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创作者,仅仅只是“演绎者”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相帅气、潇洒倜傥、极具舞台魅力的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乐坛的风云人物。2005年,他与他执掌了19年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翻脸”,双方闹得沸沸扬扬、不欢而散,最终将穆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当年世界乐坛的一大新闻。不过,任何事情,因缘际会很重要。今年1月下旬,穆蒂在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出之际(上海、北京各两场),历史性推出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中文版),一时间,“穆蒂热”席卷整个中国乐坛。如此事件在大陆难得一见,真是可遇不可求。
  2010年,当穆蒂出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第十任音乐总监时,他的自传《音乐至上》同步出版。这对期待已久的世界乐迷来说,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大家都非常想了解穆蒂在舞台背后的故事,《音乐至上》的推出可谓是恰逢其时。
  矜持清高诙谐幽默
  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指挥家,经历和履历非常重要。穆蒂自幼学习过小提琴、钢琴、作曲,后转向指挥,对哲学也很感兴趣,音乐和人文修养亦非常全面。1967年,穆蒂在坎泰利的国际指挥比赛中夺魁后,随即引人瞩目,并顺利走上乐坛。在他迄今为止的指挥生涯中,除了指挥过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世界级名团、名歌剧院外,曾经执掌过的乐团(歌剧院)还有: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英国的爱乐乐团、美国的费城管弦乐团、意大利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美国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等。作为歌剧之乡的意大利籍指挥,穆蒂开始起步时也是以擅长指挥歌剧而闻名,他的音乐造诣异常深厚,自传中有许多写到他这方面才能的精彩事例。这里仅举一例:熟悉莱翁卡瓦洛《丑角》的乐迷都知道,该剧是由男主角卡尼奥在杀妻后唱出“喜剧到此结束!”而结束的。多少年来都是这样演的,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但穆蒂却考证出,原作中最初不是这样的,这最后一句台词原本是写给剧中男中音托尼奥的,这与托尼奥一开始在舞台一角宣布:“来,好戏开始了!”是前后呼应的,也更符合戏剧的逻辑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张冠李戴”呢?穆蒂认为,很可能是当时著名的男高音(如卡鲁索)认为,“整部歌剧我都唱了,却不让我唱到底?你把我这个男高音当什么了?”由男高音来演唱结尾的传统就由此形成了。从意大利歌剧的演出史来看,穆蒂的分析很有道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穆蒂过于矜持、难以亲近,甚至认为,他与斯卡拉歌剧院分道扬镳一事也与他的这一性格有关。穆蒂在他的自传中特意为此做了解释——这一性格的形成源于他的成长环境,他从小家教严格、学习环境也异常严苛。他在描述老师的严苛时曾说:“我不想争孰是孰非,我只是在描述自己的成长环境,也希望借此说明为什么我身上会有某种矜持。这种矜持常常被视为存心的清高,或被视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我不是这样的人。我相信,在那种矜持背后,甚至深藏着某种羞怯。”穆蒂的自我解剖颇为诚恳,而且为了“身体力行”,穆蒂在自传中,尤其是在自传的前半部分,行文常流露出幽默、诙谐、调侃甚至不乏自嘲当初学艺出道时的可笑糗事,读来不禁令人莞尔,不见半点矜持。从自传中看,除了与斯卡拉歌剧院没有善终之外,穆蒂与其他乐团和歌剧院的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很有人缘。对乐迷们最为关注的与斯卡拉歌剧院恩恩怨怨的前因后果,穆蒂非常理性,一笔带过,没有过多展开。