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转型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世纪交替、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挑战。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显著变化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了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在价值诉求上从工具化向目的化转变,在教育导向上从静态规范向动态发展转变,在教育方式上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超越转变,在教育模式上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关键词] 理性转型 思想政治 高校教育 人本主义
  作为拒绝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物本”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着力改变和限制学生的需要,强调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消极地适应。这一理念导致大学生渐渐丧失掉了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哲学的人本位转向、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竞争、人学社会思潮的涌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人本”取向,“人”已然成为出发点和归宿。
  一、价值诉求: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
  “工具理性”是法兰福克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效果最大化的预期目的。然而,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控制的今天,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的工具。在教育实践中,工具理性将“人”作为工具来培养,强调“人”为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为社会整体关系的和谐服务。这种依社会需要而不断发生位移的教育,先后经历了从伦理本位到政治本位再到经济本位的转变,但其价值定位始终没能摆脱“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的困境。科学主义和效率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这一工具化趋势,并为其提供合法性辩护,形成工具化——合法化——人的异化这一恶性怪圈。工具理性的片面性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纯功利化,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对个体人的本位价值及人格独立缺乏应有的关注。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弱势化。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崇尚科学技术和对对象性世界的占有和支配,人是占有对象性世界的潜在主体,教育就是提高这种潜在性主体对对象性世界的占有能力。凡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教育就成为强势,凡是无助于这一目标的教育就变成弱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像技术性教育那样具有塑造人征服和占有对象性世界的本领,在教育体系中成为弱势单元。其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化。即内容上的“知识化”和教育载体的自我封闭。内容上的“知识化”强调对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宣传和伦理谈话上,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教育载体上自我封闭,不善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专业课教学中。
  教育的人本化是伴随着西方科学批判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尊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也注重其育人价值。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血缘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与功能无可挽回地衰落,计划经济已被市场经济取代,体现多元利益的民主政治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文化上的开放之势更是难以遏制。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预示出社会之于“人”的价值:尊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个人独立价值的确认,个人对自由、对独立价值的珍视,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即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社会化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或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低效乏力怪圈的前提。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蒂是“人”。如果说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人是在官僚制的制度设计下的被动执行者,其人之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未能得以體现的话,那么,在现代市场经济下的民主制的制度预设则为“人”的主体性张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价值基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人们逐渐摆脱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人格依附,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放弃了传统的工具化和物化的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尊重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人本化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充满了特殊性格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1]P194。是主体的能力、情感、意识、品性、价值取向等因素在影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主性,自主性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确认。当前,教育活动已成为主体自我需要、自我提高和自我实现的自主性活动。学生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具有自觉的选择性和主动性。换言之。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接受主体。其二能动性,能动性是人主体性最基本内涵,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当前,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对“人”的日益重视,学生们大多都能够理性地审视自身思想政治品德水平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自觉产生接受教育进而促进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和改造,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内容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三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新的人学特色。“物本”教育在千篇一律、毫无活力的教育中过分关注于人的规范性,不仅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不能实现,而且还使社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当前,“人本”教育不再是告诫学生应该过什么样的标准生活,而是向学生揭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的可能,使学生们有可能使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
  二、教育导向:从静态规范向动态发展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哲学的视角看,强调对行为主体的静态规范;若以人本哲学为视角,则强调行为主体的动态发展。静态规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和限制,是对规范的现象描述。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遵循服务于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进而在行为上防止出现行为越轨和行为异常,达到维护社会安定和有序。这种规范性教育过多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将培养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个体作为其目标,进而以模式化的个体为工具,来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个体价值;强调个体的工具性却忽视个体的价值性;强调社会需要,却忽视个体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的,却忽视其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目的。这一忽视个体价值的教育模式很难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因此,较长时间以来,学校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批量生产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疏离于大学生发展方向,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的只是文字表面意思;没有实现大学生对教育规范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转化,得到的却是知、情、意、信、行的脱节和“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做出最后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2]P228这种“未确定性”给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动态发展,指在尊重一定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旨在促进行为主体在生理、心理和精神诸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包括具有文化价值指向的、持续不断的、对个体生命构成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反映在党的指导思想中,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别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强调的人的主体性、“人”的生成和自由全面发展。其规范功能只是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和必要条件而存在。这种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表现出了“人本”特色。首先,在教育内涵上,规范性教育往往立足于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协调,突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静态“和谐”;发展性教育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涉足了生态伦理、自然保护、太空关注、物种关心等道德新问题,使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人类社会领域,还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其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规范性教育重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听话人才培养;而发展性教育以培养遵纪守法、敢闯敢干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它不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约束和评价机制,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鼓舞、引导、启发功能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潜能开发机制。第三,在教育价值上,规范性教育注重教育为政治服务,时刻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教育本质上强调人的驯服性;而发展性教育强调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着重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素质,在教育本质上强调人的发展性。第四,在教育手段上,规范性教育主要运用传统手段,教育方式上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展性教育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在教育方式上强调民主氛围的形成,注重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五,从教育要求上讲,规范性教育是适应、服从性的,呈标准化的模式;发展性教育则是自主、超越性的,呈多样化的态势。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剥离传统规范性教育的误区,努力实现从规范性本质向发展性本质的转变,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3]。
