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色彩词语的概念隐喻意义及其翻译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对比分析、分类、概括的研究方法,对比汉英色彩词语的概念隐喻意义,并探讨英汉色彩词语之间的互译方法。
  【关键词】色彩词语 隐喻意义 对比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36-03
  作为语言的一种基本要素,用来表述色彩的词汇,都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散发出鲜明的民族文化气息。由于文化、地域、社会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色彩词的使用上大相径庭,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引起文化冲撞。因此,本文通过对具有文化内涵差异的色彩词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对比,使学习者对这些色彩词语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以期在翻译交流中提高语言交流效率,消除文化障碍。
  一、世界的认知与大自然的色彩
  人类生活的意义之一在于拥有一个缤纷多彩有颜色的地球,因此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感觉。当色彩这个词进入到人类的视线,引起人类对色彩的好奇和关注后,自然地人类的语言符号中必然就少不了对色彩的描述或者引用色彩来表达某种意境的颜色词。人类认知社会的这个过程中,人与环境相互影响,赋予了颜色词具有心智和生理的基础。
  二、颜色词语与概念隐喻
  世界上绚丽的色彩使这个世界更加富有特有的韵味。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用各种语言描述着多彩的颜色。色彩词作为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概念及内涵的外延,如隐喻等常为人类的表达方式所常用。人们尤其是语言学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对隐喻做了大量的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如乔治·雷可夫(Lakoff George)认为隐喻性的符号系统涵盖人类所有语言,而人类对于社会及社会活动的认知过程与隐喻概念的形成密不可分,并被人类用来创新一种概念、思想的主要方法,也就是把隐喻的本质定义在用“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上。虽然表示色彩的词汇在汉英语两种语言中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和相同性,但色彩在两种语言中的内在含义却不尽相同。有时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具有相同的引申含义,但有时在中英两种语言中,人们使用着表示相同色彩的语言,但却表达着完全不相同的含义。我们对不同色彩词汇所蕴涵的内涵意义进行分析,就会在结构上更深层地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和其文化。
  三、英汉颜色词语的概念隐喻意义对比分析
  语言作为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由于各个民族在历史文化、思维模式、社会风俗、行为规范、生活环境、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同一种颜色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色彩词语的使用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同一种色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的隐喻意义
  颜色词作为表达思想的最小语言单位的词义,首先,世界各种文化有相同,但各民族又各具特色。胡壮麟教授认为: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在生理结构和文化心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英汉语言中同一种色彩红色(Red)词语,在英汉两种民族文化中包含有相同的隐喻意义。红色在英汉两种民族文化中都分别与热烈、喜庆或者危险、暴力、色情等联想。红色在汉民族文化中是一种表示富贵、喜庆和欢乐的颜色,如表示兴旺与发达的有“开门红”、“满堂红”、“红包”;表示成功和圆满的有“走红了”、“红得发紫”等。英语中“Red”也有喜庆的语义,如西方的圣诞节等“red-letter days(喜庆的日子)”。英语中还有“roll out the red carpet(铺设红地毯欢迎)”。这是一种国与国之间极高、极为隆重的礼遇,现已成为国际礼仪。从红色可以联想到战火和流血,汉语中含有“红”的词语有“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等。汉语中还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红了眼”等形容暴力的行为。英语民族概念中的“red”是同“流血、牺牲、殉难”相关的,如“red hands(沾满血的手)”、“red battle(血战)”。在西方国家中,“Red Army”、“Red Brigades”均为恐怖组织,名称中的Red意为“流血的恐怖”。
  (二)同一种色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具有不同的隐喻意义
  因为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系统,因而同一种色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又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隐喻意义。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1983)认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一个民族语言中的某个词语往往能从另一民族中找到相近的对应词,但切不可只从完全相同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因为它们的文化语义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汉语里所表达的红色与英语中的(Red)在英汉两种民族文化中包含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隐喻意义。汉语的红色在汉语民族文化中能引起褒义的文化联想,然而(Red)在英语民族文化中会引起贬义的文化联想。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一般厌恶红色,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指激烈的政治运动。Red还象征粗俗、亏损、暴力、疾病、愚蠢等,如red 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拒绝提供贷款,使该地区陷入更大贫困;go to the red(有赤字);red beans表示愚蠢。
  (三)在一种语言中,同一种色彩词语的隐喻意义缺失
  所谓色彩词语隐喻意义缺失,指的是同样的一种词语的使用在一种语言中所引发的涵义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会。这就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使词义产生独特性。例如,绿色在汉语中至少存在的两种文化语义,在英语中却没有,一是涉及女性,二是有关淫荡。古人由绿的清丽恬静联想到青春韶光,因此常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在汉语中,“绿”通“翠”,如女子住的叫“翠楼”等。“绿云”则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头发。“青楼”指的是妓院。绿色在英语中有“缺乏经验”、“嫉妒”等涵义,在汉语中却没有这些涵义,如:a green hand(一个新手)、a green horn(涉世未深、容易上当受骗的人),a green thought(不成熟的想法)。据说,妒忌、不快乐、疾病会导致人体的黄色胆汁分泌过多,是人的脸色或眼睛发青或苍白,故英语中有“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等说法。英语中如说某人戴个绿帽子“wear a green bonnet”,则表示“破产”。在美国,纸币是绿色的,因此常用green代称“钱财、钞票”或“有经济实力的”,如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greenback美钞,green field project(新上马项目)指需要资金的新兴企业。   四、英汉颜色词语的概念隐喻意义翻译策略
  翻译学家尤金·奈达分析,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是否达意,关键在于等值的最大化,然而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翻译的等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等值。语言上的等值应与词语所蕴涵的意义、语境和相关的信息相匹配。那么,翻译词语时,我们就应尊重色彩词在原文化中所外延的涵义,并根据相关的翻译原则表达出原语色彩词语的隐喻意义。
  (一)隐喻意义相同时采用直译法
  英语和汉语为母语的民族在对世界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因此两个民族间对于人类的生活体验会出现相类似的隐喻。翻译时,应尊重原民族语言的风格,使用直译法。例如,(1)Grows are black all over the world.可译为:天下乌鸦一般黑。(2)to give a green light to…可译为:为……开绿灯。(3)a blacklist可译为:黑名单。(4)Red-light district可译为:红灯区。
