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观和隐喻话语的阐释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话语的阐释需要语境提供线索。本文从传统语境观对隐喻话语阐释的局限入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隐喻话语的阐释就是受话者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关联为目标而进行的话语推理的过程,即受话者通过认知语境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获得最佳关联,从而理解隐喻话语含义的过程。
  关键词: 隐喻话语 传统语境观 最佳关联 认知语境观
  一、引言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Richards发表了《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语义学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力量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原来单一的修辞层次发展成为哲学、认知心理学、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由此隐喻研究从修辞、哲学、语义、认知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隐喻理论,如对比论、替代论、互动论等等。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将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纳入语用学的研究,使语境理论与隐喻阐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语境理论对隐喻话语理解的重要作用,以及该理论对理解隐喻含义的不足之处,进而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认知的角度,论述和解释了隐喻话语阐释过程中传统语境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二、传统语境观
  (一)传统语境和隐喻阐释
  传统的“语境”概念,几乎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范畴,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的方式,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李勇忠,李春华2001:26)。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特定的意义所依赖。对于任何话语,包括于隐喻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其特定意义或者说是语用隐含意义的获得取决于具体语境。Ortony等人的实验也证实,理解具有充分语境的隐喻所花的时间比语境因素不够充分的隐喻所花的时间要少。对于前者,听读者具备更多的推断前提,较易找出隐喻的意义;而后者提供的可推断的背景知识不足以推断隐喻的含义(彭增安2006:78)。束定芳(2000:209—219)也指出,语境本身的特点、说话者特征、语境信息数量的多少、人类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交际者阐释隐喻话语的含义。例如:
  (1)God,to me,it seems
  is a verb
  not a norm,
  proper or improper.
  (上帝,对我来说,似乎是个动词,
  不是个名词,
  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例(1)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是指导人们的行动,不一定专门属于某个人。“动词”具有使动作用,用来隐喻上帝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而名词有专有名词和非专有名词之分,其所指的事物也同样有分别。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方面的知识,则对这个隐喻的含义的理解恐怕不会很深刻。但是该例句把语境,即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看成一种客观存在,认为这些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这些传统的语境观虽然能帮助了解语境对理解隐喻会话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对于解释某一隐喻话语的含义时却无能为力。
  (二)传统的语境观的不足
  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随着语境的变化,同样一句话,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每个隐喻的喻义不是一个,而是一个喻义集,体现出喻义的不可穷尽性。比如,
  (2)Internet is a public bathhouse.(徐章宏2007:70)
  对于不同的受讯者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动态变化的语境中,同一受讯者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3a)Internet is a place which is open to all kinds of people,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s.
  (3b)Internet i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3c)Internet makes people thinks alike.
  传统语境无法解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不足所决定的。其一,传统语境观没有对受讯者是怎样理解话语的机制作充分的论述,因而不能完全解释语境是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如交际者是如何利用语境因素对话语含义进行推导的,交际时为什么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现象和误解现象等。其二,传统的语境观本质上把语境看做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往往忽视语用主体的中心地位,过分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把交际双方置于被动地位,这就使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失去了选择语境的主动性。实际上,在交际过程中,施话者不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交际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还会主动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为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言语环境。
  三、认知语境观
  (一)认识语境与关联理论
  斯珀波(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以关联为原则,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认知活动。交际时,讯递者将传信意图,即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发出刺激讯号,对受讯者明示他的意图。为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受讯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传信意图支配,由词句等语言形式实现的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因此,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了“认知语境”这个概念。他们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受讯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中的一组。正是这些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而不是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由此可见,关联理论不再囿于传统的语境概念,它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受讯者在话语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挑选的一组假设。这组假定来源于受讯者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中的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其中逻辑信息决定某个概念可以与什么概念联系及怎样联系;百科知识信息是对与该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假设(即人对该概念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性状的认识);词汇信息是对用于表达该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的认识(包括词汇的句法特征和语音结构等)。   显然,认知主体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甚至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认识深浅也不尽相同。既然语境是心理产物,那么不同的交际者的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这样便可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因人而异,而同一个人的认知语境也会随着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
  认知语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传统的语境观所不能回答的交际中的误解和不理解现象。例如:
  (4)A: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B:He is another Shylock.
