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都会首演(下)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都会台上的第一次亮相让我有些担心。布景设计所表现的是船甲板,我在其他剧院登台时,大幕拉起时,伊索尔德就已经在舞台上了。这次登台,伊索尔德在开始演唱那一瞬间,她必须从船舱里冲出来。
  船舱的门非常小,我必须弓着身子出来。我担心自己戴着长长的红色假发的第一次亮相,看起来会更像一条猎犬,而不是爱尔兰的公主,我在后台暗处等待出场,透过幕帘可以听到观众对指挥友好的掌声。接着,我听到前奏曲悠长的和弦响起,它神秘异常——每到此时此刻我总会因紧张感到胃痛,这个晚上这种感觉比以前更为强烈。而我也从没听过这首前奏曲被演奏得如此优美。
  当瓦格纳写完《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后,唯恐这出剧目会被禁演,因为音乐过于强烈动人、诱惑力太强,他担心歌手和观众会失去理智,瓦格纳说过:“出色的《特里斯坦》演出一定会让聆听者疯掉。”1865年6月10日,《特里斯坦》在慕尼黑首演,饰演男主角的路德维格·卡洛斯菲尔德(Ludwig Schnorr yon Carolsfeld,1836-1865,德国英雄男高音)在演出后不久之后竟然去世了。人们将喜欢莫扎特、威尔第、施特劳斯作品的人,称作“爱好者”;而将喜欢瓦格纳作品的人称作“狂热者”——因为瓦格纳的音乐不仅能让表演者的个性被强化,更加深了其表现力,令其演出水平提高。对于自己制造出的音乐“毒品”,瓦格纳本人就是个“瘾君子”。
  前奏曲结束了。年轻的舵手将其最后的挖苦言辞指向伊索尔德,我像箭一般从船舱里冲出来——太好了!亮相很完美!刹那间,胃痛和怦怦的心跳都被抛在脑后。现在,就算是我将遍体鳞伤,我也丝毫不会理会——我对自己的角色太投入了。我的嗓音也做出了回应——我只需将嘴张开,让它“流淌”出来就可以。艾琳·达利斯也给了我精彩的配合:她积极、敏感,同时像她的角色——伊索尔德的仆人布兰甘妮那样体贴入微。曾有一些与我同台的人,不遗余力地想让观众意识到,她才应该是演唱伊索尔德的那个人,接着一切都乱了套,人物的关系亦被打破。但今晚的演出,一切都在完美运行,我能将伊索尔德的叙述提升到高潮,在那句诅咒“我们同归于尽”(Tod,Tod,Uns Beiden)之后停了下来。
  按照演出的要求,我昏昏沉沉地摔倒在船甲板上。观众席上太静了,你简直能听到一根针落在地上。那一刻我在想:“这是上一位‘伊索尔德’获得掌声的地方,我的‘布兰甘妮’曾预言我也将在此赢得全场喝彩。”可台下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没有得到掌声,只意识到了声音和戏剧方面的感动。如果说掌声的缺失没有扰乱我,那是在撒谎;但演出必须进行下去,即便你当时遭遇到重重险阻。
  接着,库文纳尔走过来,他的动作大胆而且无可挑剔,那情形实在是精彩,他并没有注意到卡尔·伯姆的脸上失去了光彩,但音乐方面,一切都进行得很顺畅。
  来自德国的提欧·奧托(Teo Otto,1904-1968,瑞士舞台设计专家)担任布景设计,采取了超现实主义手法。对我来说,很难在这套布景中获得第二幕“爱情二重唱”的情绪。我们坐在一棵很矮的、被风吹拂着的树下,树上的秋叶大部分落在地上。其他促使我不舒服的因素,也许是明亮的舞台灯光——无论如何,这应该是为情人幽会提供机会的黑夜。我当时还不了解,大都会观众要求的舞台亮度,比欧洲的观众们高:一方面,大都会的观众席有4000个座位,比大多数欧洲剧院都要大;另一方面,相对于德国观众而言,美国观众更多地是用眼睛来“听”。在德国,大部分观众了解剧情,对于瓦格纳歌剧语言的理解不存在障碍。
  这部《特里斯坦》的舞台导演是奥地利人赫伯特·格拉夫(Herbert Graf,1903-1973),一位有经验的实力派人物。他充满自信,非常冷静,与他合作不会出现矛盾。他的舞台理念是传统型的,不会出现与音乐相抵触的革新意识——他让瓦格纳的音乐主导一切。
  但是,当库文纳尔下场、特里斯坦登台后,开始了一段情绪化的高度紧张的戏剧场景。我喜欢第一幕,它错综复杂,层次丰富。但我能想象得到,大多数观众喜欢拥有“爱情二重唱”的第二幕。在这里,美妙的歌声是其主体,情节的复杂性被放在一边。
