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矛盾处境的孤独灵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6年曼布克获奖小说《失落的传承》描述了印度各式人物在形形色色的矛盾压迫下挣扎生存的历程,孤独伴随着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对各色人物的孤独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可以发现人物精神孤独的深层社会原因和时代原因,而且还可发现作者自身的原因。
  关键词:孤独 文化挤压 阶级差异 种族冲突 民族斗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印度女作家吉兰·德塞凭着小说《失落的传承》,一举荣获2006英国最负盛誉的文学奖——曼布克奖,成为获此殊荣的最年轻女作者。评选委员会对这部作品的评语是:“展现人性的宽宏大度与梦想;幽默、温馨,并显示超强的政治洞察力”。德塞在小说中讲述了一位退休渴望安宁的老法官及其相关的一批人物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纪80年代印度和美国之间不停地切换。书中人物众多,社会阶层从上层横跨到底层,反映的社会矛盾也从印度国家内部阶级冲突到印度、尼泊尔民族矛盾以及移民面临的种种问题,折射出80年代印度人在动荡的国内及在国外的生活图景。在这些矛盾的挤压下,书中人物挣扎求索,在强势的文化和政治力量下为争取自己的地位而与社会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德塞诙谐幽默的语言下掩藏的正是这些人内心的孤苦与寂寞,孤独感萦绕着书中的每个人物。这种孤独的基调构成了渗透整部小说的主题——孤独。从对各色人物孤独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和社会的矛盾如何对人施加影响,造就人精神上的孤独苦闷。
  一 双重文化挤压下孤独的边缘人
  印度人进入西方社会后,就开始了与异质文化的接触。种族差异和历史积淀的不同,造成两者文化视角、观点的不同,进而成为两者文化冲突的根源。作为弱势一方的印度传统文化遭到被歧视和排斥的边缘命运,其载体印度人也被主流社会误解和贬低。
  小说的中心人物老法官杰姆拜,是一个既融不进西方文化,又不肯拥抱印度文化的孤独者。杰姆拜20岁时被父亲送去英国剑桥读书,这就意味着他离开了母体文化土壤;在开往英国的轮船上,他怀揣父母准备的椰子,却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将椰子投向海中祈求神灵对航行的保佑,反而以父母的愚昧为羞耻,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对本土文化的背弃。作为失去母体文化信仰的海外学子,杰姆拜却得不到新环境下西方文化的认同和拯救。在英国,杰姆拜因为印度人的身份而遭受了无尽的歧视:他身上散发的咖喱味讨人厌恶,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和他说话,房东甚至将他的食物放在楼梯上;售货员对他恶语相加。面对自身印度身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目睹英国人对印度人的歧视,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的“少数族裔”,杰姆拜自卑而又胆怯,对自己的印度身份产生了憎恶的情绪:他厌恶自己的肤色、痛恨自己的口音;他强迫自己洗澡,除去浓重的咖喱味。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显示出他极力抹杀自身文化烙印的企图,不断地将主流文化的种族观点“内化”,以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为归宿,与祖国感情、传统决绝,抛弃社会意义上的民族归属感。他既不想属于祖国,又不能被英国文化所接受,于是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的说法,成了生活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
