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15-01
  从2003年工作至今,我已执教十个年头。回顾我这十年教学之路,既有初登讲台的昂扬激情,也有随之而来的挫折与考验。这期间,有几件教学事例对我的教学思路和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我不能忘怀。
  我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的教师生涯实际上却是从高中开始的。2003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一所市重点高中任教,在这里,我同时体验着压力和动力。我暗下决心要尽快在业务上成长起来,于是,我埋头备课,查阅相关语法书,跟学生争夺做题量,备课簿上罗列众多知识点在课上向学生们一一输出,每日往复,无不如此,觉得自己充实又快乐。我那时一直以为:高中的课堂就该这样,老师满堂灌,一节课下来就是我讲你听的过程。没想到,期末学生评教,对我的授课赋分很低,评价是授课形式单一枯燥。我很不平衡,付出了劳动,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我马上就怀疑学生评教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满怀抱怨与不满。上课时,我观察学生的反应,他们都一片沉寂。我心里一动:难道错怪了他们?难道我真的忽视了自身不足?课后我冷静下来,回想我上课的情景—自己忙碌于教案和板书之间,跟学生少有互动,一节课结束,学生和我都累够呛,知识点多得都要把头挤爆了。换位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想要这样的课堂吗?我内心期待这样的老师来授课吗?不!我渴望的是寓教于乐的课堂,我欢迎的是充满愉悦的氛围!想到这,就不难体谅学生的评教了。
  从此,我在备课时开动脑筋,挖掘教材中可拓展的内容,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如我在讲“Cultural Relics—warming up ”时,给学生留作业,让他们自己寻找相关信息,再把查找的内容在课上与大家分享。让我高兴的是,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出色,上台发言的学生有的展示古迹图片﹑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该地历史风俗;有的干脆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还有的就人类至今未能解决之谜讲了一些猜想。讲的人兴致高涨﹑津津有味,听的人不断感叹﹑惊讶,掌声不断。而我,只起到组织和衔接的作用,从以往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这堂课让学生也让我打开了眼界,了解了课本外很多知识,我很欣慰,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安排。
  多亏了评教,使我发现了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不是停留在计较打分低的个人得失上。高中学习虽以高考为最终目的,但高中也是拓展视野和提升思维的阶段,学生在成长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同步成长。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它不单是知识点的传授,这是任何一个合格教师都能做到的,它是需要教师用心琢磨﹑反复构思的,教师的视角决定了他(她)带给学生的高度,所以,积极面对评教,提升教学水平,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2009年,我结束了在高中六年的教学工作, 调到了一所初中任教,教授初一学生英语。我们区实行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五四制,初一又被称为“小六”,即小学六年级,所以初一学生的年龄是很小的,尤其我习惯了多年来跟高中生大孩子打交道,乍来初中接触这么多小朋友, 感觉他们真的是可愛得很。
  刚开始,我心想:教初一学生ABC, 这有何难?可没想到,问题不是出在教学上,而是出在课堂管理上。以前教高中生, 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很强,课上几乎不需老师督促和维持纪律,学生自己就懂得抓紧时间,即使有溜号现象,老师一个提醒也就好了。可初中生和高中生差异太大了,我在教学伊始恰恰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仍将重点放在授课上,没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学初课堂纪律还好,成绩也挺好,渐渐地就越发不像样子了。有的学生之间传纸条,有的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画画﹑看课外书,甚至有学生课上起哄接话﹑与老师顶撞。课堂状态关系到教学成绩,结果该班的总体成绩逐渐下滑,形势不容乐观。这时我意识到这群可爱的学生带给我的却是可悲的后果。我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事情怎么会恶化到这种地步呢?
  我反思问题出在自己和学生两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我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仍用老办法应对新局面,教学策略没有随教学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2.我把注意力全放到授课上,而非管理上。长久以来,使课堂管理出现漏洞,纪律下滑,牵涉到成绩下降。
  3.在接班之初,我应该制定课上规范,尽早抓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因为学生小就忽略学习习惯的培养,造成日后更大的麻烦。
  4.教育是长久的工作,我应该时时处处监督学生言行,保证制定的规范推行下去并一以贯之﹑坚持住,不能今天我管了,明天我又不管了,自己先失去了耐心,使学生对规范产生轻视。
  二、学生方面
  1.心理因素
  “小六”学生年龄小,意志力、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他们也想学习好但付出的艰辛不够,即愿望好却心理准备不足;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
  2.客观因素
  (1)小学英语教材相对简单,词汇量少,试题难度小,而初中英语教材知识点增加,词汇量多,试题难度加大。学生对中小学教材衔接不太适应,有的学生本就小学基础不好,初中又没跟上,对英语失去兴趣。
  (2)各个家庭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程度各异,有的家长不懂英语又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导致孩子在学习初期就放弃不学、自甘落后,课上听不进去,精力无处释放,就出现了课堂违纪。
  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教师要守住这块阵地,控制好自己的课堂。在一开始就要把住纪律关,把有不良倾向的行为遏制在萌芽中,制止一切与课堂无关的小动作,不能视而不见,任由事态恶化,对师生双方造成伤害。
  一年后,我接手新的班级。开学第一堂课,我就提出课堂要求,包括听讲、笔记、作业、考试等。起初也有学生违纪,这回我绝不姑息。无论哪一方面,若有违纪,无论优生差生,都有相应的措施,一视同仁。班级慢慢规范了近两个月后,逐渐养成了好习惯、走上正轨,班级成绩不仅稳中有升,我还被学生评价为“严而有理”“严中有爱”,将我写进日记。
  这两件教学事例只是我教学生涯中两朵小小的浪花,使我每每想起,心海里总是掀起一阵涟漪。这些年来,多少青春岁月积淀着感悟,丰富着我的生命体验。做一名教师是我珍贵的生命历程,它让我且行且思,与学生一起成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仍会继续努力,积累经验教训,为我所爱着的事业和学生继续追求!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10-01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从前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步伐,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以愉悅的情绪研究问题,发挥潜能,拓展思维,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11-02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当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否认语言符号系统处于主要地位,非言语符号系统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厚此薄彼”的现象。所以,在新媒体教学时代,对课堂中教师使用什么样的非言语符号形式,如何使用这些非言语符号形式,以及
6月14—15日,曲江县审计局举办座谈会和邀请省劳模作艰苦创业报告,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该局局长首先回顾了80年的光辉建党历程,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21-01  小学生刚刚学习英语时,因为年纪小,注意力很难集中等问题,学习英语很吃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大胆开口、大声说、
[目的]报告4例牙骨质撕裂临床病例的同时,从牙骨质撕裂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以后牙骨质撕裂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接]4个不同年龄的患者因为牙龈肿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工具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之一。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创作工具、学习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的教学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片断。为了更好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本文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 ; 网络环境 ; 语文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课堂导入,既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又能触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情境,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
1927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1月14日清晨,农民自卫军攻占了黄安县城,旋即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
抚顺煤田生成于新生代第三纪,是世界上闻名的特厚煤层之一。煤层走向大致东西,南北顿斜,南翼煤层倾角近似30度,北翼为逆掩断层所切,倾角35~60度。煤层分为五个自然分层,厚度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因此,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把“互动教学”落到实处,起到实效,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问题 ; 自主学习 ; 合作讨论 ; 交流探究 ; 练习评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