  第一幕接近尾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因爱情之药的效力而变得无拘无束,热烈地拥抱在一起。大幕落下,场内有很长的停顿,一片寂静。总经理鲁道夫·宾格事先已经提醒过我首场演出观众可能的反应。他说:“很多人来看首演,其实只是想炫耀他们的礼服;为了呵护自己身上的珠宝,只用一只手击节喝彩。有些观众实际在幕间休息时就离开了,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但是,”他又补充道,“后面的演出,你会发现观众更加热情。”鲁道夫·宾格深谙大都会观众的习性。
  可当第一幕结束,大幕拉上的那一刻,迎接我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剧场里爆发出一阵喧嚣,观众们起立尖叫、跺脚、疯狂地鼓掌。他们好像忘记了等待他们的香槟酒和彼此间的时装秀。他们一直站着,似乎不为伊索尔德单独欢呼,就不会离开。演员在幕间不能单独向观众致意,是大都会的规矩。宾格开始紧张起来,看了一下手表。还有两幕戏要演,所有演出必须在午夜前结束,不然剧院就要支付巨额的超时加班费。看到无法摆脱这个“困境”,他只好打破常规,派我出去单独谢幕。
  欢呼声淹没了整个剧场,我只在斯卡拉演出季的开幕式上扮演图兰朵时,体验过如此暴风雨般的掌声。
  我如飘在云间一般走到化妆间,但很快就返回现实世界。发型师和化妆师站在那儿准备为我的第二幕换装。我们必须在5分钟内搞定,因为整个幕间观众都在鼓掌,没有时间休息了。我喝了杯水,但里面夹杂着氯气味—一为了摆脱这种味道,我将可力芬(coryfin,乙氧基乙酸薄荷酯)含在嘴里,迅速回到舞台。第一幕我连续演唱了79分钟,接下来的第二幕,我要唱上71分钟。
  登台去演第二幕,我心里很不踏实。因为第一幕完成得如此完美,我怀疑自己能否在后面两幕中满足观众的期待。我知道,观众是非常任性的。在那不勒斯,我真的见识过这样的情景:第一幕之后,观众对卡拉斯欢呼鼓掌;但第二幕之后,却嘘声四起——这想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狩猎的号角已经吹响,我的脉搏加速,兴奋让我思维敏捷。我太激动了,几乎等不及要出场。所有的疲劳感都烟消云散,嗓音回应着每一条指令和弥漫在我全身的快乐感觉。
  卡尔·雷博的特里斯坦,今晚演得特别好。第二幕的“爱情二重唱”,对于大多数瓦格纳男高音来说是真正的挑战,因为它要唱得很抒情。雷博的表演驾轻就熟,因为他的嗓音对于瓦格纳男高音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抒情性。指挥家卡尔·伯姆也非常神奇,好像他可以同时满足乐队、歌手和观众三方面的愿望。这一幕演完,观众的热情如第一幕之后那般同样势不可挡,我开始相信自己将拥有一个成功的首演。首演之后,我找到了一段轻松的时间,来思考那些发生过的精彩瞬间:我非常棒的同事、观众还有后台工作人员——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让c这场演出达到了它应有的高水准。
  第三幕是《特里斯坦》最长、最困难的一部分。伊索尔德只是最后20分钟在台上,她用至高无上的“爱之死”来结束这部歌剧——这是所有瓦格纳迷们所期待的。伊索尔德的表演可能前两幕都是超一流,但如果“爱之死”有不足之处,她就不是一个好的伊索尔德。
  在第三幕候场时,我匆匆浏览了刚送来的几封电报、信件还有鲜花,不敢花费太多时间,是因为担心这样做会失去对角色的感觉。这段时间里,我不喜欢同事或者其他人来访问,他们只是想打发时间,而我必须集中精力。
  但是女高音们的做派各不相同。伟大的克尔斯滕·芙拉格斯塔特(Kiesten Flagstad,1895-1962,挪威瓦格纳女高音)可能会在酒吧里叫一瓶白兰地在后台喝着,同时为自己的孩子织毛衣或者围巾。当有人叫她出场时,她把毛线活儿放在一边,走上舞台,然后像天使一样演唱。
  “爱之死”的最后一个音符,非常弱的F大调唱出来后,在我爱慕的特里斯坦身边,我倒下了,舞臺上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无限的瓦格纳音乐之声——还没有回到现实世界当中,气氛必须保持下去!即便观众尖叫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我有多么的热衷,我还是对音乐结束前破坏气氛的鼓掌与喝彩有些恼怒。至少瞬间的安静,会让音乐的世界圆满。
