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课堂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阐述了课堂提问的几种技巧,有助于指导和研究课堂教学提问。
  关键词:语文 教学提问 提问艺术 激发兴趣 双向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088-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也相应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渐渐被启发式教学所代替。要求在课堂上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是以教为主体,而现今是以学为主体,教为启发引导,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不管课程怎样的改革,提问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提问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提到恰到好处呢?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而达到深入理解本堂课所讲解的内容。因此,课堂提问也成为一门艺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它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这几年来我的教育实习来看,发现语文教师的提问无效、无序、无章的现象存在的较为普遍,教师的提问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因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技巧,并且在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个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师若不能谐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本文着重从提问的技巧方面加以阐述。
  (一)课堂提问必须有新意,具有趣味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课堂提问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思维,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避免多而杂的问题分散学生的整体思维。
  学习文章要从整体着眼,感知整体,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及主要思想。局部的精读,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整体。整体理解是基本目标,提问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而纷繁琐碎、零打碎敲的提问则偏离或失去了目标。学生思维也是一个整体,是由观察感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联想、比较辨别、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过程组织起来的。提问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去理解各种问题。掌握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
  (三)提问应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提问要重迁移,利用已学知识去阅读新的文章,利用阅读去写作,利用已具有的勇力去想象、创造,举一反三,扩展知识领域。所以,还要编排一些迁移性的联系实际的问题,避免在课文的细节上纠缠不休,絮叨个没完。
  (四)课堂提问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思维发展心理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的水平或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思维发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要。
  (五)课堂提问要和其他教学手段、方法配合,开成读、写、练与听、说、写熔于一炉的完善的课堂学习结构。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的容易。这是指在听、读、重读、抄写、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时时这样做。”在适当的时候,课堂提问尽可能与上述几种技巧相结合,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举的几种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虽然不能囊括语文课堂提问所有的技巧。但其优势之所在也只能从实践中得以论证。不过话又说回来,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也有自己一系列对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本论文所论证的一些技巧只是我认为不较好的,如果不以为然,不妨试之。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论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教师都应当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做到:(1)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语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2)鼓励求异。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否定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研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与所交待。(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站起来不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是对题意没有正确领会,有时是由于紧张而无从说起,有时是虽基本掌握但还不够满意,因而不敢回答等等情况。这时,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作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辅助性的问题引导作答。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发而不发,也让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让他复述一遍。这种评价的做法对转变差生,大面积是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有效的提问,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和领悟理解来掌握的。有效的提问,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提问,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和实践。在提问的过程中,对学生传授和检查知识、鼓励和教育作用是处在统一之中的,教师能理解和把握这一点,是提高提问效率的保证。
其他文献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播电视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拜人民为师,向生活学习,采制播出了一大批饱含实践热度、生活温度和情感深度的优秀报道,推动了许多
目的通过轨迹分析模型了解MSM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索MSM人群中PrEP预防措施去抑制化性行为现象。为在我国进一步开展PrEP的深入研究及后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为MSM的HIV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概率抽样法在重庆、新疆、四川、广西四地招募并筛选MSM进入PrEP临床试验队列研究。基线问卷调查后,将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并发放HIV预防药物,在第12、24、36、48周进行随访调查
为探讨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后茬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9在贵州省绥阳县进行了5种冬种模式(A:冬闲-水稻;B:油菜-水稻;C:蔬菜-水稻;D:马铃薯-水稻;E:绿肥-水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082-01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学历史课如何上,如何上出精彩的历史课,如何让学生如沐春风地享受世界五千年文明的滋养,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即产生学习历史的乐趣,又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既能载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进入理想的大学,又能终身受益,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是中学历史教师目标追求。广大历
随着科学的发展,作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声、光、电等物理因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我们从1960年开始研究低频交流电流(50周、220伏)处理种子或蔓茎对作物的增产效果
摘 要:在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挑战心理,激发探求热情。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086-01     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他们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不久,既感到好奇有趣很想学好,同时总是感觉很难学
现代植物生理学发现一些植物的绿色器官在照光条件下进行吸氧及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光呼吸。大豆、小麦、水稻等大多数温带植物均属于高光呼吸植物。光呼吸释放的二氧化
试验目的大豆缩垅增株是依靠群体增产的有效栽培措施。近年来在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推广面积迅速扩大。但是各地采用的方式不同,不注意措施配套,收到的效果很不一致,有的生产
一、三系的基本概念杂种优势,无论在动物界还是植物界都普遍存在。我们的祖先在很多年以前就已在生产上使用骡子是马与驴的杂种,既具马的优点又具驴的优点。植物上使用杂 F
退火是一种只涉及水和热的物理改性技术,通过改善淀粉的结晶完善度和促进淀粉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程度受淀粉的组成和淀粉颗粒内结晶区和无定形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