  三、教育方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超越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确立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使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得以张扬,功利主义乘机占领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制高点,而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却走向式微。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如对教育功能的认识,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文化大革命”前适应政治需要,改革开放后先后经历了适应经济发展、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再到后来适应知识经济,到今天适应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这种以适应性为功能定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从“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误区到“生产力发展的工具”的陷阱。这使旨在完善人格,追求精神生活和社会导向的价值观遭到冷遇甚至被抛弃,精神危机成为社会通病。而物欲和金钱至上成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尽管理论界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存在,也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但立足于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而漠视对现实社会的超越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人文精神失落。
  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指立足于现实社会并超越现实社会的向未来的发展性,它对人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起着先导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实践性的突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本本”的超越而面向现实;二是对现实的超越而面向未来。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深刻含义就是要把握现代教育的超越性、先导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立足现实,引导大学生认识现实,明确社会发展方向,实现教育超越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种超越性突出表现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對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因而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解放人的生产力和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克服人的片面化倾向,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性从范畴的规范性和现实的规定性出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价值,突出了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将人的发展理想和信念与现实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能控制科技和社会力量而具有主体性的人,即能够改变、超越现实生产力和现实社会规定性的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心人们现有的存在,还关心人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和“超越”功能是辩证统一的,“适应”是实现“超越”的前提,“超越”是“适应”的目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在教育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学生的发展制造一定的超越空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其认知起点、途径和方式、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大不相同,思想品德发展也呈现多样化、易变性。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育范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按照超越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了在教育内容上与学生实际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教育方法上遵循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与前瞻性、先导性的有机统一。
  四、教育模式:从单一模式向多样模式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在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需要所设计和建构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全方位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呈现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的趋势。   传统单一化教育模式及其困境。我国早在清末就从日本引进了赫尔巴特教育方式,这种以灌输为特点的教育模式具有一套特有的教育观念、内容、方式方法、载体、模式结构、运行过程和评价标准。在教育目标上,它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满足于国家和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而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狭窄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从纵向衔接看,从小学到大学变化不大,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与层次渐进。从横向建构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在教学方法上,是单向的硬性灌输,教学方式和内容往往是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宏大叙事式的、并且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或逻辑阐释,即便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原理加例子”的教学“汉堡包”;在运行方式上,是课堂理论教学、管理、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各成体系,相对独立封闭地运转,并与社会相对隔绝。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变、社会基础转型和理论基础发展等因素的变化而落后于时代,更因为它自身的内容涉及面较窄,方式方法相对陈旧,其单向性、封闭性突显等内在问题而与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面对这一困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又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单一化,拓展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导原则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成才成为大学生的共识,学生实践活动内容经历了从单一到多维,活动主体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一个由量变的不断迭加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己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当前,“学习社会、助困扶贫、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为载体,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学会做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认和思考,在大学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4]。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化。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从“以情感人”入手,可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而单调的说教只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情感沟通,维护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尊严,用真理的力量、人格力量、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征服人心。通過激发情感,理性思考,将外在规范和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程度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使其为未来主流社会营造出一种较高品位的文化精神。第四,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通过间接、渗透的方式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模式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使学生潜移默化中认同相应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表现为:隐于显性课程中,特别是专业学术课程中隐含的科学精神、求实态度、创新思维、协作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隐于校园环境中,包括校园建筑等“硬”环境,也称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塑造、教师示范作用等“软”环境,也称精神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于校园规范中,如高校的管理体制等,也称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赵志昌.从规范性本质向发展性本质的转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1).
  [4]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
  责任编辑 冷 波
其他文献
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曾经说过:“数学的目标和意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数学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的有力工具;其次,数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再则我敢冒昧地说,数学的探索还有深刻的美学原
金华市处于浙江省的中部,是本省的交通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浙中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十分独特,故又具有文化资源的优势。本文正是从这两个优势出发,提出了浙中
目的了解颅后凹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处理。方法通过156例颅后凹手术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呼吸心率变化75例。结果108例术毕清醒拔管,48例带管回ICU,5例术后
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上级部门的倡议下,我台积极响应“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并进行相应动员和部署,在采访类直播节目中需要将现场音频信号实时地传回直播间,而如何
重构媒介生态$$社交网络的诞生与发展正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原有的媒介格局。社交网络产生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一起,以共生、伴生甚至寄生等多种方式共存,重新建构了立体而丰
报纸
【正】 “以太”(aether),作为一个纯粹的物理学概念,曾经在十九世纪电磁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二十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兴起也有着密切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各行各业中做到翘楚的企业大多拥有着水平高,能力强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正是由顶尖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组成。创造型知识和知识型高等人才是企
以我国南方地区数十年至千年尺度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耕人为土有机碳(SOC)和全氮(TN)对水分状况和耕种时间的响应,阐明不同水分类型水耕人为土的固碳趋势
提高薄弱学校数学教学效果,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校本课程开发,以“本”引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激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识”提趣;精心设计好每堂课,以“
【正】 虽然我国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明确区分了“感觉”和“知觉”,可是,我国的哲学论著却大都把“感觉”和“知觉”混为一谈,鲜有例外者。由于感觉是知觉的“材料”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