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人的自我意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既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讲中国的崛起或中国和平崛起。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选择前一种表述。因为崛起的主体是从无到有,是陌生的,是需要审察认识的;而复兴的主体则是重新归来者,从而是可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供人温故知新者。因此近日施密特与基辛格对话共论中国之际,曾非常明白地说:“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从未有抢夺别国领土的传统。至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大国,我并不认为中国会背弃这一伟大传统。”他信任中国,是因为中国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历史传统,并因之而有一个可以认识的本来面目。
  19世纪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以朝贡体系为主体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曾在东亚建立起一种局部的世界秩序,一种大体上可以和平相处的世界秩序。自从欧洲人的殖民扩张达到东方之后,朝贡制度便常被拿来与之相比附,并在各种解说中往往走样。其实就其本来面目而言,朝贡与被朝贡既不是用武力的强势逼出来的,也不是由经济的强势逼出来的。在近代之前的两千年漫长岁月里,中国能够影响周边并在实际上深度影响了周边的,主要靠的是文化。
  惟其如此,辛亥革命后十年,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犹直言“有人认为自从有了日本这个国家就有了日本文化,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用现代的话来说,所谓日本文化,其是东亚文化、中国文化的延长,是同中国古代文化一脉相承的”。又说“日本依赖中国文化形成自己文化的时期相当漫长,其政治、社会的进步是一点一点逐步完成的”。他叙述了一种历史事实,也表达了一个历史学家对中国文化的敬意。而同日本相比,朝鲜与越南在地域上更切近中国,在文化上也更切近中国,其间先后在他们的国家里建立的科举制度尤其典型地表现了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仰慕,以及自进于中国文化范围之内的愿想。因此,作为一段具体的历史,以朝贡维系的宗藩关系,是实现于中国文化向周边传播和周边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之中的。就其历史内涵而言,周边对中国的朝贡,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朝贡。与之相表里的另一面是,宗藩关系以“事大字小”为应有的伦理。这种伦理决定了中国对藩属是权利小而责任大。藩属以朝贡为礼仪,而中国则在藩属有难之日不能不出力扶持。近代中国的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自身正在困境之中的中国人正是被这种宗藩责任拖着进入历史漩涡的。而究其底里,这也是中国文化能够感召远人的地方。
  与这种以文化影响周边的历史相比,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化历史过程重重震荡,并在震荡中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意识在剧烈变迁中的步步破裂。中国的近代化起源于向西方借法,之后,由19世纪而20世纪,中国人先后以日本为师、以美国为师、以俄国为师,与此相对应,是中国先后出现过日本化的时代(清末新政)、美国化的时代(国民政府)和俄国化的时代(共和国前期)。
  与这个过程同时发生的,则是外力逼迫下的中国人越来越急迫地向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追究积贫积弱的责任,并以其口诛笔伐的言之滔滔,直接促成了时起时伏而又四面弥漫于社会思潮之中的激烈反传统和全盘反传统。由此形成的推论以能够接受现代化的中国只能是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中国为理路,而表达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和屡起屡挫之后的愤怒和意气。随之而来是中国的自我形象在人心中的节节破碎。
  比之日本的明治维新一面接入“文明开化”,一面又自觉地守定形成于自身历史和文化之中的“和魂”,中国人所经历的这种引西潮、反传统是一个深度搅动和大幅度搅动的过程。其直接的结果是现代化还没有实现,中国在文化上已丧失了自我。而后,是曾经在两千多年岁月里以文化影响了东亚的中国人不得不转过身来,变为文化上的被影响者和被支配者。而本应承担文化自觉的知识人,则身在风会所煽和相互影响之中,成了最难自立骨架的群体。这种由历史留下的惯性至今还没有消失。
  三十年来,我以读史为业。而多见的是西人说冲击反应,我们也说冲击反应;西人说在中国发现历史,我们也说在中国发现历史;西人倡社会史,我们也倡社会史;西人倡区域史,我们也倡区域史;西人倡后现代主义,我们也倡后现代主义;西人倡新文化史,我们也倡新文化史;西人倡城市史,我们也倡城市史;西人倡生活史,我们也倡生活史,等等。产出于西方世界的这些史学流派和史学理论不是没有道理,但它们的因果、问题和理路都来自它们的那个世界,从而它们的因果、问题和理路未必都是中国人的因果、问题和理路。我们指望用这种办法与西方人对话和接轨,但没有自己的因果、问题和理路,则对话和接轨无异于应和而我们仍然是受众。
  三十年来,出自西方的各色史学流派和理论潮来潮去,灌入了种种新的名词和新的表述。而来去之间所留下的稳定的东西、固化的东西和可传承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其原因所在,一方面,是彼邦的史学流派和理论自成一种尺寸而没有办法罩得住中国历史的事实,以及中国人对这些事实的深度思考。另一方面,是引来这些东西和景从这些东西的中国人太过全神贯注地跟着走和照着做,遂使其中本有的合理性始终成为一种不能内在化而进入中国历史中大问题和核心问题的夹生东西。而跟着走和照着做,显然都是缺乏文化上的自我意识。
