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自律的生活, 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们发现L先生变了,从穿着风格到颜值状态,都不一样了。而且他下班就回家,同事和朋友的约饭能推就推,去了也是九点前要回家。原来他今年交了新女友,同事偶尔看到他们俩手牵着手一起逛街,才恍然大悟L先生的变化来自这位女友。


  可最近轮到L先生烦恼了,原来他女友是个超级吃货,不光会吃还会做。L先生有口福尝遍美食的同时,体重飙升了10斤,看着女友一直窈窕的身材,L先生决定用跑步+节食的方式减肥。女友很支持,L先生还有家族高血压病史,她说:“你控制住体重不发胖,坚持运动跑步或是游泳两年以上,不靠药物也能控制住血压。”
  L先生是大公司金领,工作并不轻松,他还是每天六点起床跑十公里,然后才洗澡换衣吃饭去公司。晚上如果回家早他还要再跑十公里,减肥期间的饮食大多是蔬菜和水果。两个月下来,L先生减肥20斤成功回归标准体重,但他跑步并未停止,因为原本吃药也控制不佳的血压居然被运动降伏了。
  京城已经入冬,早晚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L先生依旧每天天不亮起床跑步,也并不耽误每天上下班、忙事业和赚钱,连不喜欢跑步的女友看着他的坚持也动了心,打算尝试一下新运动。这几天L先生出差去外地,各种公事应酬之后,晚上十点他拍了在酒店健身房跑步的照片发朋友圈。
  匀称健美的身材,自信的笑容,稳健的步伐,这样的男人哪个女人会不喜欢?阳光、自律、踏实。L先生的女友也是如此,连吃货这件事都做得很专业,照顾自己的同时也会照顾男人,他们彼此相遇又彼此拥有,又懂得唯有共同成长才有可能与子偕老。
  自律能够带给我们自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有保障的经济基础,良好的身材和中意的人。这是自己修来的惊喜,也是生活给予的奖赏。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做了单亲妈妈,也没有觉得单身有什么不好,忙着学习、工作、旅行、带宝宝,不能不说自己也很辛苦,但我的快乐在于我能行,并且做到了。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有点心慌,年龄的门槛对谁来说都是一道坎,于是决定离开熟悉的地方,去找一份新的生活充实自己,我辞职去了厦门。
  我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每天都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并没有刻意盼望有人能够来爱自己,而是自己在变得丰盈的路上,越来越懂得活得漂亮才是硬道理。半年后我去西藏自助旅行,在大昭寺偶遇一位喇嘛,他站在大殿走廊里指着一块心形的石头告诉我:“这是许愿石,站在上面许姻缘愿最灵。”几天后我在八朗学旅馆的院子里邂逅了我的爱情。
  神奇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在为这一天时刻准备着,从未放弃过狠狠雕刻自己,尽管这样做有时候也会痛到死,但还是重新塑造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追寻爱情来到北京,去过那时候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们相守了很多个快乐的日子,女儿也在新的城市一天天长大,可我的爱情还是在后来的某一天没有了。其实是拼了大半条命才挺过了崩溃,但从未对身边人吐过半字,即便经济上一度拮据,那段日子除了工作更加谨言慎行,越是情绪沮丧就越不能生病,以免祸不单行。我依旧保持不变的身材,每天淡妆靓衫,家里一尘不染,我努力坚守我的好习惯,于是渐渐平和柔软。
  后来,在我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年轻的时候,遇到了年轻的他。他拉着我的手带我去他小时候喜欢去的地方,吃他喜欢吃的东西,他和我一样深深爱着故宫的宫墙柳,原来我的爱情还是被这个城市仔细收藏,之前的苦痛伤愁不过是爱的代价。
  自律的生活可以帮助自己挺过人生艰难的时光,可以强迫自己克服不应该有的情感和情绪,即便有条件去做也要克制自己不能做,而忍耐则是接受、改变和挺住。对自己狠就是要坚决坚定,并且全力以赴,做不到就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是个舍得对自己下狠手的人,所以任何年龄任何时刻我都能我行我素,从不为其他任何人任何事妥协,当痛苦压得左肩担不住,就换到右肩继续扛。美好的事情一直在,我这样希望也这样做着,如果先从自己身上下手,做自己的太阳晒掉悲伤,那我坚持的东西就会成为身上的光。
  她的生活极有规律,按时作息,锻炼身体,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走五公里,定时三餐不少吃一点,但也绝不多吃一口,体重保持在一个数字上不动。她看书读报,还用笔记录下了这个家庭的变迁和孩子的成长,说是要留给孙辈看。从未见她发过脾气打过孩子,一生细语温柔且豁达宽容,苦中能忍甜中能敛,不论顺境逆境都表里如一。她骨子里流着大家闺秀的血,知书达理慎独自律,即便在沙发上闲坐,也是挺直的坐姿一天都不会改变。
  她和丈夫相敬如宾几十年,养育三个子女,对子女也保持必要的客气,她说:“人活着就要有尊严,不论年轻还是年老,不论有钱还是没钱。”她不说“爱”字,却又因为这个字,坚强相守过锦衣玉食和境遇不堪,从不言弃也不言苦,皱纹和牵手里都透着平静安然。如今80岁的她依旧身轻体健,平日走路也健步如飞,她年轻时的美貌已经深入骨髓,举手投足都带着历久弥香。
  丈夫去世后,每个子女都可以陪伴她,但她还是坚持独居自理,因为拥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她的日子看起来总是鲜活有趣。她说:“老人家也要独立不能依赖。”那些从小养成的性情,读过的诗书,耳濡目染的品格,让她生活的点滴都绽放非凡的华彩,就像黑暗里她为自己点燃的灯火,一生无所畏惧。
  自律,也是一种自珍,你用珍爱自己的力量塑造出的品德,像一件藝术品散发出迷人的光芒,沉默无语也会被别人奉若珍宝。自律可以帮助我们活出社会价值和无可替代,梦想和事业才不会成为负累,最终成为我们个人品质的保证。
