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幼儿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谈谈其对策及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早期教育
阅读对策 早期阅读 环境创设
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孩子们就对周围那些色彩鲜艳,画面形象生动、突出的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新《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至关重要,让幼儿置身于丰富的阅读环境中,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接受书面语言,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的语言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成人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引导幼儿接触阅读环境,与环境互动起来,在此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的训练,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早期阅读内容
教室是一个无声的语言环境,室内的一切物品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对象。以往,在幼儿园汉字教育是个禁区,因而为了让幼儿认得自己的物品玩具,避免被扣上“小学化”的帽子,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不同的标记,这即是教师劳动力的浪费更是幼儿认识资源的浪费。其实,汉字本身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标记。因此,将幼儿名字的汉字代替标记、给幼儿熟悉的物品匹配汉字是将汉字融人环境创设的第一步。如:给幼儿每人制作名字卡帖在凳子后面、给他们的茶杯、毛巾等物品贴上汉字,在教室的各种物品上如:钢琴、电视机、柜子、黑板等均贴上汉字,在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等挂上相应的文字,即给孩子提供了认汉字的途径,也方便了教师尽快正常组织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就会记住自己和同伴们的名字,认识室内各种物品的汉字。又如:在孩子吃饭之前,先让幼儿猜猜今天可能吃什么菜,将前几天的菜谱分别罗列在黑板上,通过幼儿的回忆以及结合生活经验,猜出各种菜名,然后将菜分给孩子,教师将今天的菜名再罗列在黑板上,让他们在观察及品尝地过程中记住今天的菜名。
二,围绕园本特色,班级主题环境凸显早期阅读的氛围
1、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幼儿人园后,接触最多的环境是活动室,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呢?我们充分利用主题墙面装饰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墙饰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审美性,也是幼儿触手可及的、最常接触的。如:“新年快乐”主题墙饰,大班的幼儿对新年这个词有了一定的概念,而且对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看法和愿望,根据这一点,我布置了“新年愿望”墙饰,孩子们将自己的愿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请老师帮忙记录自己的新年愿望。把这些五彩的图画呈现在主题墙上,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去关注和欣赏,并在此过程中互相交流想法。
2、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
《纲要》中提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突然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兴趣倾向、新行为的出现、反复提问和追究特定事物、同伴争议等,这正是机会,捕捉他们,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满足发展的需要。例如,08年奥运年,孩子们对奥运吉祥物关注的非常密切,五个福娃的可爱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幼儿脑中,每一个福娃的名字、颜色他们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当我问他们福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能把奥运会比赛的项目都一一说出来吗,他们却糊涂了,产生了许多争议。于是我就引导孩子回家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和信息,第二天,孩子们带回很多有关奥运的资料,于是,我就利用走廊这块主体墙面,和幼儿一起布置了一项“奥运专栏”。他们从原本的模糊到现在的清晰,无不显示出他们对奥运知识的兴趣,通过幼儿主动地查看,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3、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指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蓝猫淘气三千问”是我班幼儿最喜欢去参与讨论的一个墙面,在查阅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而且经常能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我就利用幼儿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节生成课程,将幼儿的问题再次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相互的讨论中发现答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而是要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能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三、结束语
要让幼儿主动的阅读学习,教师必须以自然快乐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3]周兢,《早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
[4]《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
【关键词】早期教育
阅读对策 早期阅读 环境创设
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孩子们就对周围那些色彩鲜艳,画面形象生动、突出的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新《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至关重要,让幼儿置身于丰富的阅读环境中,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接受书面语言,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的语言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成人应当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引导幼儿接触阅读环境,与环境互动起来,在此过程中加强早期阅读的训练,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早期阅读内容
教室是一个无声的语言环境,室内的一切物品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对象。以往,在幼儿园汉字教育是个禁区,因而为了让幼儿认得自己的物品玩具,避免被扣上“小学化”的帽子,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不同的标记,这即是教师劳动力的浪费更是幼儿认识资源的浪费。其实,汉字本身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标记。因此,将幼儿名字的汉字代替标记、给幼儿熟悉的物品匹配汉字是将汉字融人环境创设的第一步。如:给幼儿每人制作名字卡帖在凳子后面、给他们的茶杯、毛巾等物品贴上汉字,在教室的各种物品上如:钢琴、电视机、柜子、黑板等均贴上汉字,在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等挂上相应的文字,即给孩子提供了认汉字的途径,也方便了教师尽快正常组织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就会记住自己和同伴们的名字,认识室内各种物品的汉字。又如:在孩子吃饭之前,先让幼儿猜猜今天可能吃什么菜,将前几天的菜谱分别罗列在黑板上,通过幼儿的回忆以及结合生活经验,猜出各种菜名,然后将菜分给孩子,教师将今天的菜名再罗列在黑板上,让他们在观察及品尝地过程中记住今天的菜名。
二,围绕园本特色,班级主题环境凸显早期阅读的氛围
1、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幼儿人园后,接触最多的环境是活动室,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呢?我们充分利用主题墙面装饰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墙饰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审美性,也是幼儿触手可及的、最常接触的。如:“新年快乐”主题墙饰,大班的幼儿对新年这个词有了一定的概念,而且对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看法和愿望,根据这一点,我布置了“新年愿望”墙饰,孩子们将自己的愿望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请老师帮忙记录自己的新年愿望。把这些五彩的图画呈现在主题墙上,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去关注和欣赏,并在此过程中互相交流想法。
2、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
《纲要》中提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突然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兴趣倾向、新行为的出现、反复提问和追究特定事物、同伴争议等,这正是机会,捕捉他们,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满足发展的需要。例如,08年奥运年,孩子们对奥运吉祥物关注的非常密切,五个福娃的可爱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幼儿脑中,每一个福娃的名字、颜色他们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当我问他们福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能把奥运会比赛的项目都一一说出来吗,他们却糊涂了,产生了许多争议。于是我就引导孩子回家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和信息,第二天,孩子们带回很多有关奥运的资料,于是,我就利用走廊这块主体墙面,和幼儿一起布置了一项“奥运专栏”。他们从原本的模糊到现在的清晰,无不显示出他们对奥运知识的兴趣,通过幼儿主动地查看,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3、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指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蓝猫淘气三千问”是我班幼儿最喜欢去参与讨论的一个墙面,在查阅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而且经常能提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我就利用幼儿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节生成课程,将幼儿的问题再次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相互的讨论中发现答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而是要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能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三、结束语
要让幼儿主动的阅读学习,教师必须以自然快乐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3]周兢,《早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
[4]《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