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熬夜,才是你顶级的自律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xingt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顶级的自律,不是消耗自己,而是滋养自己。
  朋友跟我说,他们公司的徐总生病了。
  他33岁,年轻有为,却得了晚期肝癌。


  徐总是一个很自律的人。
  他每天都要喝着黑咖啡,熬夜加班,从年初忙到年底,节假日都不休息。
  在工作之外,他制定了特别详细的学习计划,把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天。
  所以,他的日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内容多得让人焦虑。
  他非常认真,不完成当天的任务,绝对不睡觉。
  因此,他每天晚上都会熬得满眼血丝,次日凌晨三点左右才休息,有时甚至更迟。
  他經常跟员工说:“成功,取决于你在八小时之外的努力,所以年轻人一定要自律。”
  徐总的说法当然很励志。可是,他忘记了一点:
  自律的正确姿势,是抓住努力时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钟去努力,最后拖垮了身体。
  虽然,自律是有成效的,你的时间投入在哪里,回报就在哪里。
  但是,我们不能只盯着可见的事业收益,却忘了隐形的健康成本,埋着头,拼着命,只顾往前冲。
  人生不是短途跑,而是马拉松。如果你在半路上就耗尽了所有的能量,那么最后的荣耀,也就遥不可及。
  自律,是你得到成功的保证;而健康,才是你享受成功的前提。
  徐总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但悔之晚矣。
  拥有健康的时候,你未必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会恍然惊觉,它是多么可贵。
  很多优秀的人都像徐总这样,严于律己,疯狂打拼,仗着年轻力壮,不顾惜身体。
  可是,如果有那么一天,你站到了生命的边缘,漆黑冷酷的死亡就像悬崖下的深渊,展现在脚底,那时你就会发现,曾经执着的一切,都是浮云,都是空虚,唯有健康,才是最实在的硬道理。
  能保证健康的自律,才是最好的自律。
  所以,顶级的自律,并不是拼尽全力,而是节制自己。
  顶级的自律,并不是在短期内野蛮生长,而是在长期内计划合理,作息规律,让你的成长适度、从容、可持续。
  在生活中,要懂得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该睡的时候,欣然休息。
  莎士比亚曾说:“舒服的睡眠,才是大自然给人的温柔护理。”
  有些人熬夜,是因为太勤奋,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
  而有些人不睡,则是因为白天没做出什么成绩。
  网上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
  我们熬夜工作,不是因为晚上有灵感,而是因为白天的碌碌无为,引发了愧疚感。
  想想看,很多人正是如此。
  白天,刷刷微博,看看视频,逛逛淘宝,在朋友圈点赞评论,再跟别人聊上几句。
  东摸摸,西忙忙,一天的时光,就在浑浑噩噩之中飞快地过去了。
  夜深的时候,回顾这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清楚时间都去了哪里。
  于是,你就想要弥补,熬夜多做几件事,好告诉自己:“我今天没有虚度时光。”
  但是,越晚睡,第二天就越没精打采,越可能一事无成,到了晚上就会更愧疚,更难受,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在熬夜这件事情上,你一定要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律,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
  要知道,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乡中度过。睡眠,可谓是人生的重头戏。
  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能够自律,当然最牛气。
  就像萧伯纳说过的那样:“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如果你能自我控制,不熬夜,一方面,在心理上,可以让自己更有毅力;另一方面,在生理上,也可以强化你的大脑组织。
  麦格尼格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在《自控力》一书中告诉我们:如果你睡眠充足,就能让大脑的前额皮质补充能量。而前额皮质是负责管理意志力的,这个区域一旦得到能量,就会帮助你极其出色地自律。
  所以,自律让我们不熬夜;而不熬夜,又能得到极好的自律能力。
  在这个良性循环中,越来越自律的你,就会感到令人欣喜的变化:睡眠好了,皮肤变得红润,精力充沛,工作顺利,心态也越来越积极。
  生命中的一切,渐入佳境,日新月异。
  顶级的自律,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生活当中,让你在那些最平静、最朴实的小细节里,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曾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有一个人问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我饿的时候就吃饭,困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众人皆如此,并无分别。”
  “当然有分别。他人在吃饭之时,总是千般思虑,不专心吃饭;睡觉之前,总是万般求索,不愿意安眠。而我该吃饭时便吃饭,该睡觉时便睡觉,自然与众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才是最难做到的。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看似平凡小事,能够天天执行,却是很不容易。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一直持续,就是最了不起。
  顶级的自律,就是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善待自己。
  无论你有多忙碌,多成功,保重身体,都是最重要的法则;保持健康,都是最长远的课题。
  哪怕你的人生再叱咤风云,万一风云突变,健康出了问题,到了那时,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
  所以,白天既然已经竭尽全力,到了晚上,就早早安歇,好好休息。