在文中他这样叙述:“我和斯卡拉歌剧院的关系终结于一场由多种原因引发的暴风骤雨的事件。它毫不关涉我与乐队、合唱队共有的艺术理念,在这方面,我们从来都是极其默契的。它就像任何一场风暴一样,迅速地席卷而来。我不想去想它,我更愿意把目光放在那些美好的事情上,更愿意去聚焦这个剧院活力四射的那段时期……因为,我的生命己融入其中。”这段叙述语言既包含感情而又不乏春秋笔法,一切尽在不言中,相当理智。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觉到,这场“风暴”对穆蒂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位闻名遐迩的指挥家,穆蒂曾与许多大牌乐团和大牌明星合作过,自传中记载了他许多这方面的趣闻轶事和点评,弥足珍贵。在讲述他与卡拉扬的合作时,他这样写道:“他的艺术地位不可撼动,他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交响之声,一种音乐的起承转合与优美雅致,这在当时听来可谓前无古人。”谈及帕瓦罗蒂,他说:“只要一说到这位了不起的男高音,人们往往会联想起他那光彩夺目、非同凡响的高音,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帕瓦罗蒂,他少了几分炫耀,多了几分雅致,拥有令人瞩目的乐句划分能力。”对有人非议帕瓦罗蒂不当的议论,穆蒂直言帕瓦罗蒂“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并举例说到,有一次要举办一场宣传禁毒的公益活动,穆蒂夫人联系帕瓦罗蒂,“他来了,一个字也没提钱的事,我们在弗利体育场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对上世纪两位著名的女高音,穆蒂也有生动的描述:“我特别深情怀念雷内塔·苔巴尔迪,她经常来看我的排练。她是那样美,她会独自坐在剧院后排,我总在休息的时候跑过去找她说话。……她是一位非凡的艺术家,拥有或许永远也无法复制的金嗓子。”
  当年唯一能与苔巴尔迪抗衡的是歌剧女皇玛丽亚·卡拉斯,穆蒂与她的交际更令人感慨。1974年,穆蒂为上演威尔第歌剧《麦克白》作准备,他想到了饰演“麦克白夫人”的不二人选——卡拉斯。但此时的卡拉斯因为爱情受挫身心疲惫,已退出歌坛数年。一天,穆蒂突然接到一位女士电话——正是卡拉斯!卡拉斯在电话中说:“我很高兴你想到了我,可惜,太晚了。”三年后,卡拉斯香消玉殒。穆蒂写道:“我从没见过她,却依然能清晰回忆起她那充满女性魅力的声音。对我来说,这就是某种发生在我俩之间的私事,我一直把这个瞬间当作珍贵的记忆保留在心底。”
  在与音乐名人的交往中,穆蒂与钢琴大师里赫特合作的一场音乐会深深感动了他。这场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是拉威尔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演出中,里赫特突然忘记了某段旋律,幸好穆蒂及时觉察,控制住乐队,而里赫特也在观众注意到这个失误前找回了记忆,随后顺利演奏完全曲,得到观众热烈的掌声。但里赫特内心仍然很内疚不安,他要求将这首钢琴协奏曲作为返场再演奏一遍——须知,这首曲子长达20多分钟。尽管有乐队成员表现出不情愿的情绪,穆蒂还是要求乐队配合里赫特,再次将这首曲子演奏一遍。第二天,里赫特碰到穆蒂,问穆蒂要《左手钢琴协奏曲》的总谱,他翻到昨天演出忘谱处,认认真真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对穆蒂说道:“因为,我想让你每次看到都会记起,这就是被我搞砸的地方。”里赫特的谦逊平和以及对艺术的认真执着,令穆蒂大为感动。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看到里赫特晚年的演出录像,大都是视谱演奏的,是否与这次“事故”有关?   急中生智喜爱哲学
  穆蒂在自传中记录了许多音乐名家的轶事,生动有趣。不过在我看来,他的一次“救场壮举”,更值得一提。那是1995年,穆蒂在斯卡拉歌剧院指挥威尔第的《茶花女》。开演前,乐队因与剧院方面的矛盾激化而突然全体罢工,而此时观众已进场入席。剧院经理无奈上台宣布这个不幸的“坏消息”。全场观众咆哮着怒不可遏,不愿离场。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乱作一团时,穆蒂急中生智、挺身而出,决定自己上台独奏钢琴,以此替代乐队。这真是一场绝无仅有的歌剧演出,万幸的是演出居然非常顺利,穆蒂在文中说:“主演们似乎也受到这种特殊情况的激励,唱得比平时更加动情。”不过这次风波过后,穆蒂在自传中说:“我对乐队的某种信任感还是在那晚被击碎了,或者说,至少一部分的信任被破灭了。”