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小议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转变 明确化 科学化 持续 和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也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因此,数学课堂中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对落实新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二、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四、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绝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有许多教学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的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地理解。
  五、多联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六、多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课堂教学,为了实现结果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①了解HBV DNA水平自发性下降在CHB/LC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布特征。 ②探讨HBV DNA水平自发性下降的规律;比较HBV DNA水平下降组和无下降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小学生的语文考试必须坚持着眼整体,进行全面检测。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语文学习习惯等等。因此,我们提出了“笔试与口试并重,分项考查与综合测试结合”的策略,来达到小学语文考试内容的全面性。除此之外,从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这篇文章中我重点谈淡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  一、口试  我们
【摘要】贫困地区教学的许多不足,制约着山村孩子的作文写作水平,本文就教学中的一点尝试,谈谈贫困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口语训练 遣词造句 赏识教育    一、正确引导,重视口语训练  山村孩子整天面对的是山、水、动植物、繁琐的家务事,思维模式和思维空间相对狭窄,又很少得到家长的有效辅导,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鼓励他们多说话,说身边事,说山、水、树的变化,以便培养他们能说、会说并能
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作者在写文章时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会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反过来,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也要在语境的制约和导引下掌握文本的意义,语境是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可见语境在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语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呢?  一、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解读  上下文指的是
“说”就是指小学数学语言的表达;“思”就是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要说就得先想,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从而使两者之间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发散性、创造性,我首先从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
【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多种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为特点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SLE好发于生育年龄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数学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开拓创新,设计出新颖的数学作业形式来巩固和丰富课堂所学。新型的作业是“为理解而做”,“理解”是指个体不只是掌握了信息,不只是他记得什么,而是指可以运用信息做事情,运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才是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应有的形式。  1.新课程的作业布置从统一内容、统一要求向尊重差异、尊重选择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的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幼儿教学的发展趋势,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以提高学生使用能力为重点,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多层次、多视角的思维方式。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现代幼儿各项技能的发展,对幼儿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幼儿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自身信息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
滚动与滑动之间的差别是颗粒分选的一个很好依据。这一原理早已应用于各种形状分选机中。本文介绍了一种专门设计的用以处理回收材料的新型转锥式分选机的试验结果。一种模拟
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由活细胞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产物,对睾丸诸多方面的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在精子发生、发育、成熟、获能和受精能力等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