变化。她终究还是叹气道:“唉,女人还是需要漂亮的。长得好的美人,经历丰富一些,就叫传奇;而长得丑的,就叫坎坷。”
  高一时,除了写作、学习以外,她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脸大脸小的问题了。
  因为出了很多作品,蒋方舟的人气越来越旺,有很多人都称她为“美女作家”,蒋方舟却否认:“我绝对不是美女,我妈妈经常说你这张脸应该用绘图软件修改修改。我觉得不是美女,充其量就是一个美少女而已。”
  
  在小说里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
  
  蒋方舟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是只早熟的苹果,可是,长期以来,她都是绕着感情走的,不是因为年龄还小,而是她害怕失恋。
  从小学到初中,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没有什么人把她当特殊人物,同学之间相处十分正常,可以相互打闹。但是上了高中以后,蒋方舟是带着“名人”身份进校的,同学对她都十分客气,很少有男生主动来搭腔。有一次蒋方舟跟妈妈一块儿逛商场,远远地看到一名同班的男生,男生似乎也看见了她。蒋方舟说:“我去跟他打个招呼。”那个男生忽然转身下电梯,到地下一层的餐厅去了。蒋方舟追到地下一层,发现那个男生已经出了餐厅。她又追出去,追出了几条街,终于没有追上。蒋妈妈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也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追。蒋方舟十分纳闷:“他到底有没有看见我呀?”蒋妈妈说:“他正是看见你了,才扭头下了地下一层。你倒是好,为了跟别人打个招呼,追出几条街,至于吗?”
  蒋方舟回来后,感觉挺悲哀的,她甚至怀念当初在初中时跟同桌吵架的日子,现在的男生对她真的是过于客气了。好朋友曾经提醒她说:“其实没有人喜欢你,他们喜欢你是喜欢你的才华。喜欢你的才华是假喜欢,喜欢你的相貌才是真喜欢。”蒋方舟说,很想立刻趴下去,表示对这位说话一针见血的好朋友的崇拜。
  有一次在食堂,蒋方舟看到一个帅哥,他神情冷冷地到窗口看了一下饭菜,就走掉了,并没有买饭。她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他仿佛从来不吃饭似的。她在小说《第一女生》中写到的沐垂阳,就有这个帅哥的影子。
  也是她在小说里第一次写到初恋,写沐垂阳,她自己就会脸红起来。跟人谈论起他,脸也会红。更有甚者,不仅是沐垂阳了,只要是提到什么男孩子的名字,不管跟她有没有关系,她的脸就会慢慢地红起来。别人十分诧异,就说:“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宋朝人啊?是不是只要说‘男的’,你就会脸红?嗯——男的!”蒋方舟的脸果然就红起来。
  骨子里,她还是渴望爱情的。
  作为蒋方舟母亲的尚爱兰,作为尚爱兰女儿的蒋方舟
  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湖北襄樊的一名中学教师,自中学起就对女性历史很感兴趣,曾在《南方都市报》等报刊开设专栏,出版有小说《永不原谅》,散文集《数字美人》、《蒋方舟的作文革命》等。曾获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金奖,是名噪一时的网络作家。
  蒋方舟是那种人小鬼大的孩子,她认为自己的走红和作家妈妈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她说她是被妈妈开发的而不是影响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嘲笑蒋妈妈是“文学女青年”。
  蒋方舟其实是个很立体的人,她一直说自己有三重性格,在学校是纯洁天真老实的乖乖女,老师眼里很普通的孩子;在书里非常叛逆;在家里则是乖乖女和叛逆的折中。
  我们更愿意相信,真实的蒋方舟,就是一个在现实与文字中游走的精灵。她正以90后特有的风采,引领着自己的同龄人,在人生舞台粉墨登场。
  