这不禁令人想到,这场风波是否就是后来穆蒂与歌剧院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精彩的人生谱写出精彩的故事,已经够吸引人了,但穆蒂的自传并不仅仅停留于此,他在最后两章《向前看》和《音乐无界》中,对音乐艺术提出了非常精辟独到的观点,引人深思。比如,对专业演出,他提高到形而上的层次:“演出是一种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民主艺术,它是社会凝聚力的象征。”对业余爱乐者,他也大力鼓励:“一个对曲式和音乐语汇完全一无所知的人,有时候或许比某个为了演奏而不得不熟记某部作品的人更能领会音乐的内涵。这无疑是因为他更有效地把作曲家希望传递出的无尽信息‘综合’了起来。”一位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能有如此胸怀、视野和见识,令人钦佩。
  如本文开头说的,就在《音乐至上》出版之际,他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巡演,在上海和北京各演出了两场曲目相同的音乐会,反响出乎意料地热烈。观众对此事持有不同评价。因为穆蒂的诠释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他与我们以前所认识的穆蒂简直是判若两人。穆蒂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变化呢?如果我们细读他的自传,答案也许就在其中了:“干音乐这行是允许变化的,你可以更改一些东西——有时候,你不得不即兴变化,而且你永远也无法指望在下一场演出中原封不动地照搬上一场的演出。”
  对穆蒂独特的诠释如何评判,我们暂且不论,但他对指挥这个职业高度的自知之明,却是与众不同、道别人所未道的:“说到底,我们不是创作者,仅仅只是‘演绎者’,我们永远无法在身后留下任何不可变更的东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音乐表演的评判标准和欣赏口味,都会发生变化。”
  由此看来,指挥家,尤其是大牌指挥家,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可一世,或者颇为“霸道”(包括以前的穆蒂),通过自传,以此聆听穆蒂的肺腑之言,真令人感慨万千。这就是喜爱哲学的穆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自传的最后,他引用了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怀念过去,而是认识到它潜在的力量。”这就是穆蒂写《音乐至上》的目的,“今天,我必须认识到它们潜在的力量。而且,这次重要的经历也预示了今后几年我将在芝加哥展开的事业。”
  穆蒂最独特的音乐艺术生涯,很可能是由芝加哥开始起航。不过,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穆蒂自传的跋《悲伤与高贵心灵》,是由意大利著名音乐专家马尔科·格隆多纳为其撰写的,其中用不少谱例详细分析了穆蒂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见解深刻独到,非常值得专业的音乐人士仔细阅读体味。
其他文献
21年前,中央歌剧院首次在中国推出歌剧《图兰朵》,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今夜无人入睡”这首咏叹调就此在中国流传开来。  当时,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辛和付出,这部全部由中国人排演的大型歌剧成功上演,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中国文艺报》《中国日报》《音乐周报》相继发表评论,称赞该剧是“庞大的阵容、精美的制作、辉煌的演出”“具有古代丝绸之路特色的布景、道具、服装以及化妆,增添了该剧的神秘悠远的气氛,色彩也更
期刊
5月3至4日,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成功上演。优美动人的旋律,委婉高亢的歌声,热情奔放的舞蹈,美轮美奂的灯光,情景交融的数字多媒体影像,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听觉感受。  作为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参演剧目,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和上海音乐学院通力合作、精心打造的这部音乐诗画《木卡姆印象》,将传统艺术与多媒体艺术完美结合并呈现给观众。这也是中华民族融合、东西地域艺术
