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变革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作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如火如荼,但改变大多发生于课堂。如何实现“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仅课堂变革远远不够,还要开拓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渠道,做到多向发展、协同并进。作为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重要手段之一的作业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視。笔者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设计为例,分析作业变革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作用,实现小作业、新设计、大推动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业变革;实施策略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教育是深圳市南山教育的新目标。它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发展、结合国情、展示南山教育风采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业变革正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笔者正研究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了,教育质量才会得到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是相对传统作业提出的,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创意设计综合实践型作业。它基于飞速发展的未来世界,着眼于未来人才即将面对的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世界,以未来为中心,加上机遇、挑战、未知、想像、创新等学生未来需面对的各种个性化体验情况的作业设计核心和附加属性,设计不同于传统作业的一种全新作业体系,是与课堂改革相适应的作业。
  一、作业变革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作业变革是相对传统作业形式提出的,基于核心素养所呈现的以学生为主体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式多样的、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学生的创意设计型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有多样化作业、分层次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型作业、自主化作业、创造性作业等形式和体系。
  二、作业变革的价值呈现
  (一)作业变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曲线,知识没有巩固就会遗忘,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金字塔理论(图1)指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可达到90%以上。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图2)表明,每个人都有优势智能,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作业设计中要更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增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传统的机械性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扼杀了学生想像和创作的能力。内容单调统一的“插苗式”作业远不能满足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需求。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在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如,在学习了认识地图和说明方向的口语交际后,学生会在路上观察周边环境,并将它绘制成社区地图。这样不但训练了方位感,又与实际生活真实地发生联系;又如,学习完李白的诗歌后,为李白写一份简历或为他的诗歌出一份宣传海报;再如,学习完书信的格式后,设计一封特色书信等。这些创新综合型作业的设计不仅活泼有趣,而且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发展,知识得到了巩固,文化修养进一步增强。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特色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时代的元素,如,让学生设计创意导学单、个性练习单等,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如,到社区中去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制作一份倡议书,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有别于传统的教师单向布置作业,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它更能驱动内在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
  在这个作业体系里(图3),有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作业,如,到大自然中观察一朵花,并做成发现日记,记录植物的特征;绘制社区的手工地图;到图书馆当义工,写写心情感受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作业中,参与并了解社会,从而增强责任担当,勇于实践和创新。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更综合的素养,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未来社会需要能够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课程和作业体系。
  创新的综合型作业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作业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育人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如果还用传统的作业形式,无疑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浪潮的,所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过时的学生。他们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也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未来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不断钻研学习,改变传统观念,研读作业设计的专业书籍,自主设计作业类型,并付诸实践,及时反馈跟踪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未来 ”创新综合实践型作业是一个丰富的作业体系(图4),下设了多种类型,如,多样化作业、分层次作业、实践性作业、趣味型作业、自主化作业、创造性作业。大类下又设小类,如,作业超市类、想像表演类、逐级闯关类、劳动教育类、实地调查类、美育操作类、设计创新类、实验发明类等。每一种作业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通过变革作业设计,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三)作业变革推动教育高质发展
  课改之后,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业设计却少被人重视。在笔者发布的一个问卷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53.33%的学生写作业的热情并不高,21.67%是敷衍了事。20%的学生做作业需要家长监督。作业类型比较多的是65%的抄写作业、61.67%的读背作业、66.67%练习册上的作业。其中,有66.67%的记忆复习类作业,41.67%的作业和生活没有联系。虽然有这么多不乐观的数据,但却有95%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有趣却有挑战难度的创新作业。可见,学生天性是愿意创新和挑战的,只是长期以来作业设计的不合理磨灭了学生的求学欲望。
  课堂、课后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作业变革无疑是对课堂改革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能按需定制,创新形式,生动内容,对教育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作业变革的实践研究
  (一)形式变多,高效解决问题
  单一机械的作业,磨灭了学生的热情和探知的欲望。更有甚者,想方设法逃避作业,隐瞒情况。长此以往,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作业变革从形式的丰富性着手,如巩固生字,从抄写转变为制作精美的生字卡片。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势必对字形、字义认真观察和了解;再如积累语句,从读背转变为录制音视频,学生为了得到赞美,会一遍遍练习,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还如练习作文,从日记或小练笔,转变成漂流日记或者美篇小练笔等。
  传统作业变成了形式多样且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比起枯燥的作业更能提高效率,从而解决知识点的巩固问题。
  (二)内容变趣,创意点亮生活
  将作业内容变有趣,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展示创意。如,学完《桂林山水》后,设置趣味导游词作业:请你来当小导游介绍桂林山水,你会怎么介绍呢?请构思一篇有趣的导游词,投票最多的将被评为最美导游。这样的作业内容有趣好玩。學生上网搜集资料,作业做得图文并茂;又如,预习时布置体验批注作业:你读到哪儿最有趣呢?可以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并批注在旁边。这样的预习好玩有趣,课文成了绘画园地,学生都画得很认真;再如,学习完《古诗两首》,用学生绘制的手抄报办一期古诗展等。
  作业内容有趣,学生是乐意尝试的。这些有趣好玩的作业和生活产生了联系,让学习生活更明亮多彩了。
  (三)主体变换,个性智造未来
  教师单向布置作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削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变换主体,给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设计的作业空间。如作业超市,将同类型的作业设置成选项,自由选择,满足不同需求。如,自主设计作业,自主设计导学单、设置考官词语听写、自主设计个性书签、自主个性课文预习单等。
  这些自主选择、设计的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培养学生的创造智力,这些能力都是未来人才需要的生存能力。因此,以作业为抓手,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得到培养,未来中国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有想法、有创意、有个性、有智慧的公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能力发展,广大教师要将作业变革重视起来,通过持续总结创新型作业模式,开发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作业体系,从而渗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整个教育系统进行良性循环。作业变革将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能起到真切实在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杨芳.探析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J].才智创新教育,2017.