  B所说的Shylock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此人非常吝啬,是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B将Tom比作Shylock是想要传达这样的信息:Tom这个人吝啬。如果A没有看过这部喜剧,头脑中就无法组织关于Shylock的认知语境,也就无法理解B这句话的含义了。
  因而可见,认知语境对于话语理解至关重要。在交际过程中,受讯者将新信息所提供的话语假设与记忆中已有的语境假设相结合,经过推理得到新信息的语境含义,从而达到了语境效果。
  (二)认知语境和隐喻阐释
  认知语境是被人系统化了的知识结构,由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构成。根据最佳关联原则,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交际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理解话语时,受讯者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刺激讯号,而且倾向于与这些话语最相关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而且,推断隐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假设和不断否定的过程。所以说,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彭增安2006:80-81),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受讯者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的语境假设上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例如:
  (5)John is a lion.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喻。A lion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凶猛、残忍、贪婪。但讯递者没有直说“John is brave,cruel,and greedy.”。而是用了一个隐喻来说明,这样一来,受讯者必须依靠认知语境找出其关联。
  隐喻意义又有强隐含与弱隐含之分,隐喻的理解需要受话者假定施话者的话语具备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调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在互明的认知语境中,构建出语境效果,获得结论,即推导出一系列的弱隐含。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旧的语境假设会产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语境假设,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中,寻求隐喻的最佳语境假设也就是寻求最佳关联。隐喻意义是受话者通过关联在推理过程中补足出一系列隐含前提即语境假设而实现的。其间的补足隐含前提,就是在现有语境的基础上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以便在扩展了的语境下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从而最终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例如:
  (6)A:Do you like football?
  B:I am a Brazilian.
  例(6)中,B的回答“I am a Brazilian.”。乍听起来跟语境毫无关联,因此A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找、建立关联,从而达到最佳语境效果,最后获得该话语的暗含意义。从隐喻的工作机制来看,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认知环境,使A获得“B是巴西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知道“巴西人爱踢足球”这个相关语境假设。这样,A就以这两个假设为前提进行逻辑演绎推理得出B喜欢足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的阐释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此,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一种随意交谈,跟其他话语一样,需要受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四、结语
  认知语境将认知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揭示了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心理思维过程和认知状态。认知语境观把语用主体置于言语活动的中心地位,将侧重点从讯递者转移到了受讯者,视交际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影响话语理解的认知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建构而产生的(何自然,陈新仁2004:121)。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隐喻话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语境和情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认知语境观对隐喻话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隐喻话语理解的推理模式:认知-推理。受讯者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获得最佳关联,从而理解隐喻话语的含义和讯递者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Sperber,D.
其他文献
已知地球半径为R,一只静止在赤道上空的热气球(气球离开地面的高度很少),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为w0,
本文归纳了概率创新题的四种类型,旨在探索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一、递推型 递推型概率问题往往与数列相关。一般要从概率问题入手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再结合数列的
做题不能追求数量,而要讲究质量,要学会以点带面,多角度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的怪圈.选择好题,选择成功!为此,我们特推荐以下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
2012年是课改省市的第六年高考,随着第六批省市区的加入,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已实行新课标高考.由于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
我们在坐标轴上进行仿射变换:
2015年暑假我写了一篇文章《全面剖析“酸碱中和滴定”为2016年高考化学把脉》,该文章发表在《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使用)的2015年第9期上。2016年高考刚刚结束,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高考试题,这一看竟发现我写的文章还真的对考生考试有帮助,竟然与两道高考试题紧密相连,这也说明《中学生数理化》杂志作为一种老牌(我在1989年读高中的时候就看《中学生数理化》了)优秀的杂志,她既注重求实、创新、博
遗传规律在高中生物中属于重点内容,基本上每年高考都考,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分值也较高.遗传规律主要包括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主要考查两对等位基因,以及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
职业院校课程设计评价是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判断职业教育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构建职业院校课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政策性、系
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是中学阶段所学的一种重要的变价金属.铜的还原性较弱,一般只会和强的氧化剂反应.高考中常以铜的性质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情况
早在上个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儿童教儿童”的主张,明确表示对幼儿同伴资源的重视。本文结合社团的特性,探讨了如何在社团中实践连续性混龄教育模式,并就其实践成效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