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三忌”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yongji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的课程标准修订以后,提出了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将运算能力作为十个关键词写进了课程标准,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计算占了很大部分,一线的教师也都非常注重计算教学,综观当前的计算教学,存在诸如情境创设过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的不够、练习设计缺少深度等问题,如何改变这个问题,使计算教学真正落实到位,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总的来讲,计算教学要做到“三忌”。
  一、忌学习情境脱离数学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落实计算教学。因而我们可以看见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落实一个计算内容。很多时候,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出现了牵强附会的现象,一节课看似轰轰烈烈,实质上真正涉及计算的教学却少之又少。因此,在计算教学中不是不要创设情境,而是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要依据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数学本质。
  教学“整十数加减法”时,一教师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操场上同学们在进行体育活动,跳绳的有10人,拍皮球的有20人,踢毽子的有30人。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问题。由于教师没有说明怎样的问题,学生在提问中就出现了:操场上什么体育活动人数最多,什么体育活动人数最少?”“什么体育活动人数和什么体育活动人数合起来刚好是踢毽子人数?”“拍皮球的人数不多也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与本课的学习关系不大,于是教师急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以此来结束这次提问。这位老师在这里创设这么一个情境的目的应该是希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一个和本课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学习“整十数加减法”的内容。但由于教师没有明确创设情境与这节课数学学习内容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因而导致出现了学生迟迟提不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最后只能是教师自己提。花费大量的时间只为这么一个问题,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应当把创设情境当作一个手段,其最终目的应在于学习数学。
  二、忌探究算法缺乏适度指导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识,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教师的引导了。相反,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探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在学习中,很多学生的思考还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如果这时教师稍微加以引导和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在计算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许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但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很难形成系统。只有教师适度的“导”,学生在算理、算法和计算能力这三方面才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一位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出示了这么一道题目:橡皮每块0.70元,买4块橡皮要多少钱?在指导学生理解了题目意思之后,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了算式0.70×4。这时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知道了等于2.80元。教师于是就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呀?”学生结合元角分的知识,有的说:橡皮每块7角,买4块橡皮不就是28角吗?28角就是2元8角;还有的学生则说,把一块橡皮当作7元,是0.70元的10倍,4块橡皮就是28元,再想想多少的10倍是28元,得到2.80元。学生大多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去思考还是比较表层的。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于是,教师就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能将刚才的思考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轻松地得出了0.70×4的计算方法,并由此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忌计算习题没有思维深度
  在计算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设计大量的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给学生的练习时往往忽视了练习的深度,只追求练习的密度,这样就容易形成机械训练,无法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一遇到稍微灵活点的计算题目就反应不过来。因此在计算教学中,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讲究深度,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一般的教师设计的练习无非是这么三个层次:一是学生记一记口诀,二是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对口诀,三是学生根据口诀进行计算。这样的练习对于帮助学生熟练记忆口诀是有好处的,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只练习了这些题目,容易造成思维的局限性。为此,在教学了这一课之后,笔者同样先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但最后加了这么两组题目:5×3 5,5×4;5×6 5,5×6-5。先请学生计算这两组题目,学生计算之后,笔者先引导学生对5×3 5,5×4这两道题目进行了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5×3 5就等于5× 4,然后教师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进行了说明,同时教师又根据三五十五,四五二十这两句口诀对这两道题目进行了沟连。接着教师同样对后面一组题目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样的练习设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就简单的计算而计算。
  总之,计算教学并不是纯粹的计算,同样在计算教学中,蕴涵着思想、蕴涵着方法,作为数学教师,要本着尊重数学本质的观点,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计算方法的引导乃至练习的设计,只要教师深入探求、认真思考,相信计算教学同样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列车电空制动电磁阀的动态性能直接决定列车行车安全.基于电磁阀作用过程电磁场能流波动的规律以及对电磁阀动态特性影响分析研究,从提高其工作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人手,通
我国建筑环境PM2.5过滤或净化计算方法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我国不同区域新风PM2.5过滤负荷差异及变迁,引入不保证天数法,计算确定了各地区PM2.5新风设计负荷;类比空调度日数和采
一、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心灵深处的改变,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处处体现出价值,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
小学美术教育在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完善人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积极响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号召,小学美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学科性质和内容看,小学美术教育在开发儿童智力、拓展个性、激发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同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少年儿童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目前我国小
一、明确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如,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不牢固,学生对词汇的辨析不明确,学生对词汇之前的区别掌握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实施词汇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搞清楚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对词汇学习的态度,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明确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而为实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目的探讨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于糖尿病孕妇在剖宫产过程中麻醉处理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初产妇120例,根据体重指数是否超过25
【正】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学校领导者来讲,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同时又参与管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位置。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游离脂肪酸(FFA)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体检中心、门诊及入院人群符合胰岛素抵抗患者52例,非胰岛素抵
一、担当教改实施者,树立新观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校作为改革主体,其出路只有深化改革,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校长要如何做呢?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坚持素质教育的学生发展观;体现主体教育的过程观,贯彻生命活力的教学观。二是要从教育模式上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多种教育思想的渗透,建立科学多样的多元评价体系。三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定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四年级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学习兴趣方面还有待培养和提高。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所以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时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激发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做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  在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充分,将课文掌握得十分牢固。备课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节课备课是否充分决定了这节课是否有效。教师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