  “边缘人”的特点是缺乏群体认同感,不知道自己真正属于哪个文化群体,在两种文化挤压下无所适从,从而内心矛盾,导致身份的不确定。“边缘人”对于这两种文化而言都是“陌生人”。杰姆拜在英国完全是个孤独的“陌生人”,他的整个留学生涯是在完全封闭、孤独中度过的,“孤独变成了一种习惯,而这个习惯成了他的全部,并将他碾成阴影”。重新回到故土后,在英国接受的教育使他与家人之间又产生了极大的隔阂:周围的群山、香蕉树,故乡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太遥远而陌生了;而他带回来的“粉扑”丢失后,家人的反应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与隔阂:每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粉扑”,母亲以为他的皮肤出问题了才需要涂粉,父亲坚信“粉扑”和他的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其他人则以为那是女人家才涂的东西而纷纷取笑他。面对此景,杰姆拜生气地称他们为“偷窃而无知的人们。此时的杰姆拜已把自己看成是先进的英国人,而非第三世界的印度人,在内心深处按照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审视自己的亲人,并深深地瞧不起他们。因为厌恶亲人的无知与低等,杰姆拜最终背离了整个家庭,送走妻子,独自一人生活在噶伦堡一个偏僻村镇上,终日追忆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与其做伴的只有一条狗。
  杰姆拜的孤独源于他在两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中身份的丧失:他“香蕉人”(外黄里白)的身份使他面对西方经常处于一种失语与无根的状态,却在面对东方时又具有西方人的优越感。想摆脱印度身份的烙印却又无能为力,毕业后回英国也标志着他与印度传统文化的联接无法真正终结;想融入英国社会却又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只能从保留的英式生活习惯获得一种被白人主流文化认可的假象式满足。
  二 阶级差异压迫下孤独的底层人
  围绕法官出场的是他的厨师。厨师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属于“拥有和控制物质资源处于劣势的阶级”,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阶级压迫。他的悲惨命运需要结合印度的国情进行考虑。众所周知,印度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国家,曾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印度人民等级日益分化,广大下层百姓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更是一个动荡、充满暴力因素的不稳定国家,抢劫、暴力活动、罢工、游行等随处可见,人民生活处境愈加悲苦,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厨师社会地位的低下注定了他在阶级压迫下的生存艰辛而凄苦。小说的开头描写了法官家发生的一起抢劫案,一伙少年闯入宅子抢走了法官的枪。警察来调查时恭敬地询问了法官一些问题,之后便来到厨师的“棚屋”检查。破旧不堪的棚屋一扫警察们脸上的尊敬之情,将他们的鄙夷显露无疑。警察掀翻厨师的床,将他少许的财产一一扔到地上,并拆开儿子毕鸠的来信,肆无忌惮地读,丝毫不顾及厨师的自尊和隐私权。面对这些侮辱和侵犯,厨师默默地接受,不发一声。因为,在半封建毫无民主可言的时代,处于社会等级上层的人拥有着社会的经济基础,这决定了“占有经济生产资料的社会阶级的权利合法化”。而处于社会等级下层的人在社会中只能保持缄默。身处社会的底层,厨师发出感慨:“贫困潦倒真的太可怕了,可怕啊,可怕啊,可怕啊……。”这三个“可怕啊”吐露出厨师对严厉的等级制度的控诉和不满,流露出对艰辛生活的无奈与无助。在悲惨生活下展现的是厨师孤独无依的精神世界,他孑然一身,没有父母、妻子和朋友。唯一的儿子——生活的唯一希望却远在美国,对他的关心也只能停留在书面上。法官更是对厨师颐指气使,动辄便对他咆哮大吼,与他划清明确的等级界限,虽然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比与任何其他人生活的时间都要久,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温情,没有关爱,阻隔在他们之间的是严格的上下级主仆关系。在阶级差异的压迫下,厨师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而遭人侮辱,成为社会的“他者”,忍受着精神世界的孤独,虽然怀抱儿子在美国赚钱后衣锦还乡的美好希望,但远在美国的儿子又能真切地给父亲带来多少安慰呢。
  三 种族歧视煎熬下孤独的“异乡人”