  剧场的灯光熄灭了——这是在告诉观众现在已接近午夜,他们应该离开剧院了。即使有观众抗议,也没有多给一分钟。痴心的观众只好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出来。
  向同事、指挥、舞台导演表达谢意后,我走进化妆室。在那里,望不到头的熟人和陌生人等待着向我祝贺或者索要签名。直到那一刻我才开始感觉到,高强度的演出之后,那种让我不堪重负的疲惫。费了相当长时间,我们才离开歌剧院。我把大部分鲜花送了出去,即使我带上的只是剩下的那部分,也需要再叫一辆出租车。司机看到这些花,问我是不是他在媒体访谈里读到的那位“斯德哥尔摩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依然要为十头牛挤奶”的女孩子?我无法否认这一点,于是他回答道:“你配得上这里的每一朵鲜花!”
  这场演出是大都会的第282场《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也是1920年以来这出剧目的第一个新制作。
  回到住处,我一头倒在了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我躺在那儿,思忖着我的大都会首演原本可以来得更早些。
  大都会之前曾主动与我商议,但其提出的角色我从来没有唱过,我认为自己不可能接受它,而鲁道夫·宾格对我饰演其他的角色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此前他仅听过两次我的演唱:一次是1953年,在柏林的试听;还有一次是1955年,我在慕尼黑扮演莎乐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能不能在大都会登台并不重要,不管怎样,我可以这样自我安慰——世界各大剧院都对我趋之若骛,维也纳、米兰、慕尼黑、拜罗伊特、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旧金山、芝加哥还有斯德哥尔摩,我可以选择自己的合同。我告诉自己,即使没有鲁道夫·宾格和他“脏兮兮的旧剧院”,我也可以过得很好。但说心里话,没有得到来自大都会方面的任何信息,还是让我深陷其中、心生烦恼。
  夏季去参加维也纳音乐节,几乎已经成为我的习惯。1958年6月24日的节目单上有《特里斯坦》,我与沃尔夫冈·温德加森(Wolfgang Windgassen,1914-1974,德国男高音)担纲主演,这样的演出总是让我很快活。有人说,鲁道夫·宾格也来观看演出了。这让我困惑,因为我知道,他不是瓦格纳迷,而且瓦格纳歌剧很少出现在大都会的节目单上。
  温德加森与宾格是老相识,他已经与大都会签下了一个演出季。当时我确信宾格对我不感兴趣,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打算让他意识到他自己“失去”了什么。
  那天晚上,有一场瑞典与德国的足球赛(这应该是195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一场半决赛,比赛结果德国队失利)。温德加森是铁杆球迷,对于不能在收音机旁听比赛实况感到伤心,但他找到了解决办法。扮演库文纳尔的保罗·绍弗勒(Paul Schoffler,1897-1977,德国男中音)在第一幕出场时间不多,温德加森就让他负责站立在台侧,手拿一块很大的告示牌,为其通报现场比分!这一做法的结果招致了一段非常柏拉图式的“爱情二重唱”——因为温德加森的眼睛几乎一直在看着台侧的告示牌。在第二幕,情况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夜幕降临灯光太暗,侧台的告示牌看不到了。但俗话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扮演国王马克的是受人敬重的男低音路德维·韦伯(Ludwig Weber,1899-1974,奥地利男低音),可以在不干预场景可信度的情况下,更改舞台动作。韦伯饰演的马克在第二幕是最后一个登台,所以他可以在出场前听收音机。在获悉伊索尔德的不忠之后,“马克”没有很受伤地离开舞台,而是痛不欲生地走向特里斯坦,把双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耳语道:“你输啦,瑞典4比2胜德国。”接下来,“特里斯坦”走到我跟前,用爱的言语吻我:“祝贺你……4比2,瑞典赢了!”