  编辑 / 雨 雪
其他文献
据一份权威调查显示,许多男性尽管很喜欢性爱,但现状却是有时做爱就像做工一样,又累又无聊!这同样影响到作为女人和妻子的你,或许你也正为两个人无法再度燃烧的激情而黯然神伤。当然,抱怨肯定无济于事,检讨问题出自哪里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以为都老夫老妻了,没啥新鲜感受也是自然的,因为只要你多用些心思,就一定能开启另一道激情的窗口。比如,郁闷时你不妨来锅“糖”炒性爱,在炒制的过程当中,就可让彼此有足够的刺激
这么多年,好像一直在不停地搬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从一个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不知道为了什么,始终不曾安定过。  对房子,我没有太多挑剔,喜欢一个朝南的阳台和卧室里宽大明亮的窗子。因为习惯于行走,手边的行李也渐渐不再繁杂,一台电脑,喜欢的书,简单的衣物,喝水的大杯子,一盏台灯和一打美丽的窗帘。  在所有这些物品中,似乎唯有窗帘是附加的。朋友每次帮我搬东西,总是奇怪于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窗帘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
我和你    忽然晕了车,是前一晚看书太晚没有睡好的缘故。在拥挤的空间里,那种眩晕感一下压迫过来,使得我的身体恍惚地朝前倾去。  你在这一刻转回身来,竟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擎住了我摇晃的身体。你年轻的脸庞有一种青春的瘦削,眼神干净清澈。  不知道从第几站开始,我被拥挤的人流挤到了你旁边,是侧对着你,抬头,可以看到侧面的你:唇一直微微抿着,看着窗外,在拥挤的公交车中,保持一种独立的安静。  对不起,我…
出门在外随身带上一包湿纸巾,在必要的时候用来清洁手部、面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一次性湿纸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卫生不必多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湿纸巾的正确使用却常被忽视。抓起就用是绝大多数人的做法,殊不知性质不同的湿纸巾有着不同的作用,这将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问题。  1.普通湿巾  保质期:0.5~3年  适用场合:日常清洁、外出旅游  主要用于皮肤表面清洁。质量较好的普通湿纸巾通常使用干法纸或
200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总结道:避孕药的出现为20世纪的人们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远远超过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核弹,甚至连电脑和网络都无法与之相比较。  4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经发明了第一种避孕药物,他们将石榴籽磨成粉,用蜡包起来,做成一个小丸。由于石榴含有天然的雌激素,所以这种小丸就可能像现代的避孕药一样阻止排卵。  1901年:第一次对避孕药展开正式的研究。Innsbruck的生理学家Ludw
怎样吃苹果和糖果  苹果是大众化水果,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品尝到它甘美的味道,但苹果吃起来有些讲究,很多人却不知道。吃苹果需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更重要的是,还能清洁口腔卫生。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性物质,只有细嚼慢咽,这些物质才能充分吸收利用。根据植物学家试验:如果一个苹果15分钟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苹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细菌杀死90%。因此,慢慢吃苹果,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而
剁椒鱼头,不仅味道鲜辣,端上桌也是花红柳绿,甚为美观。配料中独特的湖南剁椒中的红黄两色,色泽鲜艳,味道也是辣中有香,是一道最能引发人们食欲的美味。辣椒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鱼头也是营养丰富。有介绍说,剁椒鱼头,可为餐桌锦上添花,而吃的人,也会越吃越开心,感觉越辣越开心!而如此的美味,做法却不复杂。  材料:  胖鱼头1个(2斤左右)、湖南特制剁椒适量、味精3克、红油10克、姜10克、葱8克、白萝卜片
都市的生活节奏就像火车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提速;办公室里的你也适应着社会的脚步,一而再地加快步伐。早上没时间吃早餐,午饭也是草草了事,晚上加班挑灯夜战;丽人们节食减肥争做小“腰精”;男士们喝酒抽烟、大快朵颐……这种种坏习惯,让时刻处于战斗状态的人们在争取到事业机会、不菲收入的同时,更重要的东西却悄悄从他们身边溜走了。   虽然不能找到万能药来应对生活中的“小恶习”,但是,根据自己不同的小问题,来补充
当今世界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密切相关,科学家把这类疾病统称为生活习惯与行为疾病。在我国,影响国民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存在范围非常广、种类非常多,一般的变革不可能产生明显效果,必须进行一场涉及面广、内涵深刻,甚至是脱胎换骨的“行为革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行动1    分离人和畜禽混杂的生活环境——转变传统积习  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动物,特别是畜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