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严格按照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传统观念,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化学实验。
  教师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方式上要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条件,选择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或学生实验等多种方式。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抓住实验变化的本质,完成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将“科学探究”摆在与“科学知识”并列的位置,让学生在实验中去经历、感受,领悟科学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新理念,教材中实验内容的重新构建及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树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的探究功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只是通过实验,论证某个规律,使实验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因此实验教学也只是“把实验同教学捆绑在一起”,非常呆板地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结果一一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动手“实验”,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并总结出一些实验结论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这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实验教学的“悲哀”。它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只能适应社会继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化学新课程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又是科学探究其它要素在化学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活动载体,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实现,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自主、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玩够、想够、说够,不要强迫学生去说老师规定的话,或者重复课本上写出的话,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合作、讨论与交流。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
  
  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做的实验,教师都应积极地让学生动手去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原理、设计、讨论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仪器,还应检验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学生实验方案中涉及安全的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新颖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和支持,尽可能提供学生实验方案中所需的仪器并指导使用。对学生实验方案中有错误但不涉及安全的问题,教师也可提供仪器让学生去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评定:①对自己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②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③在以后的实验中要进行哪些改进。最后教师评定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了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四、开放实验室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在开齐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查阅资料、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实验加以解决,培养实验能力。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五、关注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 “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化学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就像水平很低的侦探小说或者电影那样,没有悬念,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没有发现问题的快乐,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同时由于结论和书本所述的或理论推测所预期的完全一致,教师无须为解释或探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或未曾预料的化学现象进行思考,因而失去了许多理解化学的机会。
  总之,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课程标准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一、训练目标    学会几种论据分析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二、训练材料    试指出下段文字在论据使用上的毛病,并加以修改,使之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开头略)  人人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却认为,贫穷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的量化关系,详细分析了空间角、空间距离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空间位置 空间角 空间距离 垂直 相交 平行 共面 异面    在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是大多数同学感到头痛的一部分。立体几何不同于平面几何,点、线、面不的位置关系很复杂,用符号表示很难理解且不易读懂。怎样轻松愉快地学习立体几何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的联
期刊
摘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多角度、多渠道分述了一些词汇教学法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 语音 构词 语境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词汇量低,可谓举步维艰。在现实词汇教学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却又“很传统”的问题。不少教师每次教授新课,必将课本后所附的生词
期刊
摘要:教师应在教学中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变以前的“以学为主”为“学用并重”。课上带动学生良好的情绪;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儿歌、谜语、故事、游戏、简笔画等形式开展趣味式教学,达到寓教于乐;创设听说环境,培养听说习惯,提高课堂能力训练和言语交往的质量,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感知 理解 体验 共鸣 吸收    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
期刊
在NMET试题中,书面表达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这道试题中可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探究写作教学新思路,开展创新写作策略研究,并落实到平时英语教学行动中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创新写作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相对成熟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英美等国家已相当普遍。而我国英语教学界
期刊
摘要:在初中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叙述多而描写少的现象,导致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要改变此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真观察,积累素材,勤学多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讲评结合,提高学生的描写水平。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作文 描写 兴趣    几年来,笔者在教育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叙述多而描写少,
期刊
摘要:启发式教学已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形象 实际操作 主观能动性   创新 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提出问题,使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理解力、经验得出新的概念和法则。小学数学教育体系是一个系
期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还会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化学教师,在传播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研究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目前,对于在化学教学中展开探究教学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我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对探究教学所涉及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数形结合既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形结合就是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分析其几何意义,以寻求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并找出解题思路。即由数思形,以形想数,下面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形结合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数轴法  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并且二者建
期刊
做为教师一般要求素质全面、知识渊博,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创新。创新即创造新的东西,含有始创、首创之意。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根本    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但总跳不出“我讲你听,我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