  几天后,我收到了来自大都会的电报,在新制作的《特里斯坦》1958年12月18日的首演中,邀我扮演伊索尔德。让我遗憾的是,温德加森没有受邀出演特里斯坦,我确信原因就是那场足球赛。自那以后,我对足球又喜欢又厌恶,因为我知道它会让人多么上瘾。   回到我在大都会的首演上。
  显然,第二天清晨我还是睡沉了一段时间,因为我被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惊醒。那是瑞典《每日新闻报》著名的通讯员斯文·阿赫门打来的,他用难以置信的好评向我祝贺,并且很惊讶我还没有看到谈到我的那些精彩评论。现在只是早上9点半,这个时间点我向来不会很活跃。我们一下子搞到了纽约城内所有的五种日报。尽管我平常也能够很幸运地得到好评,但这里的评论超越了我先前所见识到的那些。
  《纽约时报》和《先驱论坛报》都把对我的评论放在了头版,还用了两栏标题。《纽约时报》的文章热情洋溢,《比尔吉特·尼尔森扮演的伊索尔德像大都会天空的新星一样闪烁夺目》[这种待遇以前只有柳芭·韦利奇(Ljuba Welitsch,1913-1996,保加利亞女高音)遇到过一次,她的《莎乐美》首演评论曾上过头版]——《纽约时报》的首席评论员霍华德·陶布曼(Howard Taubman,1907-1996)则写道,“拥有超一流的嗓音,流畅、辉煌,她主宰了整个演出。伊索尔德的狂暴激情,拥有洪荒之力。”
  《先驱论坛报》的头版文章,包含了一张伊索尔德的剧照,其标题为“大都会有了新的伊索尔德,她是真正的女王”,评论家保罗·亨利·朗格(Paul Henry Lang,1901-1991,美国音乐评论家)写道:“女士们先生们,这是真正的女王,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和一场轰动的演出。你必须去听一听她,因为当你从朋友那里听到比尔吉特·尼尔森在大都会是如何演唱的,就会感到后悔。”
  《纽约世界电讯》毫不吝啬地用了四栏标题:《新瑞典夜莺的首演!》——比安科利(Louis Biancolli,1907-1992,作家兼音乐评论家)在文章结尾处用了“这是瑞典人的好日子”这样的话。
  《世界新闻》使用了这样的三栏标题:《大都会拥有了新的闪亮的伊索尔德》——道格拉斯·瓦特(Douglas Watt,1914-2009,美国戏剧评论家)认为,我是“白克尔斯滕·芙拉格斯塔特之后真正具有轰动效应的女高音”。“尼尔森具备纯正有力的嗓音,声乐技巧让人炫目,她还拥有庄重的举止。”
  纽约评论员们的巨大能量传播到整个歌剧世界。直到现在,我还深深被那时候得到的众多赞誉之词而感动,这为我未来的事业打下基础。我知道一场大都会的首演很重要,但幸运的是,对于它的重要意义,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最终,在领会了所有的极致完美之后,我默默地感谢着鲁道夫·宾格,虽然他等了这么长时间才聘用我。
其他文献
2007年,我给《作家》杂志写过一篇文章《城市的花瓶一音乐剧》,里面大致写道:“音乐剧是城市生活的添加剂,是城市消费的商品,它其实和一顿精心准备的快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做一个汉堡那样,把各种材料压制成一个平面,味道鲜美却没有营养;它只是让人大快朵颐地吞下,至于吞下之后与丰富细腻的味蕾感受无关,只要肚子填饱即可。”  我对音乐剧缺少关注,这是我唯一写音乐剧的文章。有意思的是,音乐剧我看过(严格
期刊
小琼:我很久没有听过这个来自我故乡的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的现场演出了,但这一次的聆听真的令人激动!我刚于1月19日欣赏了《齐格弗里德》(Siegfried)的音乐会演出,领衔主演的有西蒙·欧内尔(Simon O’Neill)、戴维·坎杰洛西(David Cangelosi)和马提亚斯·戈埃内(Matthias Goerne)等杰出的歌唱家。  小薇:对于世界各地的歌剧院来说,瓦格纳的《指环》始终如
期刊
10年前,原创歌剧《雷雨》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同时也是音乐节上唯一的歌剧作品而广受赞誉。周小燕先生看完演出,激动地说:“这是一部能够走出去的中国歌剧!”此后10年间,上海歌剧院先后以大舞台版、情景音乐会版、校园版等多种形式对这部作品进行演绎。今年6月,全新制作的歌剧《雷雨》在一周之内连演三场一一两场音乐会版,一场舞台版。作为上海歌剧院60周年院庆演出季的重头戏之一,歌剧《雷雨》还肩负
期刊
