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平淡为神奇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MA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处理”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第一部分,可分为“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图像的加工处理”两堂课。本文结合笔者上公开课的经历,就“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一课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实践探索和总结。
  一、解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梳理教学设计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
  课程教学设计首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和接受能力。普通中学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和小学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学习,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对图像,从小学时期用“画图”软件进行计算机图像加工制作到初中阶段学习图像的简单加工处理,学生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本节课主要传授图像处理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对以往学习的总结,是对图像知识的升华,使学生在理论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因此,笔者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展示用Photoshop处理图像的经典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为主线,并结合形象的描述方式和学生感兴趣的练习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原本较为枯燥的概念。
  二、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理解分辨率和颜色的概念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了解文件格式的概念。
  2.技能性目标
  掌握用Photoshop调整图像分辨率和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对图像艺术美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用Photoshop处理过的趣味图像,以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
  师:你觉得这些图片是某位摄影师或画家的作品吗?若不是,你觉得是怎么得到的?
  2.新知探索
  (1)多媒体展示两张大小和内容相同,分辨率分别为800×600、200×150的图像,让学生找出区别,并复习像素,引导学生用像素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师:图像的清晰度与什么有关?如有学生说与像素有关,可通过缩放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相同像素数的情况下,清晰度还与面积有关。然后引出分辨率概念,图像分辨率: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的像素数,并解释单位长度是用于打印机或者扫描仪的,因为它们采用的是逐行打印或者扫描的工作机理,其单位为DPI(dots per inch),意为每英寸像素数。相同大小的图像,分辨率高的图像占相对较大的空间,打印或扫描也相对费时。
  (2)任务一(学生练习前师举例演示):在桌面“任务”文件夹中,任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像(分辨率均为1024×768)设为桌面“设置”为拉伸,用photoshop将其分辨率改为320×240后再设为桌面,“设置”为拉伸,放在“桌面”—“任务”—“作业”文件夹内,仔细观察图像清晰度的变化。工具软件:photoshop。
  师对个别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3)师:图像质量除了与分辨率密切相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分辨率和内容相同,颜色分别为24位真彩色、256色、16色和单色的图像,分组谈论产出这种现象的原因。由学生总结出影响图像质量的另一个因素——颜色。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对此给出正确的结论。
  师:说明数字图像颜色存储的原理(如下图)和RGB模式。
  24位真彩色图像往往采用RGB三原色模式,红(R)、绿(G)、蓝(B)为基本色,每种基本色各占8位,用0~255表示这种颜色的不同分量,如RGB(0,0,0)表示黑色,RGB(255,0,0)表示红色,RGB(0,255,255)表示青色,RGB(255,255,255)表示白色。
  (4)任务二(学生练习前师举例演示):在桌面“任务”文件夹中,任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像(均为24位真彩色)用画图分别另存为256色、16色和单色。放在“桌面”—“任务”—“作业”文件夹内。工具软件:画图。
  师对个别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5)文件格式:从“画图”软件的保存类型说起,引出文件格式的概念:图像文件的格式是图像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格式。并展示常用的集中文件格式,如下图。
  (6)任务三(学生练习前师举例演示):在桌面“任务”文件夹中,任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像用Photoshop分别存储为BMP、JPG、TIF和GIF,放在“桌面”—“任务”—“作业”文件夹内,并观察各自文件的大小。工具软件:Photoshop。
  师问:哪几个格式的文件占用空间较小?生答:JPG和GIF格式。
  小节:JPG和GIF是常用的两种图像文件压缩格式。
  (7)多媒体展示如下两组图像,第一组为不断放大的位图,第二组为不断放大的矢量图。
  师问:这两组图像有什么区别吗?
  生答:第一组图像随着图像的不断放大,图像清晰度不断下降;第二组图像随着图像的不断放大,图像清晰度没有变化。
  通过放大图像进行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一张相同的图像放大后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别,通过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后一个教学环节“提出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和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埋下伏笔。
  四、总结
  这是一堂理论性非常强的概念课,采用陈述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学生不会感兴趣,而且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很难从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了每个环节的素材、找出了恰当的问题切入点,采用探索式教学的方式,在几乎每个概念或者结论推出之前,通过有针对性的素材展示、伴随课堂练习的探索性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情景创设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并通过合理的引导,在短时间内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
其他文献
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教师和幼儿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性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使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多年来,我们坚持立足本园、以人为本、以教为真、以研为实,针对现阶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快乐的教研氛围,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合作、团队引领,让教师自主参与
期刊
一、活动理念  归因,即个体对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和解释。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学业成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生活事件之一,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不合理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削弱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业和生活,甚至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归因风格对我们情绪和行
期刊
速度的定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速度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用符号表示为v=s/t。我们要深入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必须从定义方向去理解。首先正确理解单位时间是关键,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单位时间理解为1h、1min、1s;其次对路程在公式中的意义的理解是个难点——路程表示运动物体所运动的轨迹。由以上两点来引入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例如:
期刊
一、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在复习完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基本知识之后的第二课时,在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而且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关于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问题而设计的一节习题课!  二、目标分析  1.继续巩固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特点与基本概念.  2.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应用两种概型下的概率公式(实质就是一个比值).  3.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这类问题步骤,主要是突破口即找出基本事件及A包含的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而这个目的能否达到,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自己愿意学,才能让他们通过具体的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学到知识。例如下面一则教学案例,《故宫博物院》教学片断:  老师:故宫是我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和长城等伟大的建筑一样,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无数国外游人被它特有的魅力所倾倒,作为
期刊
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好故事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启发学生思考。现以《方根的估算》课堂教学为例做一介绍:  这节课中,我运用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这一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叫巴河姆的人到草原上购买土地,卖地的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地价——每天1000卢布,意思是谁出1000卢布,那么他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土地将都归他所有,不过如果在日落之前,买地的人回不到原来
期刊
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通过复习导入:大家能否将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圆的面积呢?学生纷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画有16等分的圆形图片展开热烈的思考和讨论。许多学生都把圓沿着半径剪开,分成16等份,每份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然后兴致勃勃地拼起来,有的将这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剪拼成了一个近似三角形,还有的将圆剪拼成一个近似梯形。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根据转化后的
期刊
仔细研究多家中考题,发现很多考题都是书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延伸,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好每一道习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现就一道常见的几何题谈谈教学后的想法。  例题: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E为AD的中点,BE交AC于F,求证:AF∶CF=
期刊
摘 要:几何证明中,在只有文字语言而没有图形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一题多解,本文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中的一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一题多解;平行    例:已知如图直线AD∥CE,B是直线AD和直线CE外的一点。  求证:∠A、∠B、∠C的关系。  说明:∠B是指小于平角的角。  情况一:如图1  证明:延长AB交CE于点M(如图1.1),  ∵AD∥CE(已知),  ∴∠
期刊
摘 要:教师的提问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必须要吸引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提问 启发引导 生成性资源 数学    我们知道在一堂数学新课教学中,一个恰当的例题引入能给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开头作用。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