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实践活动,民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达成的民众共识,另一类是尚未达成的民众共识.其中,具有逻辑关联性的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是第一类的具体表现;制约民众共识形成的理论共识、制度共识、区域共识是第二类的具体表现.国家必须及时发现和科学引导民众共识,让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众共识尽早形成内在契合,进而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最终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胜利.
其他文献
<正> 《蓉桂之旅》是叶老在一九四二年从成都到桂林的纪行日记。“艰苦之局,今年为最”,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五个年头。日寇大举进犯,“浙省几已全陷”,“赣、粤、滇战事皆甚紧”,“通货膨胀,……各业危机已不远”,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四月十六日,傅彬然先生从桂林来到成都,邀请叶老到桂林拟定开明书店
蜗牛是一种雌雄同体的低等软体动物,从出壳到产卵需要4-5个月的时间,一年能产卵1-7次,每次产卵70-200只,法国蜗牛年产卵400只以上。蜗牛适宜在潮湿而温暖的地方生长,一年四季均可养殖。主食各种蔬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浙江在工业基础、自然资源、政策扶持等诸多不足条件下,凭借体制机制创新先发优势,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浙江现象”、“浙江经验”。不仅如此,
【正】 一、缪氏抄校《永乐大典&#183;顺天府》的由来《永乐大典&#183;顺天府》存卷七至卷十四,系缪荃孙从《大典》中抄出,原为缪氏旧藏,后归李盛铎,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
<正> 原因和结果,本来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这一对范畴被运用到刑法中,研究行为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同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也是各国刑法学者所注重研究的课题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许多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将本人对其中几个问题的粗浅看法提出来,以求得指正。
人们通常把粮谷类食品分为细粮和粗粮.一般来说,细粮是指碾磨精细的米面类制品,如精白米、富强面;而粗粮是指糙米、标准粉及玉米、荞麦、高粱、青稞、燕麦等口感较粗糙、口味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使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产阶级学者以科学技术方面的这些变化为理由,提出了一些所谓的“新观点”,即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而变成各个阶级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社会”了。目前,这些论调在资本主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