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一门与思维方法息息相关的学科,基本上所有的数学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数学思維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们高效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当前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41-01
  一、掌握扎实基础知识
  对数学解题教学的时候,必须从基本原理和概念出发,才能准确地给学生对习题中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解读。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积累,就很难对这个问题产生解决思维,很可能会误入歧途,进入思维的僵局,不利于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育中一定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这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素养的关键内容。比如,小学生在学习《对称图形》这一课的时候,只有掌握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原理,才能够应用到数学学习中。
  小学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注重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使用丰富的基础理论武装自己,丰富自己的头脑,为下一步进行数学思维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授《3的倍数特征》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课后作业:下面的几个数字中,哪几个能够被9所整除?66;456;666;999;927;8910。通过作业的方式,使得同学们在掌握能够被3所整除的数字后,进而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能够被3整除的数字,就可以被9整除。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整除与能够被3整除的数等各种数学知识的积累,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基础。
  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也不能与现实生活脱离。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入与日常生活内容相关的数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数学学生的兴趣,认识数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得学生发挥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应用题”的时候,汉字偏多,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目把握不准确,不能找到解题关键。教师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题目制作成“动画片”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放映出来,可以先用苹果、橘子这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命题,比如“今天,爸爸给了你三个苹果,你自己吃了一个,还剩下几个呢?”进而加深命题难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一点一点的接受难以理顺清楚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我们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时候,当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模糊不清,教师上课之前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穿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同学回答:“又肥又大。”教师继续提问:“那爸爸穿你们的衣服吗?”同学们都摇了摇头,有的回答:“我的衣服太小了,爸爸穿不上去。”这个时候教师引入“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概念,学生很轻松就接收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思维
  探究式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时,教师不直接对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而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通过独立的观察和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采用数字猜成语:0 0=0表示一无所有;1×1=1表示一成不变;1/2表示一分为二;333……555……表示三五成群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课堂的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几个简单数字被加工后,其中就包含了如此多的情趣、寓意。采取这种形式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索能力。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引导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样可以使得同学带着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索和思考。在经过教师的讲授后,教师可以给出长方形长8,宽6,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出和此长方形同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得出:6*8=48,即平行四边形面积为48。
  四、多问多解训练,创新思维
  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活动来培养,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他就会非常积极地去研究和学习,而这个时候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最好时机。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们必须要多组织活动,仅依靠现有的活动是明显不够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当教师在理论教学后的安排练习时,就可以采取一题多问多解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换个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如此便能够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某工厂计划一个月烧煤720吨,结果21天用了总数的,照这样算,可以比原计划多烧多少天?
  像这样,一题多解的方法就能够调动课堂活跃气氛,让学生“活”起来,并在这种氛围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很好地串联起来,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大有帮助。
  因此,在小學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课堂核心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3-74.
其他文献
摘 要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这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将终生受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习惯;预习;复习;阅读;积累;运用;书写  中图分类号:H09,A,K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35-02  习惯的学习比任何方式的学习都重要,它关乎学生的一生,决定学生的命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及Duke评分对绝经后女性冠状动脉疾病辅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血管专科住院行运动平板试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病因十分复杂,涉及到遗传、内分泌、解剖和感染等诸多因素.该实验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分别检测38例原因不明RAS夫妇间和15例正常夫妇间的HLA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然成为当代教育的高要求和高标准。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孩子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美术教育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愉悦学生生活感受、发散学生学习思维为目的,具有培养人才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深入让人们不再只重视应试教育,转而更关注美术等素质教育方面。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问题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收获,就是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入手,探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深度挖掘;师生互动;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38-01  有效性教学,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终身追求
摘 要 体育课是高中阶段学生进行身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形式,体育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方法与模式;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优化策略;高中-高等教育体育衔接;体育教学项目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A,C41,B01,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39-01  一、
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的三维散乱数据点法矢估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八叉树来建立散乱点之间的几何拓扑关系,从而可以方便、快速地搜索散乱点的m领域点集。并引入阈值Th,来消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1)探讨在临床脑卒中和痴呆发生之前,高血压病人脑MRI及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压水平是否存在量效关系;(2)评价脑MRI正常的高血压病人的认知能力;(3)
摘 要 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则离不开实践活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的总值,就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创新语文教育手段,组织小学生开展丰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互动、整合和智慧,提高小
目的 研究表明人类乃至整个动物界的生殖发育都正受到日益严重的环境雌激素的影响,但环境雌激素对生殖系统发育影响的机理却很不清楚。睾丸是雄性生殖系统的核心,睾丸的发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