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hipa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全国中小学也相继开始了教学改革之路,作为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初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并且逐步为高中的学习做准备。要想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语文基础,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基点,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改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为高中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各中学应该审视自己的实际情况,排除落后的教育观念,转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探索出真正适合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地为学生和教师减负,减轻他们对教学的排斥心理。所谓的“新”,不只是教材的新颖,更是教学方案、教学理念和教学职业道德的新,它不是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而是要贯彻到具体行动中去。
  二、 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解读
  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由于时间紧张、工作繁忙等一系列原因,对教材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了解,主要建立在照搬教材理念的基础上去授课,没有把教材内容深化整理,归纳成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只是大概让学生了解意思,没有指出其中的真正重点,导致学生只能做到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种行为不仅让教师对于教材缺乏必要的理解,还是一种没有合理利用资源、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 教师缺乏教学的创新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方案,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教师多让学生从阅读、查询生僻字、了解写作背景、归纳大概意思等方面下手,每篇文章的教学方式千篇一律,让学生厌烦。需要教师清楚的是,教材内容或许是一致的,但是教学方式一定不能始终如一,如果一直翻来覆去地使用一种套路,将教与学固定在一个模板中,不但会让教师心生懒惰,也会禁锢教师教学方式的发展,导致教学故步自封的局面发生。
  (三) 教师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授课者,学生是听课者,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環节。但目前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把控着课堂的节奏,学生只是被动的旁听者,自主性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课堂发言率,让课堂变得沉闷起来,从而再影响到教师身上,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怀疑,形成恶性循环。
  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丰富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应该转变对教材的看法,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依赖的工具,更应该把它视为朋友,合理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本身的篇幅是有限的,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应该是有限的,而是要站在主人的立场上,认真地对教材加以研究,从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二) 寻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语言是一个灵活的交流载体,与语言联系紧密的语文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参照固定的套路去教学,也不能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去教学,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学习语文这门科目,是先有学才有考的,而考试的目的也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状况,所以千万不能因为应付考试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趣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考点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感悟语文的美妙,让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和自身教学的特点,也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比如说,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时,要事先模拟出可能会发生的课堂情景,并将相对应的对策记录下来,以备需要;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尽可能顾及每位学生;课后,教师要及时地向家长反馈了解学生的状况,从中得到启发,再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附庸者。新课程对双方的位置做出了全新的解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旧式观念,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打破学生作为旁听者的旧局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每个环节中,提高自己与教师的互动频率,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小组活动、语文游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成为独特的发言者和思考者,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友谊,最终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效率。
  四、 结语
  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要将教学改革的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有机遇就有挑战,虽然教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既然走在了改革之路上,就要不畏艰难地走下去,积极大胆地创新。不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只有认真地研究它们之间的影响联系,才能让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黎世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0).
  [2]朱笑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D].苏州: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吴古城,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语文听、说、读、写教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拓展眼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在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抑制着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设计导入环节、适时点拨指导与组织课外阅读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与基本策
引黄必引沙,泥沙问题一直是制约引黄事业发展的关键。该文在进一步理解、分析泥沙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对泥沙处理的“底沙处理法”进行初步探讨,着重对直接抽取式、连续冲洗式、扬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一个教育热词。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之外,还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内容要求,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文中,我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内容要求,就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说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重点阐述“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一、 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重量都是极为重要的。根据新课改
摘 要: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过程当中,将微课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来进行调整和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微课应用时间不长,教师对其经验积累较为匮乏,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微课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本文就以关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游戏话教学策略的引入能够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尽可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改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引入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本身有鲜明的年龄特点,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表现欲望。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