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锥管增量成形扩口工艺研究

来源 :塑性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扩口成形在加工长锥管精密零件时存在局限性,将增量成形技术引入金属管管端成形,针对304不锈钢管扩口变形的成形特点提出了一种长锥管增量成形扩口工艺,设计了合理的试验工装.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了管端增量成形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初选并预测了管端扩口成形缺陷,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滚压头的进给,成形区底部材料发生失稳屈曲,因此,在长锥管扩口成形中存在成形极限,而影响成形极限的主要因素为摩擦和扩口高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道次成形改进方案.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后工艺的可行性和成形件的可靠性,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并节约了成本.
其他文献
针对整体式窗框结构门内板型面复杂、成形时在窗框位置易出现开裂以及生产稳健性差的问题,基于材料力学原理,建立了预工艺孔参与成形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各参数对成形的影响,提
该研究建立了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测定白酒酒精度的检测方法。通过1H NMR检测手段,建立了基于白酒中亚甲基与水羟基峰积分比与酒精度的拟合曲线,相关系数为R 2=0.9947;建立了甲基峰位置与乙醇浓度的拟合曲线,相关系数为R 2=0.9918,线性良好。对验证酒样进行测定,拟合得到酒精度比标注酒精度相对偏差<0.02,测试结果满足食品安全法要求。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白酒中的酒精度,操作简单,为企业及检测部门批量检测提供一种快捷方
为了揭示先进高强钢板在冲压成形后回弹随时间而改变的时效回弹行为,对DP780和TRIP780钢板进行了U形件冲压和圆筒件剖环试验。对U形件角度和剖环开口位移在卸载后10 s至84 d内的回弹量进行了跟踪测量,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建立了计算时效回弹量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DP780和TRIP780钢板冲压卸载后均有显著的时效回弹行为,总时效回弹量约为初始回弹量的3%~5%,回弹量随时效时间先快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在材料不同、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冲压件的时效回弹速率不同。在U形件冲压中,DP780钢板在卸载后3
以518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双桥剪切试样进行了面内扭转实验,引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实现了对扭转角的精确测量,得到了基于DIC方法的扭矩-扭转角曲线,与通过理论角速度计算的扭转角曲线相比,DIC方法显著减小了对扭转角的测量误差。通过引入有限元模型更新技术(FEMU),在大变形条件下对应变硬化曲线进行了参数标定,并与正向计算得到的曲线进行了比较。经过FEMU技术优化后的硬化曲线与单轴拉伸状态下的曲线更加接近,获得的应变范围更大。进行了剪切断裂实验,得到了扭转实验过程中剪切带中心位置的应变路径,验证了
以DH5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wift硬化模型和修正的幂函数(MPL)硬化模型描述了材料的塑性流动行为,仿真结果显示MPL硬化模型单轴拉伸工况下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吻合更好,表明MPL模型更适合描述DH590高强钢的硬化行为。设计了4种不同应力状态的试验,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C)获得了DH590高强钢在不同应力三轴度下的断裂极限应变,通过参数拟合建立了DH590高强钢的修正的Modified Mohr-Coulomb(MMC)断裂极限模型和Jchnson-Cook(JC)断裂极限模型,并
通过XRD试验获得了中锰钢板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奥氏体转变与应变之间的规律,中锰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应变量的增加呈现出非线性下降趋势.由马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得出
采用电磁感应辅助的热拉伸实验、红外热像仪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等手段模拟了热冲压成形AA7075汽车车身零件的制造流程,研究了变形温度、板料变形量、自然时效时间和烘烤时间对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变形温度可以提升热冲压成形AA7075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变形温度对零件强度的提升较小;在成形过程中,变形量越大,热冲压成形AA7075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越低;自然时效20 d以内,热冲压成形AA7075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基本不变,自然时效时间大于20 d,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针对车门内板零件邻近区域的冲压开裂与起皱问题,基于Autoorm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结合网格应变测量试验,从材料性能、成形工艺及局部工艺补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
采用不同角度的铆模对直径为西6 mm的7050铆钉进行试验,研究铆模角度对镦头微观组织及绝热剪切带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铆模角度会影响铆钉镦头各区域的变形,镦头内出现明显
研究了高强双相钢的动态力学特性和本构模型,以典型双相钢材料HC440/780DPD+Z为研究对象,对静态力学性能和应变速率为0.001、0.1、1、10、100、200、500和1000 s-1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获取了关键参数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多种经典本构模型方程对测试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通过对比曲线拟合度发现,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非线性的Johnson-Cook修正模型的拟合度最高;在此基础上,结合Swift模型和Hockett-Sherby模型,并引入应变速率强化项,构建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