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師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格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达到知识教育与德育共同完成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研究,旨在切实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67-01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过,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德育渗透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德育内容选择的偏差、教师的德育示范和引导意识低、德育与生活相脱离等等,对此教师还应遵循小学语文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德育渗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增强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种德育渗透的方法,分别为:结合文本渗透德育、通过写作渗透德育、组织活动渗透德育,下文将一一展开介绍。
  一、结合文本渗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在语文教学前,为了达到德育的目的,教师应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德育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有效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一篇阅读可能在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都蕴含着德育思想,对此教师还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详细地解读中使学生获得情感启发。
  比如:在执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节课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在为学生制定了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制定了德育目标,即:要求学生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生活中积极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会利用微课介绍雷锋同志的悲惨童年和参军经历,使学生学习雷锋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以及长大后对共产主义的追求。然后,笔者会通过反问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雷锋,你会不会在细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帮他寻找家人?如果“你”是雷锋,你会不会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的荆棘?使学生由雷锋联想到自己是否会心甘情愿的帮助陌生人度过困难,进而进行反思,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向雷锋一样善良而又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二、通过写作渗透
  由于很多小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存在误区,所以导致他们认为写作是十分困难的事。其实,小学阶段的写作就是要求学生将对生活的观察加之情感的抒发通过文字进行表达,这样的作文既真实又充满生活气息,能够使人感同身受。为了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回归生活,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客观的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或现象。另外,作文需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写作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使学生相互学习对方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悟做人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比如: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笔者要求每个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我爱你”,并通过作文详细地记录自己在说“我爱你”之前的心理活动,说的过程中父母的表情和行为,以及说完后自己的感想等。然后在课堂进行作文阅读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评价可针对主题、语言、内容记录的是否详细清楚展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形成孝顺的良好品质。
  三、组织活动渗透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补充,对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态度有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之余,教师以德育为目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比如: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信任游戏”,要求学生三人为一组,一人站在桌子上背对着同学往后仰,两人在后面接着,这时站在桌子上的学生心里一定非常紧张,因为他需要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然而当他被同学接住的那一刻,心理又是十分放松的,这时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会极度增加。这样游戏旨在改变大多数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的现状,对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做人的重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对此,语文教学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在知识教学的同时与德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多喜.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J].学周刊,2019(27):86.
  [2]吕卓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31.
  作者简介:刘洪学(1970.3.19-),男,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碧寨乡新林完全小学,二级教师,语文教学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学生生涯中物理学科学习的初级系统阶段,该阶段的教材内容丰富,希望全面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基础。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材习题设计来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习题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习题设计;情境联系;探究能力;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56
通过深入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和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桩基设计计算理论,以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实例为依托,总结出在承载力提高和变形降低幅度较大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大桩距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A和保持系9601-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A的雄性败育
不同有机溶剂(乙醚、丙酮、乙醇)处理苦瓜叶片,用超敏感银染SDS-PAGE电泳进行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后的蛋白质谱带组分和着色程度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乙
【摘 要】文章从偏、远、落后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进程入手,分析教育信息化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以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化教育的进程。隆林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库”的深度极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国家贫困县。近年來,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思考。  【关键词】贫困地区;信息化应用;现状  【中图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主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互动。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授课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更顺利的学习本门课程。初中阶段,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渗透进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更是成为了一个重点。众所周知,高中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人才,堪称是国家的栋梁,由此,对这样的一个群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便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结合自身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应该如何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之中渗透进生态文明这一理念。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  【中图
利用根尖细胞染色体压片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压片方法对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叶片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均值分别为(4.1
研究了总施氮量24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追氮比例产量增加,品质改善,但不同穗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就多穗型品种而言
【摘要】数学学科不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开展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模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和开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实现优质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