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批判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58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一直以怀疑和焦虑的心情看待中国的崛起。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军事现代化和能源需求的猛增使许多美国人开始谈论“中国威胁”。西方政策制定者、战略思想家、学者和批评家拒斥“和平崛起”的概念,开始探讨“遏制”中国的策略。导致这类担忧的原因有许多。例如,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利用历史来论证中国的崛起不会是和平的。他断言:“大国的崛起……及其被现有大国试图‘掌控’的历史提供不出任何理由让我们感到自信和自在。几乎每个新大国的崛起无不引发了一场重塑世界体系的大规模战争、体现出新的权力现实。”
其他文献
经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在当前,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正> 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文化厅在银川市主办了“北周李贤墓学术座谈会”。故宫博物院顾铁符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雍副研究员、考古研究所杨泓副研究员、敦煌文物研究所李其琼副研究员,以及文化部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学院、文物出版社,和甘肃、陕西、山西、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崛起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西方对此反应不同,但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中、印两国崛起的共同点及其对西方维持当今国际秩序的影响。我们应以客观、公正、冷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政府职能出现了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完善制度建设和公共
[内容提要] 国民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党,但目前却出现式微。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打压宋楚瑜使国民党一分为二,民进党坐收渔翁之利;国民党与“黑金政治”划上等号,使台湾民众“让国民党下台”的信念越来越强烈;国民党自身组织体系的衰落使其失去了选举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式微 原因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5)03—0044
以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悄然到来,传统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新媒体时代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的
刘文祥博士的新著《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国会与总统》出版了。我认为该书的最大优点是融会贯通了“知己知彼”的精神,不失为一部有鲜明特色的力作。《孙子兵法》中的“知行学”,讲
摘 要 检验检疫形象传播目标为:塑造公众认可的检验检疫形象;宣传检验检疫政策;化解公共危机。新媒体使形象塑造变得便捷,也让公共危机的风险加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功能,优化检验检疫形象;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使得检验检疫政策得以通达;要掌握新媒体舆论传播规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关键词 新媒体;出入境检验检疫;形象传播;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重视与发掘图像的作用,使传统媒体更适应于互联网的新闻传播转型。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纷纷借助自身优势,探索微传播下的表达方式,现已基本形成图解新闻和图说知识两类微博图文应
<正> 知性(亦译悟性、理智)是认识主体从局部、个别的方面对认识对象进行确定性的分析、解剖、抽象的认识活动。那末,知性是不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一个不同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阶段呢?对此,哲学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搞清楚这个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不但在理论上能够分清一些是非,而且对于指导人们正确有效地认识客观世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知性认识究竟是否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哲学家们和经典作家承认与否,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否与人们的认识活动相一致。把认