  小说的另外一条主线围绕厨师的儿子毕鸠展开。毕鸠带着父亲和周围人的美好愿望来到美国,本以为到了一个遍地黄金的梦想国度,却在这里遭到了分外的歧视:因为在美国肤色仍然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准,黄皮肤的印度人必定要遭受白色人种的歧视。雇用毕鸠的老板娘深深地厌恶毕鸠身上和头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向她丈夫抱怨没有雇用一个贫困地区的欧洲人,因为欧洲人至少和他们有着同样的宗教、肤色和长相。除了不可改变的肤色之外,毕鸠还操着一口不熟练的英语,在面对美国人时常常惊慌失措的连“你好”都说不出口。而在美国,英语作为“强势语言”代表了“高文明势位”,印度语作为“弱势语言”是落后与野蛮的象征。因此,夹杂着印度口音英语的毕鸠注定要被贴上落后低等的“少数族裔”的标签,排斥在社会的边缘。在异乡的土地上,毕鸠没有摆脱贫穷,反而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受到白人的歧视,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在异乡的土地上,他似乎在重蹈着老法官杰姆拜的故事,永远也进不了主流社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毕鸠与杰姆拜的不同之处在于:毕鸠并未在美国文化的浸染下想抛弃自身印度文化身份,他的脑海中盘旋着的始终是一个念头:赚够了钱就风光返乡。毕鸠生活在美国社会而他的心又不属于其中,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说法,就是步入美国社会而又保留自身文化,拒绝融入新文化的“异乡人”。“异乡人”不是今天来明天去的漫游者,而是今天到来并且明天留下的人,或者可称为潜在的漫游者,尽管没有再走,但尚未忘却来去的自由。毕鸠就是这样一个在意识深处时刻保留“来去自由”的人,他保留着印度文化的传统积淀和对故土的魂牵梦萦。最终,毕鸠忍受不了孤独的压力,不顾众人的劝阻,带着寻找父亲的愿望,也就是寻找故土的慰藉,踏上返乡的旅途。
  四 民族斗争压迫下孤独的陌路恋人
  赛伊是法官的外孙女,父母遭遇车祸后被送回祖父的身边,与祖父和厨师过着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长年累月和两个年长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赛伊的内心无比孤独。她悲叹祖父的冷漠无情,“与其说是人,更像是个冷血的蜥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赛伊的脸上写满忧郁。邻居罗拉和诺尼也劝赛伊出去社交结识年轻的小伙,因为和两个老男人生活在一起让赛伊看上去毫无朝气。因此,当英俊的家庭教师吉安闯入她的生活时,赛伊立刻爱上了他,他们开始了一段甜蜜的初恋。然而,无可避免的危机隐藏在这段恋情中:身为尼泊尔人的吉安和出生印度家庭的赛伊注定不能走到一起。随着尼泊尔民族运动的展开,吉安受到起义者激昂的情绪影响,为了民族独立和发泄自身郁郁不得志的愤怒加入到起义队伍中,和赛伊形同陌路。而赛伊终究忍受不了思念吉安的痛苦,跑去寻找他,却因立场不同大吵了起来。赛伊代表了印度上层社会,而吉安代表着尼泊尔的下层百姓,两人出于愤怒大打出手,最终成为陌路人。
  五 结论
  在《失落的传承》中,个人的命运和孤独体验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而这部家族史同时也代表了一部民族史。德塞通过对各色人物孤独的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后殖民时代印度人生活的真实图景。尽管小说中人物压抑在孤独之中,但在德塞的小说中,我们仍然能感觉到温馨和希望的存在:厨师对儿子毕鸠的无私奉献和关爱;吉安在与赛伊大打出手后内心不安,向厨师询问赛伊的近况,并保证一定会帮赛伊找到法官丢失的小狗;毕鸠离开孤独陌生的异乡,历经艰辛,辗转返回故乡;赛伊展望未来,想离开这个陈腐呆板的地方,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作者展现人在矛盾处境之中的孤独,却不忘带给人们以希望,这正是人性的宽宏大度之处,也是小说幽默、温馨之所在,更显示出作者超强的政治洞察力。
  
   参考文献:
   [1] 吴冰洁:《双重文化视域中的他者》,《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 章人英:《社会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3] Kiran Desai.The Inheritance of Loss[M].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2006.
