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让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要以口语训练作为突破口,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努力使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并对中职语文教学怎样融入职业教育进行了设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开放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1-01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我们怎样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成为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之一。为了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增强。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融于教学实践中,使语文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环境
  1.拓展课堂空间: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的开放性,强调把学生的学习融入社会、走进企业、与工作实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相结合,就必须体现这种开放性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时,安排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的闭环线路。为使学生对学习语言的要求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就安排学生进入饭店、宾馆、旅游景区等场所,以顾客或游客等身份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语言进行实地了解和体验。完成教学任务后,再让学生回到课前的体验场所中进行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那么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社会生活大课堂才能帮助他们从接触、领悟、体验到升华的蜕变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到,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把它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这不仅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内化教学目标: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学习《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前,就安排学生去实地调查服务语言的使用要求,通过换位体验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服务语言要求的学习。这一做法效果很好。从实地考察和上课情况可以看出,学生非常积极主动,收获也很大。过去,我们只专注于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当他们被动的成为接受教师的灌输容器时,几乎没有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我们没有真正确立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地位,没有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成为内在需求时,他们才会认真地对待,自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熟练地运用各种仿真情境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首先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服务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而练习到位更具实效。其次,在目前延展语文课堂、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来教学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授《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餐馆点菜和导游实地讲解这两个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从简单移动课桌椅到完成了模拟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较好地运用了刚从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要点,这种看似虚假的情境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在相互鼓励中表现了很强的学习欲望,使这一教学要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把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
  1.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工具性”是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融合的基础。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了基础。这段表述指明了中职阶段语文教学仍然属于基础阶段教育,同时也强调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今天把语文教学放在职业教育的大课程背景之中时,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能力也就突出其对专业技能学习所具有的工具属性,这也是语文教学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基础。也就是说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种工作,听说读写能力都是他们学习和实践的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有待加强,并进一步把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教学《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时,把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力争在语文运用能力和旅游专业技能两者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设计本课的第一层目标“服务语言的规范性”时,我们就从语言的形式规范和程序规范方面着手,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选词恰当,用句规范,充分体现表达能力中对于发音吐字、遣词用句的规范化要求。在另一个层次的目标“服务语言的技巧性”中,把训练重点放在语速、语气、语调和重音等基本技能上。
  参考文献
  1.刘岩 中职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王琳 将服装设计专业元素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鲁素花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其他文献
学位
警力配置问题事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各地公安机关反映最为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警力资源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引导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中先秦儒学是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又是以孔子,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初步探讨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
当你写完一篇稿子,请“三思而后发”:一思,假如我是一位读者,是否有兴趣看这条新闻,看后能否得到有益的启发?二思,假如我是一位编者,要考虑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里面有没有假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大重难点,如何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将决定孩子今后的语言表达发展,也是新课标要解决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引领近期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更应该重新认识,转变思想,从而提高孩子的习作热情。  【关键词】习作热情 习作模式 习作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再婚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随着老年人再婚率的提高,诸多影响老年人再婚的不利因素也随之而生.其中,财产争议因素影响较大.怎样解决好老年人再婚的财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儿童的医疗保障直接影响着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保护和家庭、社会的稳定。研究农村儿童的医疗保障现状对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0-0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色。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使得语文教学突出了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 下面我以《广玉兰》一课谈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