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s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学前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视阈下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去小学化”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自洛克的《教育论》发表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采取了多种方法去进行教育,但是与欧洲或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不同的是,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着“小学化”的实际应用;这种小学化的倾向,使学前儿童在接受教育中,学习小学一、二年级教授的内容,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扼制了学前儿童对于教育的兴趣,多数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原因仅仅在于在学校要学习“知识”。从这种普遍的现象来看,我国的学前教育无疑进入了一大误区。
  一、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问题分析
  1.危害及其原因
  首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使处于初始发育阶段的幼儿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易发生疲劳、智力损伤,包括肌肉收缩力差、骨骼硬度小、弹性大、易变形等生长阶段的特征易受到这种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而且,通过端坐、学习、写字、计算,注意力集中比较困难,容易使幼儿在严格监管下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与反感,不利于幼儿生理、心理的良性发展。
  其次,幼儿的天性好动,以感性感知接受事物,直观性强,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增加了意识活动,而且多含有强迫成分,因此,对幼儿的好动天性、游戏天性、愉悦倾向进行了压抑,加上机械化的识记、经常性的测试、强制性的知识重复,使早期儿童受承受了过度的压力,增加了对学习的厌恶,并且导致了心理活动的不健康,重要的是从此在其内心埋下了隐患。
  第三,从天性来看,幼儿多以快乐为主,个性化的特征受到本能的驱使,具有某种天真、好动、好奇之心,而且敏感性比较突出,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灌输与其天性不符合,损害其利益的知识,往往起到了逆反作用,剥夺了幼儿的自身利益,因而在本能化的反抗之下,必然造成儿童心灵的扭曲,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负面效果。
  2.文化视阈下的认知
  首先,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也就是培养人才,使其能够独立、自立、成才;换句话讲就是要达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的思想独立与自由。另一方面,文化的目标是人的培养,而人的培养注重的是天性的良性生成与发展,进一步讲,文化视阈下的幼儿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使其天性得到合理的释放;那么,与小学化的学前教育相比,这种目标与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到小学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危害,理解文化视阈下的学前教育的目标。从而正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文化视阈下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首先,明确在文化视阈下的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是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合理的释放与引导,也就是说:尊重儿童,像卢梭所说的那样“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对其生长及个性发展规律加以承认;取消应试教育对学前教育的负面作用及不良影响。这要求从制度上进行一些革新,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制度的革新非常关键,应用到教育方面,就是更加经济地进行教育改革,使学前儿童的教育,真正实现“去小学化”,使幼儿得到正常的发展。
  其次,要改变家长、学校、社会的学前教育误区。因为人的发展永远处于一种变动不居之中,每个年龄阶段虽然有其固有的特征,但总有变化存在,所以,无论是社会、幼儿教育市场、家长、学校、政府,都应该遵从“幼儿天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审视幼儿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制度、社会舆论引导、改善幼儿教育市场不正之风等来提升对幼儿教育的新认识,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三,改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对接思路。这种学前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形成,而且,在初期就是通过入学考试或测试来完成的,让完成不了数数、拼写a/o/e等的孩子进入“学前班”进行后补式的学习,然而,这种在最初所形成的“教育错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扩张、演化,已经形成了难以改善的“幼儿高层利益之源”,教育机构与幼儿园纷纷打着“上重点小学”的旗号,实现着对新生代的扼杀。所以,需要改善这种不良的思路,错误的背后以利益为先的幼儿教育思路。
  第四,建立示范型幼儿园,大力宣传“让儿童健康起来”的思想,通过试点、宣传造成社會舆论,并利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定,从而在法律上、制度上、思想上、社会舆论上、幼儿教育市场上,形成强大的正面引导,来增加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探讨,利用各种手段与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增加讨论的频率,改善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固有观念,以此推动全社会关注幼儿教育,扩展幼儿教育的研究,净化幼儿教育市场,提升家长与社会对幼儿的关爱。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时代就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真正贯彻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种错误的“小学化”倾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于幼儿的智力、活力的正确引导,尤其是关注知识性的这种传统式教育思维有力地起到了负面作用,对学前儿童实施了某种错误抑制,使其天性未得到合理的引导。因此,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真正通过科学的分析、正确的方法,改变这种局面,在实现“去小学化”的同时,给予学前儿童真正的人性化教育。
其他文献
问国政同志现为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管理局纪委书记。扎根山区三十余年来,他把自己的命运和桃曲坡水库管理局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水利事业,也
通过介绍岐山县农田灌溉设施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田灌溉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尽管对于小学生来说,唱歌是他们最喜欢的音乐表现方式,并且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主要的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对歌唱教学仍旧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学生不能
一、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进行课堂改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生活化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吻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成效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1.可增加学生兴趣  有兴趣就有动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是否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其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成效。数学由于知识比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要合理用好现存的教材,找准“想象生长点”,也即补充教材的文字“空白”,补充、扩展教材的情节“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空白”,放飞学生的梦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想象能力的关键是找准最能触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想象点”。语文课文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幻想,提供了无以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积极开发这些资源。特别是课文中的
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槐乡五月》。2.上节课我们走进槐乡,初步感受了槐乡的景象,还认识了一些生字新词。这些词语能读好吗?出示PPT:白茫茫喜盈盈甜丝丝白
隧洞工程的开挖施工因为受地质条件、施工条件以及安全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而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本文结合石头河黑沟弃渣坝排洪隧洞工程施工对其相关措施进行阐述,与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全社会对于我国各阶段教学工作的质量和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小学阶段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利用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知识、思维及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方法教学的意义及问题,提出了一些小学阶段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方法的教学优化策略。  根据新课改标准及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挥弃讲台,走向学生,走近学生,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迫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点拨、诱导下,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反复实践与积累,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根基性的作用。词汇是促使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奠基石。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词汇教学的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得繁琐,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关注力和持续能力有限,尤其,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更多地采取短暂性的背诵和记忆,从而使得整体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太理想,学生对于词汇的认知和了解也比较匮乏。对此,探究新背景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背景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