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估ICU重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ICU重症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8常规护理)、观察组(n=38心理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分值、护理质量情况。结果:(1)ICU重症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2)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94.74%)对比对照组患者(76.32%)护理质量优良率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行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厇不良情绪,提升其护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是临床中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因患者病情较重,心理负担较大,极易发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ICU重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所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此,本研究针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ICU重症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76例,通过奇偶法用以分组,分别选取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纳入38例。观察组男性选取20例、女性选取18例。ICU重症年龄纳入范围设定26-82岁,计算其年龄平均值是(54.37±11.09)岁。对照组男性选取22例、女性选取16例。ICU重症年龄纳入范围设定26-83岁,计算其年龄平均值是(54.41±11.13)岁。对比2组间ICU重症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P>0.05证实2组可予以对比论证。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患者初入ICU后,对环境十分陌生,加之各类管道设备,其心理上存在诸多不良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操作前对患者解说操作流程和作用,并逐步渗透患者疾病治疗情况,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从而逐渐熟悉ICU病房环境。ICU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较为严重,因此其心理难免存在诸多负担和疑惑,鉴于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情感与心理支持,尤其针对部分疼痛感较强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为其播放轻柔的音乐,并采用心理学方式使其放松,降低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缓解患者疼痛感。另外,对于失眠患者也可通过音乐疗法予以干预,提高患者舒适感和愉悦感,降低心理压力,从而转变ICU重症患者失眠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1.3统计学分析
  76例ICU重症患者数据输入SPSS 21.0实行检验,计数资料(护理质量情况)表示为例数(n)或率(%)的形式,开展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分值)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开展t检验,P<0.05,出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ICU重症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分值比较
  ICU重症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2.3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94.74%)对比对照组患者(76.32%)护理质量优良率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3。
  3讨论
  ICU是现代化医院中的关键组成部分,ICU中均为病情较重的患者,且科室中各项医疗设备及管道设施林立,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研究给予ICU重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结果显示,ICU重症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观察组的ICU重症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优良率统计指标较高。针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心理学技巧予以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给予其必要的情感支持与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患者因生理病痛与心理压力的双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水平较低,部分患者失眠问题严重,护理人员通过音乐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防止患者发生失眠现象。
  综上其述,心理护理于ICU重症患者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乔艳,冷莎莎,武苗苗,等. 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改善研究[J]. 特别健康,2021(5):209.
  [2]杨爱菊. 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4):163.
  [3]伍玉娟,张梅芬,叶锦然. 以音乐干预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129-130.
  [4]侯杰. 以音乐干预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2030-20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疗养员(HC)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入住我院的HC 170例,使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施以传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85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疗养员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
摘要:目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总结聚焦心理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于2020.1-2020.12期间因宫颈癌而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选择88例病人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护理1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2组采用聚焦心理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护理结果。结果:(1)护理1组与2组相比,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差异为P值低于0.05;(2)护理1组与护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诊细节服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主动热情服务、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耐心解答态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导诊,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从中随机选取82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特点后,对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情况等方面有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82例
肠胃是人体内较为脆弱的一个部位,若是发生着凉或吃坏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引起肠胃的不舒服。而现在人们大多热爱快餐等的食品,且生活作息不规律,极其容易引起肠胃疾病的发作。故而在现代生活中,肠胃外科手术也是人体腹部较为常见的一项手术。在患者经历胃肠外科手术后,常常会伴随一些术后的并发症,而手术后并发症又常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手术后的早期,一般是和病理解剖和手术的意外相关;一种是长期后遗症系由手术后的解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糖尿病治疗依存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无一定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2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且平均地将200名患者分为普通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包含健康护理教育措施的观察组,每组各分配100名患者,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下空腹血糖情况以及饮食控制情况,健康运动状况,是否遵医
摘要:目的:对在急诊科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患者,进行急诊科护理干预方式的运用,并对这一护理干预手段运用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参与到本次的调查研究当中来。其中50例患者将使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病症护理,另外50例将使用特殊的急诊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病症控制与治疗。这10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使用急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净化护理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8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血液净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76.47%,χ2=4.221)、依从性(97.06%>73.53%,χ2=7.503)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2.06±5.70)分>(67.21±5.57)分,t=3.5
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9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室停留时间、护理抢救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升高,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首先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肝病科患者各4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模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肝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