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旋律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比较喜欢模仿,敢于去表现,并且还经常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同样的一节课程,在不同的班级,性格特点各异的孩子身上,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火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孩子身上的这个特点,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融入“科尔文手势”,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低年级 科尔文手势
  音乐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教法新颖、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愿意上音乐课,也不愿意接触那些枯燥的音乐知识,甚至把学习音乐当成是一种思想负担。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入柯达伊教学法加以解决,并突出“科尔文手势”的重要性,进而在提升低年级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延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谱教学中的运用,提升兴趣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识谱能力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的一把钥匙,是学生深入音乐学习的基础。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在小学低年段,只有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和掌握识谱知识,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音乐节奏。如果学生依然运用的是死记硬背的识谱方法,必然会抹杀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了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充分的发挥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聪明才智,大力的挖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想象能力,对复杂的音乐识谱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小学生的识谱教学中编写一部分顺口溜儿歌,并结合科尔文手势,让学生识记,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够激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注意的是,在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二、在音阶教学中的运用,夯实基础
  在小学低年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音准进行训练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柯达伊教学法中所呈现的科尔文手势教学法就是通过不同手势在身体前方不同高度,表示音阶中不同音的高低起伏。而对于音阶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对音准的把握。小学低年段学生,刚刚接触音乐,音乐学习的基础特别差,识谱能力也很薄弱,对音阶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比较薄弱,而通过科尔文手势在空间状态中表示的位置以及运动的方向,能够帮助小学低年段学生较好理解和掌握音阶的变化,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
  众所周知,音阶在音乐学习中占据基础地位,是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唱好歌曲的必备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先用科尔文手势对不同音阶做不同的手势展示,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对手势所表达出的音阶音高进行演唱练习。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神经记忆,才能够达到教学中的要求,并不断培养学生对音阶的内心听觉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科尔文手势和口头模拟演唱相互配合,相互交织,以达到音乐教学训练中的要求。例如,在教师运用科尔文手势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演唱音阶之后,可以调换过来,让学生做手势,教师模拟演唱。总之,教师在小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要灵活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节奏教学中的运用,建立联系
  节奏在音乐中是灵魂所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科尔文手势中,节奏教学尤其特有的训练方法,这是根据节奏教学在小学低年段音乐中的现实需要设计的。它和以往的节奏教学不同,在柯达伊的节奏教学方法之中,并不是每个节奏都念“Da”,它里面每个节奏都有其特殊的读法。
  在小学低年段的音乐教学中,将节奏从诸多的音乐要素中分割出來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多去引导学生将节奏和身体律动结合起来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在律动中体会到节奏的存在,并逐步的完善自己的内心感受。每个学生对于节奏中的不同时值,可以给予一个相对于的音节发音,在反复练习之中,逐渐的分离出音节符号、发音与相应时值的记忆,并建立起稳定的认知联系,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节奏。在柯尔文手势节奏教学中,通过把节奏贯穿于做游戏等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节奏知识。
  【结 语】
  总而言之,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音乐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在整个音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意义。“柯尔文手势”能够有效激活音乐课堂的识谱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音阶变化,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静.小“处方”,功效“大”——以柯尔文手势激活音乐课的识谱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6(07)
  【2】望素华.谈科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5)
  【3】陈继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Z1)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通过师生之間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的方法,充分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快乐写作,让学生享受作文带来的乐趣,让小学生面对作文不再头疼。  【关键词】  小学作文 由趣而情 文为心声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更是难点内容,小学生在面对作文的时候总是感觉困难,认为不知道从何入手,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写
期刊
【摘 要】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大语文视角下的作文指导,离不开生活中的作文课,无论是语文教师,或是其他教师,甚至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作文指导的最好施教者。如何上好生活中的作文课?首先要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其次要创设情境,善于引导,在调动创作积极性的前提下,完整成篇,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关键词】  生活作文课 情境创设 创作冲动  将作文课的外延扩展到日常的生活中,这是作为一个家长、一个语
期刊
《呐喊》中有14篇文章,细细读来各有各的思想,特别是渗透了各种人文思想,其中一些都成为经典,如《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本质,《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而我每次读完《呐喊》,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总是——《明天》。光看题目,会以为这是一篇给人带来希望的文章,“明天”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可是看完文章,才发现《明天》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单四嫂子在绝望中无助地挣扎。  《明天》为我们讲诉了发生
期刊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怎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怎样上课才能高效?……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思索,一直在探寻,努力找到一条适合包钢实验二小的育人之道。循着教育的本质,包钢实验二小提出了“身心健康,向善向上”的育人目标。心灵的美好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所以我们秉承着育人先育心,养人先养德的理念提出了我校的“内驱力下的主动教育思想”。  一、秉承立德树人,培养“向上向善”品质  育人先养德,立德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人生之基,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及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只有抓住教育教学中的良好契机和细节,找到孩子喜欢的方式唤醒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 品质培养  很多老师或家长都认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等各方面都还没适应,所以让他们自觉按要求去做好
期刊
【摘 要】  在当下中国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于各学科的具体课程来承担。依据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语文课程价值之所在。在本篇文章我想要研究一下通过提高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以想象作文为依托,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儿童想象力:思维训练,为想象打下“根基”;经验对接,为想象提供“温床”;音境创设,为想象插上“翅膀”;学科融合,为想象搭建“桥梁”,来谈一谈如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的写作应当具有真情实感,写出真正发生的事情,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真事 真情 小学 作文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学生无从下笔,或者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没有真情实感,这些都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严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學生的写作应当具有真情实感,写出真正发生的事情,抒发自己真实的感
期刊
【摘 要】  “写作兴趣本身就是写作能力,而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是班级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及学校教研团队老师们贴近儿童思维,合理开挖主题,以乐激趣;链接课堂内外,巧设体验活动,以新激趣;搭建交流平台,体验写作成就,以勇激趣。让儿童真正爱写作,乐交流,享童年。  【关键词】  儿童 写作兴趣 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写作教学首位要求:“对写话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学方法提出多样化的要求,但最终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充分凝练语言,通过语言的恰当表达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实现语文教学情感和价值观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语言和情感两个方面阐述其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并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语言 情感教学 初中语文 应用  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的典型代表,在初中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