  现在都说: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比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深入。这里的中国人当然是指知识人,由此常常会形成自负。但很少有人注意的是,在知识人,尤其是年轻知识人中也常见对美国的了解比对中国的了解更深入者。而这一面显然是不值得自负的。19世纪以来的近代化变迁,造成了中国社会里知识人和大众脱节,沿海和内地脱节,城市和农村脱节,制度、思想的变迁和社会的基层结构脱节。身在这种历史造成的脱节之中,而取法的榜样又常常在西方,因此从沿海看内地,从城市看农村,从上层看下层,以及从当下的中国看历史的中国,对于20世纪以来的知识人来说,便会在视野中和取向中比从中国看外国更远。就中国的知识人之所以为中国知识人而言,这种里外倒置同样是缺乏文化上的自我意识。
  时至今日,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之中,从而正处在不断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之中。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又面对着一个充满猜疑的世界,并不得不回答种种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问题。前者需要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后者也需要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因此,文化自觉不能不成为今日中国的一个要目。
其他文献
导论齐格蒙特·鲍曼(1926-),作为当今世界上研究现代性问题最著名的社会哲学家之一(当代三大现代性理论家:吉登斯、贝克和鲍曼),其现代性思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
除纯学术研究外,任何研究工作都要有“问题导向”,都要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由学术的使命决定的.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都迫切要求我们本
从工程设计和实践出发,阐述智能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原则,并对住宅智能化的系统构成、集成、网络接入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d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概念:线索的清理20世纪初期,象征派统治着俄国文坛,传统学院派的文艺学更是一路奉行着折衷主义,方法驳杂,没有一块专属于诗学本身的净土;文学看起
2014年10月湖北女诗人余秀华的新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火速蔓延,引发了一场大众热议.无论是在私下场合还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上,余秀华的那句“穿过
壬辰之秋,年届本命,吉星当头。接到牛津大学邀请,出国英语考试过关又获上海市教委资助,进世界顶级学府梦想成真。  到了牛津之后,我的民俗学专业背景让我对“异域风情”别具敏感与激情,于是试探着向《上海采风》主编刘巽达先生“请战”:能否以“写写玩玩”的行文方式写一组类似于“民俗随笔”的文章?异域风情,田野调查,民俗比较,文化反思……将思考融于散漫文笔中,一扫“论文体”的枯涩与呆板。主编大人答应得不很爽快
江南水乡诗意的情调,使苏童禀赋了南方人的细腻;六朝金粉的华丽颓靡,遗存在吴地的民风中.在两者的浸润之下,形成了苏童独特抒情风格.在细微的叙述中编织唯美绮丽的诗意语言形
新形势下长江港口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有利于我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打造,有利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有利于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衔接,有利于沿江地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形势下长江港口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走廊,着力打造一体化的资源要素配置市场,着力搭建有利于区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的平台,着力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着力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我出生于1933年,在人生旅途中,已经走过了80个春秋.其中可以追忆、反思之事,不可胜数,但最重要的、占时间最多的,还是我长期所从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如果从1954年夏天考
今年5月20日,我与约百位师生在华东师大参加了由民俗研究所王晓葵教授主持、松冈环(Tamaki Matsuoka)女士所作的“我为什么要调查南京大屠杀”的演讲。演讲会分为上下两场:第一场是放映松冈环编导的85分钟的纪录片《南京——被割裂的记忆》,它曾受邀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特映;第二场则是松冈环结合PPT、用日语(由一位日语博士翻译)演讲了2个小时,包括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松冈环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