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措施对于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研究人员从近期我院出生的众多新生儿中随机选取了70位作为本次实验的基本研究对象。实验前,研究人员将所选新生儿每35位划分为了一组,并为第一组取名为对照组,为第二组取名为实验组,在分组时研究人员也严格遵循了随机原则。实验中,护理人员对对照组的新生儿实施了医院的传统护理干预,而对于实验组的新生儿则选择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新生儿护理管理服务;最后,研究人员将所选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以及两组研究对象的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作为具体对比指标。结果:(1)实验组的新生儿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数据之间的差异符合P值小于0.05的临界范围;(2)实验组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态度满意的明显比对照组的高,且数据差异之间也符合P值小于0.05的临界范围;结论:通过实验与结果可以发现,提升新生儿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对于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情况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比传统护理模式的单一使用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较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在逐渐得到满足的同时,全体社会对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新生儿的健康出生有更高的期待,这也使得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进步。在临床上,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无法与成年人相比较,且各个器官和组织发育的尚不完善,使得新生儿在刚出生时极易受到医院环境的感染,这也是影响广大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各个医院应不断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范围和护理程度,提升对新生儿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力度,使得新生儿能够健康无忧的成长,现结合本文内容,对新生儿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为提升新生儿的服务质量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开展此次实验,研究人员从我院儿科的众多新生儿中随机选取了35位作为第一组基本研究对象,为方便后续记录,研究人员为其取名对照组;同时,研究人员选择了另外35位新生儿作为第二组基本研究对象,并为其取名为实验组加以区分。在分组后,为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研究人员还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共计70位对象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并运用严格的对比手段对其分别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不符合P<0.05的临界范围,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对研究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因此,此实验的结论将会具有一定的说明性意义。
  1.2研究方法
  在此次实验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以护理方式为唯一变量,而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具体表现为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实施医院的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则选择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新生儿护理管理服务。最后,研究人员将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作为了此次实验的最终对比指标,以判断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措施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实际统计中,新生儿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具体被分为了:十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种,研究人员在得到具体数据之后还详细计算出了两组的整体满意率以便做进一步的比较。
  2.研究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对比结果
  研究人员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接受整个护理过程中出现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作为了第一项对比指标。并且,经记录可得,对照组中出现感染情况的人数为2人,总感染率约为5.7%;而实验组出现感染现象的人数为0,总感染率为0.0%,可见,两项数据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从而也可以得到:相较于传统护理干预的单一使用,加入新生儿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服务模式更易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具体数据可见如下表一:
  2.2两组护理人员所护理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对比结果
  研究人员将两组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作为了第二项对比指标,并将其具体分为了十分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项,经记录可得,对照组的十分满意和较满意人数分别为15和11,整体满意率约为74.3%,而实验组的十分满意和较满意人数分别为20和13,整体满意率约为94.3%,可见,两项数据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且差异之间符合P值小于0.05的临界范围,这也说明了:相较于医院传统的护理服务方式,恰当加入新生儿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更易于其家属接受,具体数据可见如下表二:
  3.讨论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我院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和临床医生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和诸多案例对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并根据现有护理工作所暴露出的缺点和弊端制定了一系列更具人性化、也更加全面的新生儿护理干预措施。为详细研究此种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预防新生儿受到医院感染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我院特开展了此次实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研究人员从众多新生儿中选取了7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了两组。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运用严格的控制变量法对新生儿护理干预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在此研究中具体表现为以护理方式为唯一变量,并以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新生儿父母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作为比较数据,展开了此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护理模式与新生儿护理干预的有机结合比传统护理模式的单一使用拥有更加显著且高效的结果,其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广大新生儿避免医院感染,从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加入也更受广大新生儿家长的欢迎,而这一优势对于树立我院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也具有弥足重要的意义。因而,新生儿科的广大护理人员应适当加大对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应用力度,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全面且耐心的服务,以实现提高护理质量的最终目的。
  在临床上,为达到上述护理效果,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实行力度,各个医院具体的可行性措施如下所示:通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组织考核等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通过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新生儿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氛围,以提高其与护理人员和医生的信任感等等。同时,由于新生儿这一人群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新生儿科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一直在整个医疗纠纷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人们对健康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了医疗纠纷问题发生频率增加,而全面贯彻“和谐”的社会价值观,为保障护士与新生儿家庭双方的合法权益都不受到侵害,医院也应加大对护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将措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通过完善护理质量体系与提高安全管理的途径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以完全的准备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迎接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邱文波.新生儿科面临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21,38(01):48-50.
  [2]徐伊冰,明学.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强化管理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7):218-219.
  [3]蔡爱琴,郭佳,周彦生,李桂香,李妍.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與护理措施的关系[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478-3480.
  [4]陈青芳,张欢欢,王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新疆中医药,2020,38(02):62-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肝病科患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模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肝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
摘要:目的:评估ICU重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ICU重症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8常规护理)、观察组(n=38心理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分值、护理质量情况。结果:(1)ICU重症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对比对照组患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医疗护理的要求日益严格,特别是儿科。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小孩一旦发病,家属格外紧张、焦虑,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等要求更高,若产生疑问而不能得到及时满意的解答和沟通,常会引发医疗投诉甚至导致护患纠纷,备受社会关注。对护理投诉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护患关系明显好转,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儿科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选择2019.01月~2021.01月于本院就诊的86名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内分泌护理),观察组(糖尿病健康教育)。为探究联合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最终的评价结果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影响下,患者饮食知识、发病机制、依从性、用药等方面的差异较大,观察组为(97.23±1.2
摘要:目的:根据我院收治的内分泌护理患者实际情况,临床研究在护理当中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20名内分泌护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一组患者命名为一般组,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以下均称为干预组,一般组在对我院内分泌护理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对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护士提前接受专业培训,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制定合
摘要:目的:总结12例胸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处理方法,为胸部肿瘤PICC患者保留导管安全继续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08月确诊的PICC置管的胸部肿瘤12例患者采取溶栓、抗凝、悬吊臂、抓握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肢导管相关血栓有效的溶解、血管再通。结论:胸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栓,及时并有效处理能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展、满足患者治疗需要,提
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CNS)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06月期间我院就诊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并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4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其中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治疗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摘要:目的 探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病人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本院78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9例,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是2.56%与94.87%,对照组分别是17.95%与76.92%,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摘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过程之中的应用效果和分析。方法是选取某院2019~2020年9月所收治的30例重度创伤型患者作为参照组,并且在经过急救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程之中,将此2019~2020年30例。重度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且也经过急救和一段时间的治疗,从而关注和计算这两组不同患者相应的抢救平均时间,抢救时间总计值和存活总计值。  关键词: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急救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精神科患者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1年2月期间精神科就诊的患者286例,其中男180例,女106例,年龄分布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5.54±2.14)岁。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监测(意识、生命体征),药物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