其他文献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笨的人,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如此之多。  “后来你是怎么走出来的?”有人问。    高三那年,课业极其繁重,翻开任何一页习题脑袋都是蒙的,我已然从心底彻底放弃了高考。直到有一天,数学老师领着我们开始从头复习高一的数学。  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我什么都学不会,那么还不如专注于一点,高一的数学,以我这个高三学生的智商还是能明白的吧?虽然我并不知
期刊
《还珠格格》第一部开拍的时候,范冰冰年仅十六岁。她的名字通过这部电视剧被观众耳熟能详。可是这种知名度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并不是什么幸事。    電视剧大火之后,诸多传言流出,加上范冰冰“狐狸精”般的美貌犯了人性中隐匿的忌讳,陆续地,各种绯闻爆料和小道消息铺天盖地般飞向她,誓要将其压垮。  2000~2010年,这十年,是中国内地逐步形成“造星”概念的阶段,是包装、炒作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艺人的
期刊
长大后才知道,离别是这世间最稀松平常的事。我们终其一生,或相聚或别离,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你,最后才让缘分把我们牵连在一起,成为令人羡慕的“我们”。  ——题记  01 ^^^  五月的北京,初夏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空气里弥漫着燥热和潮湿的意味,怕是不久后就会有一场雨。而这座北方的城,也只有在烟雨中,才有那么一瞬间,像极了氤氲朦胧的南方。  一个人待在星巴克的角落里,身边座位上的人换了又
期刊
权蓉,女,85后,现居呼和浩特,擅长写短篇故事,文笔清丽秀美,构思别致,有多篇文字见于各类刊物。  1我有个小哥哥,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跟人走了,爸爸对他非打即骂。那时他正换牙,拿着掉的牙齿大哭,以为惹了大事,不敢回家;我也不懂,陪着他哭,哭完两人琢磨用什么把牙齿粘住,但没有用。正巧有天我去姑姑家,她邻居家有个小孩换牙,大人站在一起讨论上边牙齿丢哪里,下边牙齿应该丢哪里。原来小孩掉牙齿是可以不被揍的
期刊
20XX年,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空闲时间放在网络上,大多数人经常感到不开心。大多数人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别人过得太开心了——至少看起来如此。  人生千差万别,本来没什么好抱怨的,可是有了比较就有了伤害。包罗万象的网络,尤其是熟人社交网络把每个人都拖进了比较的泥潭,在这里,人们又往往比在现实生活中更高调张扬。  于是在这一年的5月1日,本着“不能向上看齐就要向下看齐”的指导思想,为遏制
期刊
西橙:  你对于燕窝怎么看?  我媽和我姥姥很信这些古老的养生秘方,每隔一段时间就花上万块钱买来一些燕窝熬着吃。我从小被影响,也觉得燕窝是很高大上的存在。可是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说,一碗燕窝的营养也就相当于一个鸡蛋。我本来不相信,可是查了查网上的资料和专家们的解释,虽然都是各说各的理,没有定论,但明显是对燕窝持更理智更客观的的论据更多、更有力一些。  我现在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到底燕窝有没有传说中
期刊
西橙:  你好。我叫镜花水月,是一名大二学生。这几年遇到了很多烦心事,感觉很迷茫,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来自某二线城市。初中的时候一直名列前茅,结果中考的时候,因为生病,在考场上流鼻血,发挥失常。本来能进全省排名前几的重点高中,结果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高中的时候,在实验班同样排名靠前。但在高考的考场上,答理综的时候,突然眼睛干涩疼痛,好长时间根本睁不开眼。可平时这种情况根本没发生过,导致理综很多题
期刊
我是个巨蟹座的女孩,正如星座物语写得那般缺乏勇气,不敢正视自己所爱。而他,是一个天蝎男,阳光、英俊、洒脱,是班级、年级、校级一等一的帅哥!  相比之下的我,蟹蟹,却显得如此平庸,如此不堪。在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天生的天蝎,坏坏的,迷人的笑容。  也许是由于星座的关系,一开学,我的目光就在不经意间被吸引。他的笑容,他的言行举止,他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质,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纵身一跃,英姿飒爽,
期刊
珍妮·罗森是一位美国记者、专栏作家。她从小与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多种障碍症抗争,2010年开始写博客,公开讲述自己与这些可怕事物朝夕相处的故事,而这从此改变了她观察生活的方式。她在不可能的地方发现乐趣,并用幽默的方式真诚地将它们讲出来,为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欢笑与感动。    几年前,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当时我正处于抑郁症发作期,情况相当糟糕,完全看不到出路。对我来说,抑郁症不是什么
期刊
姐姐今年31岁,在北京漂了十多年,现在住在东直门附近的春秀路。那是一个无比繁华的地段,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公寓每个月租金要四千多元。姐姐的小房间采光很好,初春光景,阳光在上午九点钟准时洒满房间,窗台上的多肉植物长得很好,晾衣架上整齐地晾晒着衣裳,笼子里的两只虎皮鹦鹉欢歌笑语。    寒假快要结束,我跟姐姐说打算去北京待几天,拽着皮箱,背着大旅行包,带着妈妈精挑细选买的骨头牛肉、家里盆栽的蒜苗大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