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方法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大重难点,如何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将决定孩子今后的语言表达发展,也是新课标要解决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引领近期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更应该重新认识,转变思想,从而提高孩子的习作热情。
  【关键词】习作热情 习作模式 习作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8-01
  
  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习作更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如何让孩子在习作中其乐融融呢?
  一、转变授课模式,让孩子肯听爱听
  与其严肃地说是教习作,不如说成激发更合适。
  1.蹲下来,我们同习作。
  在习作课上,总喜欢站在教学者高度的我,看孩子习作,然后读,评,打等级,判定结果。殊不知孩子们是很不情愿将自己的秘密与人分享,更多文章的内容是子虚乌有,胡编一气。好文章更多的途径来自借鉴和模仿。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肯把自己的心事、经历变成文字写下来呢?是他们表达能力出了问题还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历?绝不是!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是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出了问题。“你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孩子们在这样的信任危机中,习作态度当然是冷漠的,写的内容又怎么会激情澎湃呢?
  记得一次偶然的习作课,我们写关于童年的话题,“老师,你的童年是怎么样的?” “我的童年可比你们的有趣多了。”“你都玩些什么呀?”“去邻居家玩纸片、打玻璃弹,去溪沟里翻螃蟹、抓小鱼,去山上摘松果、挖兰花,去田里抓青蛙、采马兰头,去湖边野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自己也讲得唾沫横飞。我忽然觉得是不是可以来一个共同习作的比赛,于是我很快地宣布了比赛,孩子们当然愿意和老师比比看了,反正输了也不吃亏。说也奇怪,短短20几分钟,很多孩子都完成了平时要一节课甚至几个小时才勉强完成的作文,而且质量还挺高的呢。
  2.讲出来,我们共快乐。
  当我读着自己的作品时,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当孩子们听着我的故事时,他们的眼睛是那么明亮、可爱,他们的文字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真实。读真实的作品,哪怕文笔是那样的稚拙,总能勾起我们许多的遐想,难道这样的文章还不能算是好文章吗?所以我觉得,“习作的精神——回归真实”是很重要的。
  有了这次体验,以后的习作、练笔,我自然忙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转换专权式批改方式,让孩子会批会改
  “你的习作怎么是学生改的,这明显是不行的!”某老师被教导主任问了话,作为语文老师,我也觉得作文还是自己老老实实地改算了。至少大部分语文老师是这么认为的。改习作,这是老师的“专利”,学生怎么可以“越权”呢!可每每老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出来的习作,学生连看一眼都不愿意,甚至老师的评语也很难入学生的法眼,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哪个等级。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根本没把习作当成是自己的创作,而只是一项任务,任务完成,拿到一个认定的成绩,自然乐得丢开这种烦恼。
  既然如此,作为特等菜的习作何不也端上学生的餐桌,大家同参与同咀嚼,味道也许就出来了。俗话说:大家吃,味道就是好!但如何培养他们修改习作的方法这个过程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首先是教孩子们怎么评,然后是怎么改,接着是在互评互改中力求提高。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具体得法的指导,让学生既能发现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不足或失误,又能从别人的习作中吸取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精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三、转化习作应付考试模式,让孩子愿写乐写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沈江峰先生《课题研究——改变教师行走方式》的报告会,他就高中习作的模式化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为高考服务的模式化习作训练,不仅没能让我们的孩子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相反三年的高中习作练习,我们孩子的习作水平在走下坡路。
  由此我想,我们的孩子的习作模式是不是缺乏一种创新的元素?
  我也经常发现,如果不加限制地让孩子们自己定个主题,他们的文章总是比较精彩的,然而一旦限定了主题,反而写不出一篇好的文章了。有的孩子甚至还抱怨没东西可写。怎样才能让他们有东西可写呢?我想是不是可以把写作的模式换一下。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保留住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不是更好吗?
  总之,激发孩子习作热情的方法是层出不穷的,我的“三转变”思想只是一个粗浅的尝试,是否能够真正为习作领域激起一点波纹还值得商榷,但是如果老师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必定会有许多更大的收获,学生的习作之路也必能走得更轻松,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增昌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其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穿越式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以及阅读方式的探究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穿越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7-0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泛且造成的损失严重。频发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为影响我国政治
本文就王莽改制受到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影响做了简单分析,可以说,内圣外王之道既成就了王莽也毁灭的王莽,王莽改制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失败,而是儒家乌托邦思想的失败.
责任与民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时必须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公民对人民主权的让渡赋予了政府执行公共行政活动的权力,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共行政行为要对公民负责。随着经
学位
警力配置问题事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各地公安机关反映最为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警力资源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引导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中先秦儒学是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又是以孔子,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初步探讨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
当你写完一篇稿子,请“三思而后发”:一思,假如我是一位读者,是否有兴趣看这条新闻,看后能否得到有益的启发?二思,假如我是一位编者,要考虑这条新闻有多大价值,里面有没有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