  [3]王帅.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8.
  [4]姜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研究[D].鲁东大学,2017.
  [5]祝小晶.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
  [6]魏晓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群建设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7]麦峰.关注教师发展 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高质量的小学教育[J].北京教育,2019.
  [8]李炳亭.教育改革一定生发于课堂[J].中国教师报,2015.
  [9]成卓.深化教育改革开放 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N].海南日报,2019.
  [10]王俊杰.变换的“容颜”,不变的“气质”——谈课改三十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变与不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48-49.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强调语言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要以语文实践为基础。而低段阅读教学处于关键的起步阶段,必须立足于基础、着力于兴趣、着眼于发展。本文以一年级“我爱我家”课程为例,阐述教师如何抓住各领域的内在联系,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机会。
“池塘之底”,一所以“问题少年”为学生主体的寄宿制学校,恶作剧、调皮捣蛋、自暴自弃,甚至故意伤害,这些种种的恶劣行为曾经充斥着整个校园。马修老师,“池塘之底”的新任学监,通过努力和付出,让“池塘之底”变成了温暖、快乐、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家”,马修老师是如何做到的?我认为,这源于他充满智慧的师爱。师爱,让“池塘之底”的孩子们转变、成长、收获,也给他们的人生指引了光明的方向。本文意在从《放牛班的春天
【摘要】在网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网络短视频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具有时长短、印象深刻、能超越时空局限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日常教育中,并且效果显著。作为班主任,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短视频的教育力量来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关键词】网络短视频;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  班主任德育工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仿佛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指引》及东莞市教育局和南城街道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要求,我校详细制定了《南城阳光第二小学线上教育实施方案》,结合防疫实况,创新教学方式。教师们每天精心制定学习任务单,线上各显神通耐£、指导、答疑;学生们下线积极参与强化防疫、认识习俗、经典阅读、学习新知、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宅”家快
【时事背景】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后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由36组围绕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题构思的主题彩车和重点突出各地民俗民风和十八大以来在各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各省区市和港澳台34辆地方彩车组成的游行队伍,是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彩车设计和制作,牢牢把握国庆70周年和新时代总基调。通过人与车的有机融合,体现时代的记忆
【摘要】六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处于懵懂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无法对是非曲直进行独立判断。为了能够进一步让小学六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本文通过分析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时存在的問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使学生
近年来,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着力打造“融教育”特色,提出实施以“文化引领、环境奠基(融雅环境)、融情德育、融汇课程、融智课堂、融悦团队、融育活动为支柱,并最终实现:促进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和谐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目标——引领学校创新发展。为此,学校在“融教育”引领下,视教师为学校特色发展第一资源,引领教师、依靠教师,激活教师内生动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多层次淬炼,推动教师高位发展。一支有理
在目前班级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理方法中,学生们成为了奖励和惩罚的被动接受者。而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旨在启发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正面管教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一、正面管教下的问题解决  正面管教关注的是让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责备他们哪里做错了。因此,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用平等、尊重、和善而坚定的理念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
【摘要】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师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爱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红线、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苦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有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智慧云梯,善意是搭起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灵之桥,新意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课堂结构,提出的问题,使用的语言,呈现的方式,都应突出一个‘趣’字”。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简练语言;数量关系;旧知衔接;动手操作;转换角色  兴趣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果学生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