  夜深人静的时候,关掉电脑和手机,喝一点温热的牛奶,或者沏一杯安神的薰衣草、茉莉花茶,泡泡脚,冥想静思,深呼吸。然后,尽量在十一点之前进入梦乡,为明天积攒元气,为未来储蓄健康。
  健康,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是你自律的最高目的。
  最卓越的努力,不是透支能量,悬梁刺股,而是保存实力,养精蓄锐。
  最顶级的自律,不是消耗自己,而是滋养自己。
  冯仑说过:“伟大不是管理别人,而是管理自己。”
  而管理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管理你的身体。
  不熬夜,才是你顶级的自律。
其他文献
我是个巨蟹座的女孩,正如星座物语写得那般缺乏勇气,不敢正视自己所爱。而他,是一个天蝎男,阳光、英俊、洒脱,是班级、年级、校级一等一的帅哥!  相比之下的我,蟹蟹,却显得如此平庸,如此不堪。在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天生的天蝎,坏坏的,迷人的笑容。  也许是由于星座的关系,一开学,我的目光就在不经意间被吸引。他的笑容,他的言行举止,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质,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纵身一跃,英姿飒爽,
期刊
珍妮·罗森是一位美国记者、专栏作家。她从小与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多种障碍症抗争,2010年开始写博客,公开讲述自己与这些可怕事物朝夕相处的故事,而这从此改变了她观察生活的方式。她在不可能的地方发现乐趣,并用幽默的方式真诚地将它们讲出来,为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欢笑与感动。    几年前,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当时我正处于抑郁症发作期,情况相当糟糕,完全看不到出路。对我来说,抑郁症不是什么
期刊
姐姐今年31岁,在北京漂了十多年,现在住在东直门附近的春秀路。那是一个无比繁华的地段,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公寓每个月租金要四千多元。姐姐的小房间采光很好,初春光景,阳光在上午九点钟准时洒满房间,窗台上的多肉植物长得很好,晾衣架上整齐地晾晒着衣裳,笼子里的两只虎皮鹦鹉欢歌笑语。    寒假快要结束,我跟姐姐说打算去北京待几天,拽着皮箱,背着大旅行包,带着妈妈精挑细选买的骨头牛肉、家里盆栽的蒜苗大葱,
期刊
同事们发现L先生变了,从穿着风格到颜值状态,都不一样了。而且他下班就回家,同事和朋友的约饭能推就推,去了也是九点前要回家。原来他今年交了新女友,同事偶尔看到他们俩手牵着手一起逛街,才恍然大悟L先生的变化来自这位女友。  可最近轮到L先生烦恼了,原来他女友是个超级吃货,不光会吃还会做。L先生有口福尝遍美食的同时,体重飙升了10斤,看着女友一直窈窕的身材,L先生决定用跑步+节食的方式减肥。女友很支持,
期刊
先说件比较沉重的事。  前两天想约死党去吃饭,我走到自习室里她的座位前晃悠了半天,书摊着,笔盖没盖,米白色的长柄伞挂在旁边。我给她发微信:  “你去哪了,吃饭吗?”  “我回家了。”  “怎么忽然回家了?”  “我姥姥没了。”  忽然明白了那一桌狼藉背后的原因,不知还能说什么,于是我回了句“那你好好陪陪你爸妈吧”。  从自习室走了出来,看着玻璃窗外忽然倾盆落下的雨,我感到天空暗淡却刺眼,这个早秋真
期刊
// 01  有人说,成年后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熟,一种是老。不少人俨然已经成为后者:年纪轻轻,却总是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为现状焦虑,却没有勇气和毅力改变自己;做任何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现在的你是否也像这样:生活习惯凌乱,整日浑浑噩噩,为未来焦虑,但依旧毫无方向和意义地虚度时光。  和大力有一年多没见面了,最近见到他,惊得我下巴都要掉了。现在的他,身材挺拔,肌肉有型
期刊
1  一次微课,我认识了文友初夏。文风相似,很谈得来,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  我的习惯是只要微信朋友圈的“发现”里出现小红点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无论朋友晒娃还是晒美食,我都会一一点赞。这成了我忙碌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没有空闲时间去写热衷的文字,我也在朋友圈里寻找新的“发现”。奇怪的是,我从未发现初夏发过任何消息,哪怕是她发表的文章,我连一篇也没看到。  难道是她屏蔽了我,不让我看她的朋友圈?这个疑惑
期刊
- 0 1 -  最初跟家人透露说我想学车,我爹赶紧跳出来主动请缨要当教练,我知道他的目的:一是指导我;二是防止我把他的车当飞机开。  我跟我爹说我要一个月拿到车本!我爹亲切地安慰我:“玩蛋去!好好握方向盘!”他觉得我不行,我就证明给他看,让他知道,我是真的不行!  我爹说,在他们那个年代练车,光是基本动作就要练上三个月,用的全是货车,离合高、挡把沉、车体大、路不平。现在练车跟以前比起来那就是元宵
期刊
01  记得我们公司去年招一名广告策划,入围的有两个人a和c,等一个月试用期过后,大家一致把支持票投给了a。  其实两个实习生的学识经验、工作能力不分伯仲,a打动我们的居然因为一个小小细节。  每天a会提早10分钟到公司,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一遍,再用抹布把台面擦干净,然后把物品分类放好。就连常用的订书机、计算器和圆珠笔,她也会整整齐齐摆放在桌面上。  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她的桌子上也不会出现凌乱的现
期刊
我相信大家在工作面试的时候,大家都会被问到:“为什么想要找这么一份工作?”  除了财务之类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我想很多人在初入职场的时候,都会回答:“因为我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  当年我也是这么回答的。看起来是一个不会出错的答案。  而经过自己的体验和历练,我发现,会这么说的人,都是不怎么喜欢跟人打交道的。真正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人,是不会刻意强调这句话的。  真正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人,会注意到这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