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案设计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教学重点: 随着音乐情境在倾听、朗读、感悟中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二泉映月》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体会环境描写的运用。教学难点: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法选择:启发、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学法指导:顺学而导、师生互动学习法。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二泉映月》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不朽的乐曲,也是无锡惠山的一处风景。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走近阿炳的《二泉映月》。”师: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声拨动了阿炳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心弦。看,他用那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弦;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二泉池畔回响了起来。
  2、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提示:仿佛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音乐委婉抒情,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琴声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听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勇敢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那么,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朗读、体会。
  二、指导精读第5自然段
  1、自由读,用“——”画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语句,用“~~”画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 )”画出琴声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找出后小组讨沦。
  2、交流描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倾吐”的理解。(“倾吐”即“倾诉”,从“禁不住”、“不停地滑动”、可以看出阿炳抒发情怀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
  (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1)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优美的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①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②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表现出来的?(指导朗读文中的比喻句,“似乎是”领起的排比句)(板书:委婉连绵 赞叹…… 怀念 ……思索……)③指导用舒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自由读,女生朗读。
  (2)出示: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①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板书:升腾跌宕 表达出……抒发了……)②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感情。③指导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自由读,男生朗读。
  (3)出示: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①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②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愤、恨,更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③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④讨论、交流。
  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呢?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
  2、交流讨论。
  (1)来自家乡美好风光的熏陶。出示无锡惠山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读出惠山的美。(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来自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听”、“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3)来自阿炳饱受穷困、疾病折磨却不屈服,来自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指导读出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4)来自阿炳的触景生情。(虽是中秋之夜,泉水月光依旧,可阿炳已经经历了无数坎坷,他从泉水声中想起了师父的话,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更听到了很多以前无法听到的声音。)
  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配乐再读第五自然段。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因
目的: 通过近轴光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近物通过眼镜和眼球光学系统后在双眼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差异,利用matlab数学软件,设计不等像计算软件;实验室使用传统的不等像测量方法an
目的: (1)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骨骼肌形态学改变;(2)观察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股外侧肌TNF-α、PPARδ mRNA及其蛋白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简介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及超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肥胖及超重患者常常伴发多种并发症: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导致心血管疾病的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作文却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认为要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一、 在读中练习说话,为作文铺路搭桥  说话训练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行气道表面麻醉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颈椎病或颈椎骨折伴或不伴有颈髓损伤的患者42例,随机
一、课题的提出  (一)社会背景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明礼守信”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公民道德标准。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道德缺失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移已成为存在于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现象。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