  (二)隐喻意义差异时的互译
  1.形象转换归化法。表达色彩的词语通常有字面和引申两层意义。由于本族语者熟悉自己的文化,因此能从字面上直接获取词语的隐喻。但如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则译者需按照译者自身民族的特点对词语进行诠释,尽量做到喻体即使变了,其隐喻意义仍然得到尊重。例如,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要正确理解这段话,必须根据其语境弄清楚每个颜色词在这一特定语境的含义:white历来是纯洁、忠实、可靠的象征;green 则是一副病色;blue代表沮丧、忧伤、忧郁。 In a brown study 的意思是“深思”,而be/ feel in the pink 则是“身体健康”。故这段话的意思是: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一直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又如, White days可译为:黄道吉日,White-haired man可译为:红人。
  2.形象保留释译法。译者不熟悉需要翻译的词语特定的文化背景,那么就无法对颜色词进行准确的定义,也无法在翻译中对词语表达的形象进行。这时,译者就需要尽可能对词语的隐喻意义做出合理的解释,使译入语读者在理解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又能领略到异域文化的魅力。例如,“医生收红包将被开除。”译为:any doctor who has accepted a red paper wrap containing money will be dismissed.汉语“红包”喻体中有“红”这个颜色词,但“红包”不一定都是“红色”的纸包,“红包”中的“红”字富含有某种特殊的文化功能寓意。“红包”的汉英翻译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对于医生拿“红包”的现象,无论是卫生主管部门,还是各家医疗机构,都是三令五申明文禁止的。
  译文:Fat envelop—secret money to a doctor usually from his patients expecting more care from him.
  (2)元旦前后,福建某小学的一些老师大肆收取学生的“感恩红包”,钱数为10元到150元不等。据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为老师送红包,竟是响应学校的“号召”。
  译文:Thanksgiving red packet—a small sum of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symbolizing students’thanks to their teachers.
  (3)记者日前从市公安局消防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民警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红包” 问题,一经查实,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最严厉处分。
  译文:Paper wrap—money given as a bride.
  (4)某女演员用“身体红包”说明中国导演缺乏诚信。
  译文:Body package—sexual bribe
  (5)佳节来临了,孩子们开始悄悄地盼望大人的红包。
  Red-packet—cash in red paper symbolizing good luck in the coming year.
  又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译为:staying near vermilion, you will get stained red, staying near ink, you will get stained black—very careful in choosing your company.
  3.形象放弃意译法。译者翻译源语时虽然大多数时候可以通过组织自己本族的语言来进行诠释,但有时候为了让外来的词汇保留原有的形象,译者则需大费周章,很容易造成译文的冗长,破坏读者阅读时获得的美感。这时候,我们不妨放弃源语中包含的喻义而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汉语“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与英语a red heart with two preparations并不等同,西方人读了译文会想起心脏移植手术,two preparations暗示这场手术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两种情况。因此不妨意译为:a loyal heart to the Party, mentally prepared for any work opportunities, whether good or bad.这样原文的内涵意义就表达出来了。又如,“红尘”可译为:human society;“红白喜事”可译为:weddings and funerals;“白面书生”可译为:young handsome scholar;“黑社会”可译为:criminal syndicate;“黑钱” 可译为:ill-gotten money;“黑心肠” 可译为:evil-minded等等。
  五、结论
  汉英两民族文化都源远流长。两种语言体系中都存在大量有着隐喻意义的色彩词语。翻译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对等或不完全对等的文化差异产生的语义,都会造成词语蕴涵的特有的语义及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理解偏差或者误解。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操作时,务必要准确把握好色彩词语在语境中用作隐喻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忠实原意,运用恰当的翻译方式,确保其民族特色得以最大程度的尊重。不管语言词语的语符形式、字面意义如何不同,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语言词语在语境中的文化含义这个关键,翻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戴卫平,婓文斌.英汉文化词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郭竞.汉英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对比及其翻译[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4]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张植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莫 颖(1973- ),女,广西宁明人,研究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 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20-02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来的“双基”教育目标扩展到“四基”教育目标,其中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这一概念丰富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力求改变以往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一、“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
选用MC9S12XS128为主控芯片,采用三方位大功率红外检测、舵机控制动力、PWM速度控制等技术,设计一款智能迷宫小车,包括小车的机械结构装配、电路控制、软件编程、控制算法及
如何面对银行的亏损现状房春起,李艳春当前,银行经营亏损问题十分严重,不但影响了银行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束缚了各级领导的手脚,不利于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造成银行亏损既有国家政
掌握数学概念是开展数学思维的基础,学好数学概念才能正确进行判断、分析、推理、运算,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表达语言高度精练。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
新课标强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妇产本身的特殊性,致使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多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患者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较难治愈及对患者生活工作产生影响较大,故目前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1]。而对于急性发作期
目的:命名实体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应用深度表示的方法实现临床上的现病史数据的自动标识。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10 426条现病史句子作为主要的
闽江水秀鼓山青,天高气爽艳阳秋.2004年10月12-14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大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福建闽江学院、福建教育学院协办,以"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