期刊
即将迎来甲子院庆的上海歌剧院,日前正式对外宣布了“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的相关信息,从今年10月到明年7月初,22台音乐会将分别献演于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而10月8日的《岁月如歌——上海歌剧院建院60周年庆典晚会》,将拉开本次上海歌剧院“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的序幕。从今年开始,上海歌剧院将演出季一分为二,首先公布的是跨年的交响&合唱演出季,第三季度将公布次年全年的
期刊
在大都会台上的第一次亮相让我有些担心。布景设计所表现的是船甲板,我在其他剧院登台时,大幕拉起时,伊索尔德就已经在舞台上了。这次登台,伊索尔德在开始演唱那一瞬间,她必须从船舱里冲出来。  船舱的门非常小,我必须弓着身子出来。我担心自己戴着长长的红色假发的第一次亮相,看起来会更像一条猎犬,而不是爱尔兰的公主,我在后台暗处等待出场,透过幕帘可以听到观众对指挥友好的掌声。接着,我听到前奏曲悠长的和弦响起,
期刊
小琼:又是一年仲夏时,这也意味着“庆典季”又到啦!在这个月里,来自亚洲的歌剧及音乐专业院团将接踵而至,与芭蕾、戏剧以及许多全新的音乐形式一起,在纽约市留下艺术的痕迹。  小薇:今年的林肯艺术中心艺术节将于7月13日开幕,一直持续到月底。装置歌剧《惊园》将作为开幕演出,该剧由中国作曲家黄若作曲,马文执导,昆曲演员钱熠特别出演。  小琼:我在去年斯波雷多艺术节上看到过《惊园》的世界首演。该剧借意于明代
期刊
林肯中心的第一年,一场灾难接着一场灾难。即使是像我这样喜欢危机与挑战的人,也有些难以招架。克拉维茨、赫尔曼、古特曼和我经常开紧急会议,每天都要做出新的、困难的而且通常是痛苦的决定。我们的乐队、合唱团、芭蕾舞团和后台工作人员,一天要工作10到12小时。大家早上10点被叫来工作,当他们到达剧院,发现有些事情也许搞错了,导演不得不对演出中的一些东西做出更改,也许直到下午4点,重要工作才能开始。所有人一直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曲家史蒂夫·桑德海姆(stephenSondheim)和著名编剧詹姆斯·拉派恩(James Lapine)开始着手编写《拜访森林》——这是一部“探索”用现代理论将角色和传统童话故事融合在一起的音乐剧。  桑德海姆和拉派恩将这一童话故事里常被人忽略的阴暗面和弦外之音都挖掘了出来(这些你都不会在迪士尼版本中看到),向观众重新展现了他们儿时听过、耳熟能详的床头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灰
期刊
上海歌剧院演出的歌剧《雷雨》,10年前笔者看过两次音乐会版,此次上海歌剧院《雷雨》即将赴英演出前夕,笔者又看了音乐会版和舞台版,深感这是别具一格的改编,其成就丝毫不亚于创作一部作品。作曲家、改编者莫凡先生,充分发挥歌剧艺术的特色,将曹禺《雷雨》原作运用现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艺术成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歌剧艺术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于改编之作,笔者认为有“剪刀加糨糊式
期刊
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公演三周年了。该剧由金培达作曲、田沁鑫总导演、庄一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担任制作并出演林徽因。这三年也是持续打磨的三年。近日,剧组和各界观众汇聚在“徽因的下午茶”沙龙,畅谈了该剧首演时的感受和感怀。我很欣赏歌剧《林徽因》,突出感受是全剧充盈着浓浓的诗意,艺术表达很独到,而剧中的林徽因很真实,很鲜活。  林徽因是历史人物,历史题材可以挖掘、装扮,而歌剧《林徽因》
期刊
内容提要:瓦格纳美学思想基于情感论的形而上学,是叔本华哲学形而上学的某种衍生理论,两者又都是尼采唯意志论哲学的精神前提。瓦格纳根据巴伐利亚及奥地利的民间神话整理成《尼伯龙根的指环》,并添加了日耳曼民族的神话成分和自己空想虚幻的内容,强调中世纪骑士所推崇的爱情和道德观,表现了女性对于爱情的献身及怜悯与诱惑的两面性。  关键词:瓦格纳、指环、乐剧  瓦格纳是音乐史上颇有争议的音乐家,崇拜者称他的歌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