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摭谈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各地教师的绩效工资方案相继出台,春节前后都已依照各自的方案陆续兑现,但所引起的剧烈反响也似乎前所未有。大多的议论集中在方案的不完善性,刚性不足,科学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纵观笔者所在县域各中小学绩效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乱象丛生,甚至搞笑,严重影响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场“疾风暴雨”之后,人心涣散,人心惶惶,严重违背党和国家设置绩效工资的初衷。例如:有的学校“官本位”思想作祟,对有关文件置若罔闻,自设门户,高人一等。有的学校论资排辈陋习盛行,人分三、六、九,高、中、低有别。有的学校“远近高低各不同”,亲者有厚酬,疏者只薄薪,高低相怨怒,得利是渔翁。更有甚者,个别学校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抱“薪”入“俗”去,均贫富,或杀富济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平息这场风波,把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关怀落到实处,不至于将好事办坏、善事办糟、喜事办怨,作为一名分管教育教学的基层负责人,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以县为单位,出台的方案应力求科学、完善
  
  目前,各县出台的方案大都大同小异,都是你抄我我抄你,互相“借鉴”,很少有结合具体县情的东西。这对于“绩效工资”这项极复杂、极富挑战性、极富科学性的系统性工程而言,是极端的不负责任。造成当下的乱象,与有关部门的一些“官家”不调研或调研马虎,不“上山下乡”或“下乡”走过场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高职称教师的绩效工资问题也是此次热议的焦点。按照现行的国家有关政策,他们这些人理应少代些课,多做些教学研究。因为,他们还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指导青年教师,促其成长。近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而教育家就必须有深厚的理论,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目前的绩效工资认定工作量时,只顾代课的多寡,而对悉心授徒、潜心向学、教研成果颇丰的专家型教师的工作量集体失语,他们仿佛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不是没有考虑到?不。严格的说,制定政策者大多不是“专家”,是“官家”。因此,也就不奇怪出现“校长的绩效工资不少于全体教职员工平均数的1.4倍”的笑谈,人称“讥笑工资”。又例如,班主任工作量的认定,教育部出台的方案:最高可达一个标准工作量的50%。这对某些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全程负责制的学校是可行的,但对我们这些农村中小学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切合实际。如按此实行的话,农村中小学会出现诸如大学专职辅导员式的专职班主任,那落下的课程谁来教?国家有那么多师资吗?因此,我个人认为,按照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条件,按10%计入工作量为妥。
  
  二、以县为单位,强化方案的刚性和可操作性
  
  为什么还是以县为单位,因为县域情况大同小异,而且绝对权威。上文所说的那些乱象之所以出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各校各自为政,既影响了“权威”,也干扰了兄弟学校方案的实施。农村中小学三五里一校,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各校一策,必然引起某些“信众”的不满。或者,根本对学校几个行政领导制定的东西不屑一顾,几个刺头一挑,方案往往通不过,上面又催得紧,没辙,只好强行闯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逼人上访,而只要有人上访,该校的方案就会被卡,弄得校长里外不是人。不用说有些别有用心的“官长”,确实明里暗里想着自己,难免不公。而以县为单位出台一个刚性的方案,就避免了各校的土政策。再比如“考绩”这一块,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能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唯一依据。但“唯一”并非全盘否定。对农村中小学校而言,除了县统考、中考有刚性的成绩外,其它的几乎集体缺失。如果县里出台统一的政策,规定考绩的具体内容,量化评分,就可避免上下级文件打架,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
  当然,县里出台的方案可操作性是关键,必须细化。不要认为县级部门只是宏观管理,要认识到科级单位也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基础性细胞,学校只是细胞核或细胞质。
  就考绩的细化而言,我认为,县级的统考、中考可算作一部分,如不算,不符合客观实际。另一部分可由多头构成,如教研。有些农村中小学校长自身不学习或者认识水平有限,对教研不重视或重视不够。常常一所学校一年都没人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因而,对投入其中的一些老师而言,他们缺乏“绩”的认可,也严重影响了这部分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一个缺乏教研的人是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的。尤其是在当今各种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潮流下,不因地制宜,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泥沙俱下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对个人进步、学校成长、教育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教研必须划入“绩”之行列,而不是现在的点缀、花絮。
  总之,我希望绩效工资既要奖勤又要奖能。勤应是“天道酬勤”之“勤”。但一味的奖勤,只会造就教书匠。而要造就教育家,哪怕是土专家,还必须奖能,即教学教研的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可兴,和谐社会可期。
其他文献
容山小学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过程中,注重强化信息技术在管理、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学校坚持内涵发展,走“科研兴校,特色立校”之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特色明显,成果显著。  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促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一是开展教职工计算机操作校本培训;二是重视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条件并做好服务工作;三是组建教学方法新、技术水平高的课件制作队伍。学校的学科资源网站多次获得市、区奖励
瑞英小学作为区域内教育内涵发展的先行学校,在教育均衡中默默地奉献,与区域共生共赢,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辐射得越来越广,在给予的同时也发展了自我。  整合薄弱学校,担当均衡发展。2005年,瑞英小学与桂馨、桂堂两间落后的学校整合,整合后,学校规模扩大了一倍,学生达3000人。整合的目标就是让这样一个多元化大校的各个部分实现在优质前提下的均衡协调发展。瑞英小学的领导班子通过以下形式实施整合。①办学理念的输
当前,基础教育在教育教学和后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尊重教育规律,不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发展差异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尊重成为教育中最为缺乏的元素。因此,以“尊重”为价值导向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办学质量成为中小学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难点,也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尊重的缺失    (一)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学与课程缺乏对教
以更高标准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是惠州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教育,则是达成总目标、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惠州市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步骤。  一、以创新教育理念为重点,推进更高标准的教育改革  理念决定思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惠州市教育改革要通过实现“五大转变”,创新理念,更具先进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一是教育均衡发展要从城乡“二元”向“一元”转变,主
和风中学现有2800多名学生,是珠海市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农村高中,其生源是在全市四所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完成招生计划后面向斗门区招生。可以说,在“起跑线”上与市、区的兄弟学校存在着一定差距,再加上学校的传统教育本身又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因此,和风中学将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机制,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加强学习,确立校本教研的基
以往许多学校开展的中考心理辅导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往往只集中在考前一、两周进行;在辅导内容上,要么重知识复习,轻心理疏导,要么只是将心理辅导的内容集中在临考前的情绪调节、应试技巧注意事项方面;在辅导形式上,以大班讲座式为主;在对象上,只是针对学生,没有关注家长的心态。这种形式的考前心理辅导虽然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但由于时间安排偏晚,而且缺乏亲身活动体验的支持,学生自身的心态得不到真实的关注,对
阿琳和小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同吃饭、上课、睡觉,甚至上厕所也要牵手同去,亲密无间的她们被同学们戏称为“东方二侠”。但最近这“东方二侠”的行为越来越古怪离谱,让人难以理解。  先是,两人无视学校纪律,结伴趁课外活动时间出去闲逛,被一位科任老师碰见。我询问她们时,她们却矢口否认。然后,两人动辄以“学校热水供应不足、不及时”为由请假回家洗澡。还有同学反映她们两个总是在自习课上窃窃私语、嘻嘻哈哈,
一、高三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特点    高三学生深知高考对自己的影响及自己的责任,他们对高考有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在学习上有积极的态度、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动机,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刚进入或还未进入高三就已经有了潜在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不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考试和测验成绩比他们的期望值低,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和能力产生怀疑,加重心理负担。家庭对学生的期望、社会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