当你的交响乐团掀起了罢工潮,你又无法维持在纽约的生计,该怎么办?你或许可以去当“优步”(Uber)司机……可如果你想继续你的音乐事业,大可飞到威尼斯——若你是乐手,可以找个乐团一起巡演;若你是指挥,可以找个有意重出江湖的老牌歌剧明星,用尽办法配合她以此来平步青云,闯进歌剧世界当指挥。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些发生在上两季《丛林中的莫扎特》(Mozart in the Jungle)的剧情,或许我应该
期刊
歌剧大导演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eteau)的遗作《埃莱克特拉》(Elektra)在他往生两年半后登上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这个制作2013年在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艺术节(Aix-en-Provence)首演即大获好评,并已录制成录像出版,按理说不算新鲜,但现场观赏仍然带给人强烈的震撼。大都会的这个制作,网罗了几个原班人马,尤其是指挥埃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
期刊
2016年5月25日,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国家一级导演李丹丹和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携月初刚刚在北京大获成功的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转战武汉亮相琴台音乐厅。  此次武汉琴台音乐厅的演出,虽然没有庞大的舞美装置,但舞台背后通过投影打造的日本式庭院、居室依然给演员设置了戏剧的规定情境,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舞美设计制作中心主任李宾介绍,这些效果都是为琴台音乐厅“量身打造”的,以写
期刊
好消息是大卫·高克利(David Gocldey)“依旧健在并且过得很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必须事先澄清的是,最近在媒体上看到铺天盖地赞扬他的文章,简直把他“神化”了。这些报道里所用的那些华丽的措辞,通常只用于讣告之中。  不过这也意味着坏消息——这位72岁高龄的歌剧掌舵人,真的要告别歌剧这块土壤了。6月中旬,一场名为“为大卫喝彩!”的星光熠熠的歌剧盛典在旧金山歌剧院举行。为了隆重其事
期刊
21年前,中央歌剧院首次在中国推出歌剧《图兰朵》,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今夜无人入睡”这首咏叹调就此在中国流传开来。  当时,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辛和付出,这部全部由中国人排演的大型歌剧成功上演,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中国文艺报》《中国日报》《音乐周报》相继发表评论,称赞该剧是“庞大的阵容、精美的制作、辉煌的演出”“具有古代丝绸之路特色的布景、道具、服装以及化妆,增添了该剧的神秘悠远的气氛,色彩也更
期刊
5月3至4日,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成功上演。优美动人的旋律,委婉高亢的歌声,热情奔放的舞蹈,美轮美奂的灯光,情景交融的数字多媒体影像,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听觉感受。  作为201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参演剧目,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和上海音乐学院通力合作、精心打造的这部音乐诗画《木卡姆印象》,将传统艺术与多媒体艺术完美结合并呈现给观众。这也是中华民族融合、东西地域艺术
期刊
即将迎来甲子院庆的上海歌剧院,日前正式对外宣布了“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的相关信息,从今年10月到明年7月初,22台音乐会将分别献演于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而10月8日的《岁月如歌——上海歌剧院建院60周年庆典晚会》,将拉开本次上海歌剧院“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的序幕。从今年开始,上海歌剧院将演出季一分为二,首先公布的是跨年的交响&合唱演出季,第三季度将公布次年全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