   [4] 罗士平:《后殖民语言势差结构理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 Gadamer,Hans-Georg.Truth and Method[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6] Eagleton,Terry.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王静,女,1985—,淮安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十世纪英语文学。
   石云龙,男,1955—,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不仅直面外部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且要面对自我丰富的内心世界。真实、鲜活地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王蒙小说《青狐》的独特性所在。本文从青狐母女、钱文父子及钱文夫妻的关系入手,探询每个现代人面对现实社会的生存而展示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奥秘性。由此直逼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青狐》 亲情 困境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认为在这一切社会关系
期刊
摘要张爱玲的散文是其人生观和真性情的真实表现,她的散文透露出对人情世事的深刻认知——“透”,这使她的散文有着准确到位的人性描写;同时,她的散文又保持着对人生世事的“纯”,这使她的散文又具有精神上的纯洁和提升。  关键词:张爱玲散文 “透” “纯”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一 人情练达之“透”  对于人性的认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乏深刻透彻之人。鲁迅从中国传统文学出发,挖
期刊
摘要文学能表达语言艺术,它是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好的文学作品中,语言运用恰到好处不但能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还能使语言艺术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鲁迅《朝花夕拾》中的语言艺术就是这样。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以娓娓动听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逝去岁月的人和事,在回忆往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的同时,还插入一些对当时社会的评判,以及对反动及守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作品严肃、幽默、轻松的语言艺术风格,展示了鲁迅
期刊
摘要优秀小说常常具有快慢、缓急、迂徐等错综变化的音乐美感。连词作为承接上下文、连接前后句和字词搭配的枢纽,对形成小说叙述节奏的音乐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连词为切入点,论述了《围城》叙述节奏的音乐美,以探究连词在小说文体中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围城》 连词 节奏美 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学从诞生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有“诗、乐、舞”一体之说,著名的宋词最早
期刊
摘要本文对我国哈萨克当代文学的形成和繁荣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述评,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的哈萨克文学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各个文学体裁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中国 当代 哈萨克族文学 基本状况 主要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哈萨克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间,中国哈萨克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哈萨克族作
期刊
摘要中国新诗的发展已历经百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中国大陆诗歌和台港地区诗歌两部分。本文试从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及特点入手,着重分析每一个发展阶段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所居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其中,对余光中诗歌做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对中国新诗的研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关键词:中国新诗 分期 特点 余光中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新诗近百年的发展,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
期刊
摘要鲁迅作品中简约的服饰描写构成了他的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即他的服饰描写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服饰不仅有它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物的每一款服饰都蕴藏着一定的内在意义,两者互为表里,构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服饰描写 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又是通过形象反映五彩缤纷的生活的。生活是如此的
期刊
摘要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坚持用形式本身来说话,探讨了“自由女性”安娜在面对混乱的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写作障碍时所经历的内心分裂和崩溃。小说的麦比乌斯带结构和超小说艺术非常直观地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混乱状态和安娜分裂的人格。  关键词:《金色笔记》 超小说 麦比乌斯带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1972年的序言中说到,她想要让形式本身来说话。于
期刊
摘要“身份构建”一直以来都是当代英国亚裔作家哈尼夫·库雷西所关注的议题。在他的首部小说《郊区佛爷》中,通过讲述克里姆的种种“越界”行为,库雷西认为后帝国时代的个人身份已不再是个单一、凝滞的概念,身份的构建只有通过不断地跨越,诸如种族、阶级、性别等边界,不断地自我更新才得以完成。这样的“越界”既解构了诸如黑/白、上层/下层、男/女等简单的二元对立结构,同时又颠覆了社会所赋予个人的传统角色。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简·爱》一书中罗切斯特夫妇的形象,本文深入剖析了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自身的情感经历,得出罗切斯特夫妇形象的塑造并不公正的结论,作者美化了罗切斯特,却刻意扭曲了他的妻子伯莎·梅森的形象,这是作者自己的情感纠葛造成的不公正的结果。  关键词:《简·爱》 埃热夫妇 伯莎·梅森    《简·爱》这部作品虽已经诞生一百六十三年了,但它仍然是英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时间进入到20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